開發文化旅遊商品要找準受力點(開發文化旅遊商品要找準受力點)
2023-07-20 15:39:24 2
開發文化旅遊商品要找準受力點?作者:陳斌 文化旅遊商品主要包括工藝美術品(民間手工藝品、珠寶首飾等)和文化用品(文化辦公用品、樂器、玩具、遊戲和娛樂用品、紙製品、裝飾燈等)作為旅遊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旅遊商品在各地旅遊商品的銷售中佔比約為20%至30%其中,遊客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購買的文化旅遊商品多於在發達地區購買的文化旅遊商品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開發文化旅遊商品要找準受力點?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開發文化旅遊商品要找準受力點
作者:陳斌
文化旅遊商品主要包括工藝美術品(民間手工藝品、珠寶首飾等)和文化用品(文化辦公用品、樂器、玩具、遊戲和娛樂用品、紙製品、裝飾燈等)。作為旅遊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旅遊商品在各地旅遊商品的銷售中佔比約為20%至30%。其中,遊客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購買的文化旅遊商品多於在發達地區購買的文化旅遊商品。
近年來,國家和各地都高度重視文化旅遊商品的發展,文化旅遊商品的總體銷量連年增長,但文化旅遊商品在旅遊商品中的佔比卻逐漸減少。
探究原因:一是非文化旅遊商品銷量的增長速度遠超文化旅遊商品銷量的增長速度。遊客購買的家庭用品、家用電器、食品、酒、茶、服裝服飾、鞋帽、箱包等非文化的日常生活用品已佔據旅遊商品的絕大部分。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旅遊出行減少,非文化的日常生活用品銷售在線上尤為火爆。
二是一些地方和企業在文化旅遊商品開發上急功近利、急於求成,造成文化旅遊商品在開發時有表皮化、隨意化、臉譜化、曲解化、同質化等現象。
三是文化旅遊商品存在大、貴、怪、缺的現象。大是指文化旅遊商品的體量過大、過重,超過一般家庭的容納空間,如:百米長捲圖、巨型屏風、大型塑像、大型石雕等。過大、過重的文化旅遊商品看起來很氣派,但不適合遊客購買。
貴是指文化旅遊商品過於昂貴,一種是材料本身就貴,成本很高,過於小眾;一種是價格虛高,例如,普通酒杯上加上文化符號就標價數萬元等。
怪是指不合符人們文化和生活習慣的文化旅遊商品,如畫滿小人的文化傘、有著薄薄瓷腿的文化瓷盤、違反茶壺基本結構常識的各種文化茶壺等。
缺是指文化旅遊商品研發缺乏懂旅遊商品市場的專家。例如,有些地方的旅遊商品大賽中經專家評出的獲獎作品根本沒有市場。有些地區訂製一批從「知名」設計單位徵集的文化旅遊商品,但這些商品實際上銷售成績很差。
四是一些地區和企業把文化旅遊商品的主力搞錯了。有些地區誤認為文化旅遊商品的主力是已經失去使用環境的非遺產品,還有的地區誤認為文化旅遊商品的主力是手工製品。於是出現了遍布全國景區的剪紙產品、刺繡產品等。這些產品因為同質化嚴重,很難得到遊客的認可。
五是一些企業把文化旅遊商品當作獲得有關部門扶持的噱頭,不認真研發符合市場需求、大眾消費觀念的文化旅遊商品。
企業首先要明白開發文化旅遊商品的目的是什麼,是作為旅遊購物吸引物,還是作為大眾消費的文化旅遊商品?
作為旅遊購物吸引物的文化旅遊商品,常用的設計方法主要是大小法和體驗法。
大小法是根據市場需求設計一系列同一主題的文化旅遊商品,同時利用同一主題製作一個或一組超大的文化旅遊商品。可以是超大的鞋、罐、碗、葫蘆、傘、扇子等,雖然本體的銷售幾乎為零,但可以起到引導遊客購買相關文化旅遊商品的作用。
體驗法是讓遊客親手體驗文化旅遊商品的設計過程,比如,手工皂製作、蠟染製作、扎染製作等。
開發大眾消費的文化旅遊商品要以文化旅遊商品的銷售為目的。檢驗大眾文化旅遊商品設計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標準是銷售。
大眾消費的文化旅遊商品設計開發主要注意的是:一要避免文化旅遊商品的文化形式表現生硬、直白化,要開發帶有文化味兒和充滿文化感的旅遊商品。文化味兒、文化感可以使文化旅遊商品富有內涵,更容易讓遊客眼前一亮。
二要善於挖掘文化內涵,為方便現代生活開發文化旅遊商品。例如,在兵器主題景區開發文化旅遊商品時,可以開發採用兵器技藝的菜刀、剪刀等現代生活用品。有些歷史文化旅遊區將各種馬燈開發成現代電子科技的露營燈,有的文博單位研發以各種文物為造型的現代首飾,或是以非遺傳統技藝製作的現代服飾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
三要開發大眾最關心的文化旅遊商品。人們在國內旅遊中購買最多的旅遊商品是食品、茶、酒、藥材等,購買最多的文化旅遊商品是具有吉祥、平安、健康等祈福文化寓意的商品。美好的生活是人們共同的願望,美好的祝願是人們永恆的話題。擁有傳統文化感,又有符合現代生活的、祈福文化寓意的文化旅遊商品最易打動遊客。
四要嚴格控制成本和價格,文化旅遊商品畢竟是以大眾消費為對象的商品,要符合市場的成本和價格, 要等質等價,不能過於昂貴,更不能質次價高。
文化旅遊商品在旅遊商品和旅遊購物中不可或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現代文化旅遊商品可以做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完美結合,在傳播文化的同時,促進就業並產生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