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式輪胎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00:56:56
專利名稱:複式輪胎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輪胎。
目前使用的輪胎,一旦發生氣體洩露,就會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需要立即更換輪胎,否則將無法繼續運行,如果在高速行駛時發生爆胎,還會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危及車輛及人員的安全,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輪胎發生氣體洩露、甚至在行駛中發生爆胎時,依然能夠使車輛繼續安全行駛的複式輪胎。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複式輪胎有胎中胎和合併胎兩種結構。所述胎中胎由放置在輪胎內部,固定於胎鈴上,安裝有彈性膠片的環行龍骨支架組成,這種結構適合無內胎的真空輪胎使用,所述合併胎具有單胎雙氣室和雙胎雙氣室兩種合併方式,這種結構,真空輪胎和有內胎的輪胎均可使用。
採用上述方法後,複式輪胎在發生氣體洩露或突然爆胎時,胎中胎內的龍骨支架及合併胎上的另一條氣胎,仍然可以保障車輛繼續行駛,直至到達安全的地方或進入修理廠時再進行修理,提高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性,降低了車輛的損壞程度,減少了事故隱患。
下面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兩種實施方式。
圖1是本發明複式輪胎第一種實施方式胎中胎的局部剖視圖。
圖2為圖1所示胎中胎的截面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複式輪胎第二種實施方式合併胎中雙胎雙氣室輪胎的截面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複式輪胎第二種實施方式合併胎中單胎雙氣室輪胎的截面剖視圖。
圖1和圖2展示了本發明複式輪胎的第一種實施方式胎中胎。龍骨支架3是一個可以分解的環行空心支架。先將彈性膠片4固定安裝在龍骨支架3的外緣,然後放入外胎1內,與外胎1一起裝配到胎鈴2的槽口8上。在龍骨支架3與胎鈴2的結合面安放有膠墊5。通過胎鈴2與龍骨支架3相對應的螺栓孔6,用螺栓7將龍骨支架3與胎鈴2緊密固定結合。給輪胎充氣室10充滿氣體以後,龍骨支架3上的彈性膠片4與外胎1的內表面,保持一個適當的空間距離。
圖3所示的是本發明複式輪胎第二種實施方式合併胎中的雙胎雙氣室輪胎。胎鈴2上有兩條安放外胎1的槽口8,可以分別安放兩條獨立的外胎1。在槽口8內各自有一個充氣口9,給兩隻胎單獨充氣。
圖4所示的是本發明複式輪胎第二種實施方式合併胎中單胎雙氣室輪胎。外胎1是一個整體結構,在其內部設置兩條獨立的充氣室10,可以分別安放兩條充氣內胎。在胎鈴2的槽口8內,同樣有兩個充氣口9,給兩個充氣室10單獨充氣。
上述結構設計,適合在所有充氣式輪胎上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複式輪胎,包括胎中胎和合併胎兩種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胎中胎由放置在輪胎(1)內部,固定於胎鈴(2)上,安裝有彈性膠片(4)的環行龍骨支架(3)組成;所述合併胎具有單胎雙氣室和雙胎雙氣室兩種合併方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式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單胎雙氣室輪胎的外胎(1)是一個整體結構,在其內部有兩條獨立的充氣室(10),在胎鈴(2)的槽口(8)內有兩個充氣口(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式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胎雙氣室輪胎的胎鈴(2)上有兩個槽口(8),分別安放兩條獨立的外胎(1),槽口(8)內各有一個充氣口(9)。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複式輪胎,它包括胎中胎和合併胎兩種結構,胎中胎由放置在輪胎內部,固定於胎鈴上,安裝有彈性膠片的環形龍骨支架組成。合併胎有一個在整體外胎內設置兩條獨立充氣室的單胎雙氣室輪胎,和在一個胎鈴上同時安放兩條獨立外胎的雙胎雙氣室輪胎兩種合併方式,它們都有一個獨立的充氣口單獨充氣。複式輪胎在發生氣體洩露或突然爆胎時,胎中胎和合併胎的另一條氣胎,可以保障車輛繼續行駛,提高了行車安全。減少了事故隱患。
文檔編號B60C17/00GK1295935SQ0013564
公開日2001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14日
發明者王德海 申請人:王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