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輕質牆板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21:26:11 2
專利名稱:複合輕質牆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領域中的一種複合輕質牆板,可作為框架結構房屋的牆體之用,也可作為內牆和頂棚的飾面板。
現有的牆體多採用磚塊或混凝土空心砌塊來砌築,用這兩種材料砌築的牆體有鋼性,卻無韌性,抗震性能差,牆體笨重,對地基的承壓負荷較大。採用磚塊砌築,則施工強度大,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目前全國有磚瓦企業12萬個,佔地600多萬畝,每年取土14.3億立方米用於燒磚,破壞土地120萬畝。假如採用混凝土空心砌塊,雖解決了不破壞土地的問題,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牆體的韌性、施工搬運難度、耗時、耗材、抗震等問題。現有室內裝修普遍採用石膏板、木材,存在著強度低、耐久性差、易返黃、不防水、不防火、施工複雜等缺點。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複合輕質牆板,用以取代磚塊和混凝土空心砌塊,它能有效地克服以上談及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牆板主體製作成高標號水泥砂漿板,在水泥砂漿板中事先設置矩形網狀鋼骨架,該骨架採用角鋼為周邊,再與縱向筋、橫向筋按牆體或室內飾面板尺寸要求焊制而成,且鋼骨架的周邊同時也為複合輕質牆板的周邊。
本實用新型因為在水泥砂漿板中間事先設置了矩形網狀鋼骨架,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1、牆板重量輕,每平方米只有50一60公斤,故對房基、框架的承壓力較小。
2、牆板既有剛性,又有韌性,抗震能力強,不會象磚牆、砌塊牆那樣脆裂,倒塌而傷人。
3、便於安裝,減少施工汙染。
4、保護耕地,節約能源。
5、防水保溫,隔熱隔音。
6、採用本實用新型作為牆面和頂棚的飾面板,可節約大量木材,施工方便、防火、不變質。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
圖1的左視剖面圖。
圖4是
圖1的俯視剖面圖。
圖中1、角鋼2、加強筋3、水泥砂漿板4、縱向筋5、橫向筋參照圖4,首先按建築需要確定長和寬,用焊接方法製作成矩形網狀鋼骨架,周邊用角鋼(1)製作,周邊內的縱向筋(4)和橫向筋(5)呈均勻分布狀態,然後把水泥、砂子按1∶1.5的配比製作成高標號水泥砂漿。在成型前,事先在平臺上塗刷隔離劑,待幹後,將鋼骨架置於平臺上,灌入水泥砂漿,並不斷振動,使水泥砂漿與鋼骨架密實成型。水泥砂漿板(3)的厚度在1~1.5釐米之間。成型後再進行養護,待強度達到80%後起件。等複合輕質牆板完全乾後,再作表面處理,達到平整無麻面。製作溫度控制在10℃以上。在製作時,使周邊角鋼(1)的垂直面一側在複合輕質牆板上方高於水泥砂漿板(3)。為避免在運輸途中遭到損壞,等完全乾後,再在複合輕質牆板上面設置加強筋(2)。如將周邊的角鋼換成空心方鋼,則製作出來的複合輕質牆板還可作為內牆和頂棚的飾面板。在築牆時,只要將復事輕質牆板按照牆的厚度,兩兩對立,中間加設橫撐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建築的複合輕質牆板,其特徵是牆板主體為高標號水泥砂漿板(3),在水泥砂漿板中間設有矩形網狀鋼骨架,該鋼骨架採用角鋼(1)為周邊,再與縱向筋(4)、橫向筋(5)按牆體或室內飾面板尺寸要求焊制而成,且鋼骨架的周邊同時也為複合輕質牆板的周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輕質牆板,其特徵是鋼骨架上的縱向筋(4)和橫向筋(5)呈均勻分布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輕質牆板,其特徵是周邊角鋼(1)的垂直面一側在牆板上方高於水泥砂漿板(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輕質牆板,其特徵是在牆板的上方另外設有加強筋(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輕質牆板,其特徵是矩形鋼骨架的周邊也可採用空心方鋼製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建築領域中的一種複合輕質牆板,可作為框架結構房屋的牆體之用,也可作為內牆和頂棚的飾面板。本實用新型將牆板主體製作成高標號水泥砂漿板,在水泥砂漿板中間事先設置矩形網狀鋼骨架,該骨架採用角鋼為周邊,再與縱向筋、橫向筋按牆體或室內飾面板尺寸要求焊制而成。本實用新型取代了現有建築中的磚塊和混凝土空心砌塊,既有剛性,又有韌性,抗震能力強,牆體重量輕。在築牆時,只要將複合輕質牆板按照牆的厚度,兩兩對立,中間加設橫撐即可。
文檔編號E04C2/26GK2469090SQ01217959
公開日2002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21日
發明者肖廣龍 申請人:肖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