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膽囊炎合併膽囊結石的中藥複方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6:56:14 2
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膽囊炎合併膽囊結石的中藥複方。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發生了較大改變,油脂類、動物性食品比例有較大增加,社會的進步帶來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精神壓力陡增,由此導致的功能性消化系統疾病大幅度增加,近年來,膽結石的發病率也在節節上升。有國內資料報導,這類病人約佔人口的10%左右,據統計,我國有膽囊炎、膽結石、膽囊息肉等慢性膽囊疾病患者近兩億人,約90%-95%的膽囊炎病人合併膽囊結石或者膽囊息肉,因此這類人群也是膽結石的潛在性病源。治療膽結石有藥物溶石、體外超聲波碎石、微創取石,但是都不能有效根本解決結石的復發問題,膽囊切除術雖根本解決了結石問題,但是帶了消化問題。
中醫認為膽結石的形成是由於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水溼不化,積溼成痰,阻於肝膽,疏洩不暢,固醇、膽汁鬱久而成石。其病理基礎以中焦虛弱為本,痰溼內盛為標。
膽結石另一重要原因為情志失調致肝失條達,氣機不暢,肝膽失疏,致溼、痰、熱、食、血鬱,膽汁墮阻,溼熱內生,日久結聚而成石。
因此治療膽結石以養胃健脾,疏肝利膽,清熱除溼,降濁排石,調、化、疏、導為基本治療原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膽囊炎合併膽囊結石的中藥複方。本複方以黨參、茯苓、白朮補中益氣,滲溼健脾,解決脾胃失運問題;以柴胡、鬱金、白芍,鹽青皮疏肝、理氣、解鬱,行氣止痛;以金錢草、雞內金、海金沙、車前草清熱解毒、利水祛溼,化石通淋;以馬蹄金、貓須草、茅莓根清熱利溼,抗菌、消炎,解毒消腫,散結止痛,共奏補中益氣,去溼健脾,疏肝利膽,行氣、散結止痛,抗菌、消炎,解毒消腫,化石排石之功效,從病機機理上解決中焦虛弱,肝氣鬱結,痰溼內盛,久蘊不解的根本性問題,既消炎行氣止痛,疏肝利膽、利水祛溼,恢復臟腑功能,又消石排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一種治療膽囊炎合併膽囊結石的中藥複方,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黨參5-10份、茯苓6-9份、白朮6-10份、柴胡6-10份、鬱金6-10份、白芍5-12份,鹽青皮2-9份、金錢草4-9份、雞內金7-10份、海金沙6-10份、車前草4-9份、馬蹄金5-10份、貓須草4-9份、茅莓根4-9份。
優選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黨參7份、茯苓8份、白朮8份、柴胡8份、鬱金8份、白芍7份,鹽青皮4份、金錢草8份、雞內金8份、海金沙8份、車前草6份、馬蹄金8份、貓須草6份、茅莓根6份。
具體製備方法為:
(1)複方組成:按照上述配方比例稱取各個原料;
(2)按上述比例加2-3倍質量的水,煎熬至體積的30-40%。
服用方法:一日兩次,可以有效治療膽囊炎合併膽結石症。
本發明的顯著優點在於:本複方科學組方,目標明確,君佐分明,層次清楚,表本兼治,功效全面,行之有效;通過復配後治療膽囊炎及合併膽囊結石症,有效率在90%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公開而不是限制本發明,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所述一種治療膽囊炎合併膽囊結石的中藥複方,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黨參5份、茯苓6份、白朮6份、柴胡6份、鬱金6份、白芍5份,鹽青皮2份、金錢草4份、雞內金7份、海金沙6份、車前草4份、馬蹄金5份、貓須草4份、茅莓根4份。
具體製備方法為:
(1)按照上述配方比例稱取各個原料;
(2)按上述比例加2-3倍質量的水,煎熬至體積的30-40%。
實施例2
所述一種治療膽囊炎合併膽囊結石的中藥複方,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黨參7份、茯苓8份、白朮8份、柴胡8份、鬱金8份、白芍7份,鹽青皮4份、金錢草8份、雞內金8份、海金沙8份、車前草6份、馬蹄金8份、貓須草6份、茅莓根6份。
具體製備方法參考實施例1。
實施例3
所述一種治療膽囊炎合併膽囊結石的中藥複方,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黨參10份、茯苓9份、白朮10份、柴胡10份、鬱金10份、白芍12份,鹽青皮9份、金錢草9份、雞內金10份、海金沙10份、車前草9份、馬蹄金10份、貓須草9份、茅莓根9份。
具體製備方法參考實施例1。
服用方法:一日兩次,可以有效治療膽囊炎合併膽結石症。
臨床試驗:
服藥2天膽囊疼痛基本消失,3天後超聲和x-射線檢測膽囊見渾濁,膽結石開始溶解,血象顯著降低,一周後結石消失40-60%,血象基本恢復正常,二周一個療程,療程結束時,結石溶解率>80%,治療有效率>90%。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膽囊炎合併膽囊結石的中藥複方。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黨參5‑10份、茯苓6‑9份、白朮6‑10份、柴胡6‑10份、鬱金6‑10份、白芍5‑12份,鹽青皮2‑9份、金錢草4‑9份、雞內金7‑10份、海金沙6‑10份、車前草4‑9份、馬蹄金5‑10份、貓須草4‑9份、茅莓根4‑9份。本複方從病機機理上解決中焦虛弱,肝氣鬱結,痰溼內盛,久蘊不解的根本性問題,既消炎行氣止痛,疏肝利膽、利水祛溼,恢復臟腑功能,又消石排石。
技術研發人員:魏道智;寧書菊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福建農林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6.21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