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觀看《永遠在路上》有感
2023-08-10 11:00:09 3
《永遠在路上》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20xx年黨員幹部觀看《永遠在路上》有感一:
從10月17日起,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連續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專題片將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理念寓於具體案件的查處之中,讓蘇榮、白恩培、呂錫文等落馬官員現身說法,警示教育黨員領導幹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內容震撼而又真實,表達生動而又深刻,引發了「全民追劇」熱潮。
專題片第一集《人心向背》開宗明義地傳達了這樣一種信念——「高舉反腐的利劍,扎牢制度的籠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裡,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查處一個,有腐必懲,有貪必肅」。這段出現在國家主席習近平二一五年新年賀詞中的話,以自信而堅定的態度,展現了中國人千百年來斬惡除奸的正義情懷,也溫暖了現實中因貪腐頻發而蒙上陰霾的億萬民心。
回首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打虎拍蠅」之路,確實如此。腐敗分子發現一個查處一個,不管官階多高,都必查無疑,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位高權重,也不能例外。一些處長、鎮長乃至村支書、村主任,如單筆受賄5000萬元的某居委會主任於凡、村民拉起橫幅慶祝其落馬的某村黨委書記劉大偉,全被恢恢大網收起。只要存在貪腐行為,就有腐必懲,有貪必肅。
不管其有多麼霸道囂張,不論其貪腐方式有多麼「無法無天」,如「天津的停車場都成他們家的了」的「武爺」武長順,公然為自己修建「王府」、敢於高調貪腐的谷俊山,都被反腐利劍斬於馬下。一些自以為貪腐行為隱蔽無痕的貪腐官員,如自以為無事,「我出個面幫他站個臺,一起吃飯,我什麼話也沒有說」的周本順,如極有「創意」的「把那個茅臺酒就倒在礦泉水瓶裡邊」的張建津,也都沒有逃脫黨紀國法的追究和制裁。
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就是不管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窩案,還是表面上僅僅暴露了些許私德問題的個案,都嚴查不怠。這其中,有聶春玉在山西呂梁大肆買官賣官,成為山西「塌方式腐敗」的一個縮影。十八大以來,僅呂梁就有5名地廳級幹部、83名縣處級幹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這其中,也有先前因「嚴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被「雙開」,繼而因涉嫌受賄被移送司法機關的雷政富。
反腐肅貪必須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以雷霆萬鈞之勢,一次次震撼出擊,不斷刷新人們對黨中央反腐決心的認識高度。軍隊是反腐禁區、退休即進「保險箱」、「刑不上大夫」、巡視只是一陣風……一個個所謂官場「潛規則」,被「踩著不變的步伐」的反腐行動一一打破。
20xx年黨員幹部觀看《永遠在路上》有感二:
國資委直屬機關黨委始終把強化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作為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採取多種手段,不斷提升黨員黨性修養,強化拒腐防變能力。
近日,按照中央國家機關工委要求,直屬機關黨委專門發出通知,要求直屬機關各級黨組織把組織黨員幹部觀看《永遠在路上》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案為鑑,警鐘長鳴,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當好國有資產忠誠衛士。
直屬機關各級黨組織採取多種形式組織觀看,並通過召開支部會、黨小組會議形式進行交流討論。大家紛紛點讚,認為《永遠在路上》是一部高質量的反腐專題片,警示大家要時刻銘記「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大家表示,要不忘初心,堅守理想信念片刻不放鬆,敬畏黨紀國法,信念永不拋錨,始終告誡自己「恣欲縱行,得意失終生,慎始慎獨,律己得康寧」。
20xx年黨員幹部觀看《永遠在路上》有感三:
10月17日,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一集在央視播出後,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員幹部積極收看,觀後感成為大家交流的熱門話題。
10月21日下午,市委宣傳部組織全體機關幹部集中觀看了《永遠在路上》,並進行熱烈討論。大家認為,該片通過違法違紀人員現身說法,講述其貪腐心路歷程,用他們深切的懺悔,讓大家深受教育。大家紛紛表示,要以典型案例為戒、為鑑、為訓,自覺把講政治、對黨絕對忠誠放在首位,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要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心態。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重視,在行動上嚴守黨紀國法紅線,堅持不忘初心,嚴守政治紀律,嚴守黨紀國法,築牢理想信念的根基,牢記黨的作風建設永遠沒有休止符,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