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4:34:21 4
專利名稱: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常壓熱水供暖鍋爐,特別是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
目前,我國採用的常壓供暖鍋爐大都煤耗量大、熱效率低,體積大、換熱面積小,排煙溫度高、煙塵濃度大,鍋爐內死角多、水質需軟化處理、除垢難、且結構比較複雜、製造成本較高。如CHYGW60-95/70-AII鍋爐,該爐排煙溫度230℃,設計效率68%,總受熱面積39m2,耗煤量205Kg/h,重量12T(包括往復爐排)。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常壓供暖鍋爐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
本實用新型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技術內容簡述如下一種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其特徵在於爐體上部為螺旋換熱室,螺旋換熱室由彼此相間的螺旋煙道和螺旋水道組成,螺旋換熱室的中心設有進煙孔和出水孔,尾部設有煙囪,螺旋換熱室底部設有清灰口和出垢口,膨脹室位於螺旋換熱室上部,與螺旋換熱室中心的出水孔相通,膨脹室上有出水管,在螺旋換熱室下部設有燃燒室和預熱室,預熱室上設有回水管,燃燒室底部有爐排,下部有通風孔,燃燒室兩側分別設有爐口和推渣口,推渣口外部預熱室下部設有餘熱利用室,餘熱利用室下部有後清渣口,在燃燒室下部的通風孔另一側有前清渣口,在預熱室上部還設有循環水管,循環水管與螺旋換熱室水道相通,循環水管上設有放水、補水管。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傳熱效率高,佔地面積小,嚴密性強,可自動除垢。以其中的LNLG60-95/70-AII為例,額定供熱量為0.7MW,排煙溫度70-90℃,效率為92%,總受熱面積53m2,爐排有效面積0.50m2,耗煤量108.5Kg/h,重量3000Kg。
圖1是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剖視圖。
圖2是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螺旋換熱室結構示意圖。
圖3是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A-A剖視圖。
實施例見
圖1、圖2、圖3,本實用新型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爐體上部為螺旋換熱室1,螺旋換熱室由彼此相間的螺旋煙道21和螺旋水道20組成,螺旋煙道21內的燃煤熱氣流與螺旋水道20內的水的流向相反,即進行逆流交換。本實用新型總傳熱係數為3000-7000KJ/m2h℃,比管式、筒式常壓熱水鍋爐高2-3倍。而且由於水與燃煤熱氣流高速度、不同方向運動,所以鍋爐不易結垢。螺旋換熱室1的中心設有進煙孔22和出水孔23,尾部設有煙囪15,螺旋換熱室底部設有清灰口19和出垢口18,膨脹室17位於螺旋換熱室1上部,與螺旋換熱室中心的出水孔23相通,膨脹室上有出水管16,在螺旋換熱室下部設有燃燒室9、預熱室2和支架7,預熱室上設有回水管3,燃燒室9底部有爐排8,下部有通風孔6,燃燒室兩側分別設有爐口4和推渣口12,推渣口12外部預熱室下部設有餘熱利用室11,餘熱利用室11下部有後清渣口10,在燃燒室9下部的通風孔另一側有前清渣口5,在預熱室上部還設有循環水管13,循環水管13與螺旋換熱室水道20相通,循環水管13上設有放水、補水管14。
權利要求1.一種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其特徵在於爐體上部為螺旋換熱室,螺旋換熱室由彼此相間的螺旋煙道和螺旋水道組成,螺旋換熱室的中心設有進煙孔和出水孔,尾部設有煙囪,螺旋換熱室底部設有清灰口和出垢口,膨脹室位於螺旋換熱室上部,與螺旋換熱室中心的出水孔相通,膨脹室上有出水管,在螺旋換熱室下部設有燃燒室和預熱室,預熱室上設有回水管,燃燒室底部有爐排,下部有通風孔,燃燒室兩側分別設有爐口和推渣口,推渣口外部預熱室下部設有餘熱利用室,餘熱利用室下部有後清渣口,在燃燒室下部的通風孔另一側有前清渣口,在預熱室上部還設有循環水管,循環水管與螺旋換熱室水道相通,循環水管上設有放水、補水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常壓熱水供暖鍋爐,特別是螺旋式換熱常壓熱水供暖鍋爐。特徵是爐體上部為螺旋換熱室,螺旋換熱室由彼此相間的螺旋煙道和螺旋水道組成,在螺旋換熱室下部設有燃燒室和預熱室,燃燒室底部有爐排,下部有通風孔,燃燒室兩側分別設有爐口和推渣口,推渣口外部預熱室下部設有餘熱利用室。本實用新型傳熱效率高,佔地面積小,嚴密性強,可自動除垢。
文檔編號F24H1/43GK2276136SQ9623883
公開日1998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1996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1996年10月22日
發明者佟樹新 申請人:佟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