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一字形釺頭的合金槽用銑床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4:24:26 1
專利名稱:銑一字形釺頭的合金槽用銑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銑床,特別是一種銑一字形釺頭上合金槽的專用銑床。
一字釺頭被廣泛地應用在開山、鑽煤等領域,應用量很大。銑一字形釺頭上的合金槽是釺頭加工過程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現在國內一般都使用萬能臥式銑床來銑削合金槽,加工過程中,先將釺頭件固定在銑床上,開機,銑刀銑削合金槽,銑後退刀,再停機卸件。以此重複進行,每次一般只能安裝10個釺頭件,中間需經常地停機、開機,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停機即可連續作業的銑一字形釺頭的合金槽用銑床。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銑一字形釺頭的合金槽用銑床,主要由機架、釺頭固定座和銑刀組成,銑刀固裝在機架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釺頭固定座為一轉輪,該轉輪由旋轉工作檯軸提供動力轉動,在該轉輪的圓周上安裝釺頭件;上述轉輪的二個側面各設有一個固裝在機架上的固定板,固定板與轉輪之間設有一個磨擦板;所述銑刀通過銑刀動力軸固裝在機架上,該銑刀與轉輪反方向轉動且與轉輪相切。
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上結構後,由於將釺頭固定座改為帶磨擦板的轉輪,轉輪在旋轉工作檯軸帶動下轉動,同時銑刀反方向轉動銑削合金槽,不用停機,只需裝卸釺頭件即可;又由於磨擦板與轉輪之間強大的磨擦力,使得轉輪可平穩、均速的轉動,合金槽的銑削質量高,具有操作簡單、效率高,工作強度低、銑削精確、迅速的效果,實現了不停機作業,提高了機械化程度,轉輪為無級變速調整。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示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附圖中,1為機架、2為轉輪、3為固定板、4為磨擦板、5為釺頭件、6為銑刀、7為旋轉工作檯軸、8為銑刀動力軸、9為調節裝置、10為調節螺栓。
如
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銑一字形釺頭的合金槽用銑床,主要由機架1、釺頭固定座和銑6組成,銑刀6通過銑刀動力軸8固裝在機架1上,該銑刀6由銑刀動力軸8通過減速器帶動轉動,銑刀動力軸8為無級變速調整。所述的釺頭固定座為一圓形的轉輪2,該轉輪2由旋轉工作檯軸7帶動與銑6反方向轉動;在轉輪2的圓周上均勻設有釺頭固定夾,釺頭件5安放在固定夾內,通過斜鐵緊固。銑刀6轉動時與轉輪2相切,使得銑刀6可在轉輪2上的釺頭件5上依次銑出合金槽。在轉輪2的左右兩側面分別設有一個固定板3,該固定板3固裝在機架1上;在同定板3與轉輪2之間各設有一個磨擦板4,磨擦板4緊靠轉輪2,使得磨擦板4與轉輪2之間產生一定的磨擦力。
被加工的釺頭件5由斜鐵等距離緊固在轉輪2的圓周上;上述磨擦板4通過調節螺栓10緊固在固定板3上,這樣調整調節螺栓10即可調整磨擦板4與轉輪2之間的磨擦力;調節螺栓10設為12個,每個磨擦板4上等距離設置6個;磨擦板4及固定板3都可設計為圓形,其直徑應略小於轉輪2的直徑。所述的銑刀6還設有一個固裝在機架1上的調節裝置9,該調節裝置9為帶手柄的螺紋結構,這樣轉動手柄即可調整銑刀6的位移來控制所銑合金槽的深淺。上述旋轉工作檯軸7及銑刀動力軸8由電機、減速器提供動力。
使用時,先調整好銑刀6的位移及磨擦板4的磨擦力,開動電機,轉輪2和銑刀6反方向轉動;在轉輪2上依次安裝釺頭件5,當釺頭件5與銑刀6相遇時,就會在釺頭件5的端部銑削出固定深淺的合金槽。由於磨擦板4與轉輪2之間強大的磨擦力,轉輪2既使在釺頭件5被銑削時也可保持均速、平穩地轉動,保證了合金槽的質量和精度,這樣只需裝卸釺頭件5即可。
權利要求1.銑一字形釺頭的合金槽用銑床,主要由機架(1)、釺頭固定座和銑刀(6)組成,銑刀(6)固裝在機架(1)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釺頭固定座為一轉輪(2),該轉輪(2)由旋轉工作檯軸(7)提供動力轉動,在該轉輪(2)的圓周上安裝釺頭件(5);上述轉輪(2)的二個側面各設有一個固裝在機架(1)上的固定板(3),固定板(3)與轉輪(2)之間設有一個磨擦板(4);所述銑刀(6)通過銑刀動力軸(8)固裝在機架(1)上,該銑刀(6)與轉輪(2)反方向轉動且與轉輪(2)相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銑一字形釺頭的合金槽用銑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輪(2)為無級變速調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銑一字形釺頭的合金槽用銑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磨擦板(4)及固定板(3)也為圓形,其直徑小於轉輪(2)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銑床,特別是一種銑一字形釺頭的合金槽用銑床,主要包括機架、釺頭固定座和銑刀,特點是固定座為一帶有固定板的轉輪,固定板及轉輪之間設有摩擦板,銑刀固裝在機架上與轉輪反方向轉動,實現了不停機作業,提高了機械化程度,轉輪為無級變速調整,具有轉輪轉動平穩、均速,合金槽銑削質量高的效果。
文檔編號B23C3/28GK2356791SQ9824371
公開日2000年1月5日 申請日期1998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1998年12月7日
發明者李明鎖, 劉玉海, 張樂林, 朱貴貞 申請人:李明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