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瞬間韓劇(開始的幾個瞬間)
2023-08-10 00:41:22 3
2013年10月19日,北京,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開國大典文物。視覺中國供圖
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在天安門廣場第一次升起時,這首歌的詞作者、戲劇家田漢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禮,而他的兒子田申,正在長安街上等待接受檢閱。
1949年10月1日15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北京時間」開始了。此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於9月21日至30日舉行,通過了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體、政體、國都、國旗等事項。《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代國歌。
包括田漢在內,政協會議代表們在這一天應邀出席了開國大典。毛澤東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閱兵式隨後開始。
田漢之子田申時任華北獨立戰車團代理團長,他從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那裡接到的任務是,帶領坦克方隊通過天安門前接受檢閱,「不要拋錨就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閱兵的大部分裝備都是在戰爭中繳獲的,被稱為「萬國牌」。
田申指揮的坦克方隊順利接受了檢閱,不過方隊退場時出現了意外。一輛舊坦克拋錨了,後面那輛坦克的駕駛員直接把它頂了出去。「幸好沒有在天安門城樓前拋錨。」田申多年後回憶。
據觀禮的另一位政協會議代表謝邦定回憶,閱兵過程中,聶榮臻曾指著下面行進中的戰車、坦克對他們說:「這些飛機大炮都是我們繳獲來的。再過幾年我們就統統不用了。新中國要發展自己的國防工業,要用自己製造的武器裝備!」
開國大典9天後,全國政協收到一份「案號0001」的建議案。直到今天,它仍在影響世人。
內容只有30多字:「請政府明定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10月10日的舊國慶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是由這份建議案引出的。當時,教育家馬敘倫委員因病在家休息,缺席了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他寫了關於國慶日的建議案,委託魯迅遺孀許廣平委員提出,會議一致通過,並決定「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擇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決議,宣告:「自一九五〇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
2019年,全國政協評選了70年來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在14.4萬多件提案中,馬敘倫的這份建議入選。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該建議案是人民政協歷史上第一件建議案。」
田漢、謝邦定等人出席的第一次政協會議,共有662名代表。他們自9月21日起,在中南海開了10天會議。為此舉行的籌備會則始於6月。這些人協商締造了新的政權。
「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句話,並非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的致詞,而是他在9月21日政協會議上的開幕詞。
他說:「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