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脊髓蛛網膜炎的中藥及製備方法
2023-08-10 07:29:16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脊髓蛛網膜炎的中藥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製備,特別是一種治療脊髓蛛網膜炎的中藥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脊髓蛛網膜炎是蛛網膜的一種慢性炎症過程,是在某種病因的影響下,蛛網膜逐 漸增厚與脊髓、脊神經根粘連,或形成囊腫,阻塞椎管並導致脊髓功能障礙的一組病變。對 於蛛網膜增厚粘連者,目前多採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療,雖有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效果不佳, 不能完全根除疾病;對囊腫型或局限性蛛網膜粘連者,多使用手術摘除和剝離,但手術後仍 可繼續粘連,故治療很難取得良好效果,給患者帶來很多的痛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治療治療脊髓蛛網膜炎的中藥及製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脊髓蛛網膜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麝香7 10g,膽南星35 50g,僵蠶;35 50g,香附;35 50g,川烏;35 45g,草烏;35 45g,當歸 35 50g,川芎;35 50g,肉桂;35 50g,丁香;35 50g,黃連;35 50g,地龍;35 50g,赤 芍;35 50g,五靈脂;35 50g,黃芩;35 50g,細辛;35 50g,乳香80 110g,沒藥80 110g,黃丹900 llOOg,血竭80 100g,冰片80 110g,麻油1800 2200g組成。一種 治療脊髓蛛網膜炎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1)膽南星,僵蠶,香附,川烏,草烏,當 歸,川芎,肉桂,丁香,黃連,地龍,赤芍,五靈脂,黃芩,細辛,浸入麻油,浸泡5 7天後放入 鍋中加熱,先文火後武火熬製,加熱溫度200 350°C,逐步升溫,熬製中,不斷攪拌藥油, 煎藥約2 3小時;(2)黃丹緩下並不停充分攪拌至出煙,離火後將藥油放入冷水(10 20°C)盆內降溫,待藥油凝結成膏狀;(3)將麝香,乳香(細粉),沒藥(細粉),血竭,冰片 一同放入膏藥內攪勻,膏藥製成,再用冷水(10 20°C)浸泡2 3天(以水能沒住膏體為 宜),每天換水一次,攤在棉布上待用。本發明能有效地治療脊髓蛛網膜炎,使用效果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1)稱取膽南星40g,僵蠶40g,香附40g,川烏40g,草烏40g,當歸40g,川芎40g,肉 桂40g,丁香40g,黃連40g,地龍40g,赤芍40g,五靈脂40g,黃芩40g,細辛40g,黃丹lOOOg, 浸入麻油2000g內,浸泡6天後放入鍋中加熱,先文火後武火熬製,加熱溫度200°C 300°C,逐步升溫,熬製中,不斷攪拌藥油,煎藥約2.5小時;( 黃丹緩下並不停充分攪拌至 出煙,離火後將藥油放入冷水(15°C)盆內降溫,待藥油凝結成膏狀;(3)將麝香8g,乳香 IOOg (細粉),沒藥IOOg (細粉),血竭100g,冰片IOOg —同放入膏藥內攪勻,膏藥完全製成, 用水(10°c )浸泡3天(以水能沒住膏體為宜),每天換水一次,攤在棉布上待用。實施例二
(1)稱取膽南星35g,僵蠶35g,香附35g,川烏35g,草烏35g,當歸50g,川芎50g,肉 桂35g, 丁香35g,黃連50g,地龍50g,赤芍50g,五靈脂35g,黃芩35g,細辛35g,黃丹1 IOOg, 浸入麻油2200g內,浸泡5天後放入鍋中加熱,先文火後武火熬製,加熱溫度250°C 350°C,逐步升溫,熬製中,不斷攪拌藥油,煎藥約3小時;(2)黃丹緩下並不停充分攪拌至 出煙,離火後將藥油放入冷水(10°C)盆內降溫,待藥油凝結成膏狀;(3)將麝香10g,乳香 IlOg(細粉),沒藥IlOg(細粉),血竭80g,冰片IlOg—同放入膏藥內攪勻,膏藥完全製成, 用水(15°C )浸泡2. 5天(以水能沒住膏體為宜),每天換水一次,攤在棉布上待用。實施例三(1)稱取膽南星50g,僵蠶50g,香附50g,川烏45g,草烏45g,當歸35g,川芎35g,肉 桂50g,丁香50g,黃連35g,地龍35g,赤芍35g,五靈脂50g,黃芩50g,細辛50g,黃丹900g,浸 入麻油ISOOg內,浸泡7天後放入鍋中加熱,先文火後武火熬製,加熱溫度200°C 350°C, 逐步升溫,熬製中,不斷攪拌藥油,煎藥約2小時;(2)黃丹緩下並不停充分攪拌至出煙,離 火後將藥油放入冷水(20°C)盆內降溫,待藥油凝結成膏狀;C3)將麝香7g,乳香80g(細 粉),沒藥80g(細粉),血竭90g,冰片80g —同放入膏藥內攪勻,膏藥完全製成,用水(20°C) 浸泡2天(以水能沒住膏體為宜),每天換水一次,攤在棉布上待用。本發明使用時,先將膏藥皮微加熱,軟化後,按粘連長度貼於患處,5天換藥一次, 45天為一療程。本發明的使用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不受條件限制,不需要嚴格的殺菌消毒。本發明實施病例病例1 井文峰,男,48歲,河南新鄉市鐵路家屬院,感冒後胸6 胸12束帶感,觸 痛覺遲鈍,做碘油造影呈燭淚狀,診斷為脊髓蛛網膜炎,發病5年,保守治療無效,貼膏藥1 個月見輕,2個療程(18貼)即治癒。病例2 任留軍,男,40歲,河南內黃縣井店鄉,胸8 腰2段束帶感,觸痛覺遲鈍, 診斷為脊髓蛛網膜炎,發病3年,貼膏藥1個療程(9貼)即治癒。病例3:沈鳳英,女,38歲,河南新鄉市金屬織網廠,診斷為術後脊髓蛛網膜炎,病 變部位頸5 胸1,發病2年,保守治療無效,貼膏藥1個療程(9貼)即治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脊髓蛛網膜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麝香7 10g,膽南星35 50g,僵蠶 35 50g,香附35 50g,川烏35 45g,草烏35 45g,當歸35 50g,川芎35 50g,肉 桂;35 50g,丁香;35 50g,黃連;35 50g,地龍;35 50g,赤芍;35 50g,五靈脂;35 50g,黃芩;35 50g,細辛;35 50g,乳香80 110g,沒藥80 110g,黃丹900 llOOg,血 竭80 100g,冰片80 110g,麻油1800 2200g組成。
2.一種治療脊髓蛛網膜炎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1)膽南星,僵蠶,香附,川 烏,草烏,當歸,川彎,肉桂,丁香,黃連,地龍,赤苟,五靈脂,黃苳,細辛,浸入麻油,浸泡5 7天後放入鍋中加熱,先文火後武火熬製,加熱溫度200 350°C,逐步升溫,熬製中,不斷 攪拌藥油,煎藥約2 3小時;(2)黃丹緩下並不停充分攪拌至出煙,離火後將藥油放入冷 水(10 20°C)盆內降溫,待藥油凝結成膏狀;(3)將麝香,乳香(細粉),沒藥(細粉),血 竭,冰片一同放入膏藥內攪勻,膏藥製成,再用冷水(10 20°C)浸泡2 3天(以水能沒 住膏體為宜),每天換水一次,攤在棉布上待用。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脊髓蛛網膜炎的中藥及製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要點是本發明由麝香,膽南星,僵蠶,香附,川烏,草烏,當歸,川芎,肉桂,丁香,黃連,地龍,赤芍,五靈脂,黃芩,細辛,乳香,沒藥,黃丹,血竭,冰片,麻油組成。本發明的製備方法,(1)膽南星,僵蠶,香附,川烏,草烏,當歸,川芎,肉桂,丁香,黃連,地龍,赤芍,五靈脂,黃芩,細辛,浸入麻油,浸泡後放入鍋中加熱,先文火後武火熬製,熬製中,不斷攪拌藥油;(2)黃丹緩下並不停充分攪拌至出煙,離火後將藥油放入冷水盆內降溫,待藥油凝結成膏狀;(3)將麝香,乳香,沒藥,血竭,冰片一同放入膏藥內攪勻,膏藥製成,用水浸泡。本發明能有效地治療脊髓蛛網膜炎,使用效果好。
文檔編號A61K33/24GK102078475SQ201110006518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7日
發明者劉瑞麗, 朱曉謙, 李新娟, 李曉娟, 李樸, 王小引, 賈傑 申請人:新鄉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