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第6集《拍蠅懲貪》觀後感
2023-08-10 08:03:40 2
《永遠在路上》是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八集專題片,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正風肅紀,鍥而不捨糾「四風」,贏得黨心民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xx《永遠在路上》第6集《拍蠅懲貪》觀後感一:
本集講述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通過剖析山東、廣西、安徽、新疆、貴州等省區發生在基層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6起典型案例,說明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易發多發、量大面廣,「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
從現在查處的情況來看,開展專項行動一年了,立案的已經將近1萬件,從現在看已經查處了6000多人,過100萬的190個,過1000萬的31個。這些人級別都很低,但是他們貪的數量都是很驚人。
山東泰安市寧陽縣的一個村莊。小靜今年12歲,她的父親去世,母親失明,母女倆每月靠160元低保金和600元兒童福利救助金生活。但是,居然還有人打這600元兒童福利救助金的主意。2013年,小靜有9個月的總共5400元的福利救助金,被當地民政局福利辦原主任張士龍私自截留。
2013年,寧陽縣有20多個符合救助條件的孩子通過了審批,可以得到每月600元福利救助金。張士龍作為經辦人,利用職務便利,把前9個月的錢私自取走後,才把救助卡交給這些家庭,對他們謊稱救助金是從10月才開始發放的。20多個孩子1到9月的救助金共15.74萬元,被他用來炒股以及日常消費。這些孩子要麼是孤兒,要麼是父母有嚴重殘疾,都是極度貧困的家庭。5400元看起來不多,對他們卻不是一個小數目。最終,有人偶然查看了救助卡的歷史交易記錄,產生了懷疑並舉報,寧陽縣紀委迅速查清了張士龍的違紀問題,並做出開除黨籍和開除公職處分,最終張士龍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在各地紀檢監察機關近年查處的腐敗問題中,有不少是類似這樣的情況,侵害的是貧困群眾的利益。低保金、危房改造資金、救災款,當腐敗分子向這些「救命錢」伸手,不論金額大小,引發的民憤是極大的。
20xx《永遠在路上》第6集《拍蠅懲貪》觀後感二:
本集講述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通過剖析山東、廣西、安徽、新疆、貴州等省區發生在基層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6起典型案例,說明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易發多發、量大面廣,「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它侵害的是群眾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的獲得感,傷害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
本集介紹了中央和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採取一系列有力舉措,加大力度整治群眾身邊的「蠅貪」,重點查處發生在民生資金、「三資」管理、土地徵收等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讓群眾更多感受到正風反腐的實際成果,築牢黨執政的根基。
20xx《永遠在路上》第6集《拍蠅懲貪》觀後感三: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中央巡視組在今年3月到5月開展了今年的首輪巡視,就在昨天,13個中央巡視組已經全部向被巡視地區和單位反饋了巡視情況,首輪巡視發現的……
【解說】20xx年7月,中央巡視組公布的問題清單中,指出一些地方「小官巨腐問題嚴重」、「農村基層腐敗不容輕視」、「基層反腐敗鬥爭形勢比較嚴峻」。10月,新一輪巡視公布的問題清單中,「蒼蠅式腐敗」、「基層腐敗」、「小官巨腐」等詞彙再次高頻出現。與此同時,各地相繼通報的一系列案例,也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從這些案例中不難發現,黨員幹部違法都是從違紀開始的,破法必先違紀。所以要把紀律挺到前面,做到紀嚴於法、紀在法前。
【解說】於凡,西安市一個社區的居委會主任,利用社區拆遷改造項目為自己牟利,單筆受賄就達5000萬,涉案總金額高達1.2億元。
北京市朝陽區孫河鄉原黨委書記紀海義受賄9000餘萬元。
海澱區西北旺鎮皇后店村會計陳萬壽挪用資金1.19億元。
馬超群,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供水總公司經理,被調查時家中搜出1.2億現金、68套房產、37公斤黃金。一名副處級幹部,靠著手中的供水權,竟然能貪腐金額如此巨大,一時引發公眾熱議。
在中央巡視組公布的問題清單中,河北省是「小官巨腐」問題嚴重的地區之一。根據巡視反饋意見,河北圍繞「小官巨腐」問題開展了專項治理,選取了土地開發、城市建設、供水、村官腐敗等10個容易出現問題的重點領域,清理查處違紀違法案件。
【同期聲】陳超英(河北省紀委書記)
從現在查處的情況來看,有的讓我們也都是觸目驚心。我們開展這個(專)項行動一年了,立案的已經將近1萬件,9000多件,從現在看已經查處了6000多人,過100萬的190個,過1000萬的31個。這些人級別都很低,但是他們貪的數量都是很驚人。
【解說】「小官巨腐」案件中,官員職級和涉案金額強烈反差所形成的震動效果,提醒著人們基層腐敗問題的嚴重性。但其實,「小官巨腐」只是基層腐敗的一種類型,還有些案件雖然涉案金額不大,但它們的惡劣影響,卻不能僅僅用金額數字的多少來衡量。
【解說】這裡是山東泰安市寧陽縣的一個村莊。小靜今年12歲,她的父親去世,母親失明,母女倆每月靠160元低保金和600元兒童福利救助金生活。但是,居然還有人打這600元兒童福利救助金的主意。2013年,小靜有9個月的總共5400元的福利救助金,被當地民政局福利辦原主任張士龍私自截留。
【同期聲】張士龍(寧陽縣民政局福利辦原主任)
我當時因為炒股票,大起大落,一天可以跌得一分錢沒有,所以還剩不到一萬塊錢,所以為了從股市上補回一點損失吧。
【解說】2013年,寧陽縣有20多個符合救助條件的孩子通過了審批,可以得到每月600元福利救助金。張士龍作為經辦人,利用職務便利,把前9個月的錢私自取走後,才把救助卡交給這些家庭,對他們謊稱救助金是從10月才開始發放的。20多個孩子1到9月的救助金共15.74萬元,被他用來炒股以及日常消費。這些孩子要麼是孤兒,要麼是父母有嚴重殘疾,都是極度貧困的家庭。5400元看起來不多,對他們卻不是一個小數目。最終,有人偶然查看了救助卡的歷史交易紀錄,產生了懷疑並舉報,寧陽縣紀委迅速查清了張士龍的違紀問題,並做出開除黨籍和開除公職處分,最終張士龍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