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03:00:41 2
專利名稱: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天然氣發動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
背景技術:
現階段天然氣發動機中所用的螺紋密封火花塞襯套,其結構為火花塞襯套與氣缸蓋配合的支撐面為平面,火花塞襯套與氣缸間為面密封。在火花塞襯套裝入氣缸蓋的過程中襯套所受摩擦力較大,需要較大的力矩才能達到密封效果。由於力矩過大容易造成火花塞襯套螺紋部分變形,力矩損失較大,從而造成支撐面的反彈力不足,起不到防松的作用,導致火花塞襯套容易鬆動造成漏水。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以解決現有技術提供的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與發動機氣缸蓋之間容易鬆動造成漏水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包括襯套本體,所述襯套本體一端設有連接螺紋,所述襯套本體上設有與發動機氣缸蓋配合的支撐面,所述支撐面位於所述連接螺紋一端,所述支撐面上設有一錐形面,所述錐形面的大徑靠近所述連接螺紋。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錐形面的錐度在1:10至1:7之間。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襯套本體上設有與發動機氣缸蓋配合的支撐面,該支撐面為錐形面且錐形面的大徑靠近連接螺紋,從而襯套本體與氣缸蓋間的密封為線密封,在裝入氣缸蓋的過程中,開始階段接觸面小,摩擦力相對減小,易於擰緊;當夾緊力達到一定程度後,支撐面發生彈性變形,支撐面的反彈力會對襯套本體起到防松作用,進而解決了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與發動機氣缸蓋之間容易鬆動造成漏水的問題。由於錐形面的錐度在1:10至1:7之間,從而進一步實現良好的密封效果且便於加工。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圖中,1-襯套本體;2_支撐面;3_連接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和圖2和圖3共同所示,該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包括襯套本體I,該襯套本體I的一端設有連接螺紋3,該襯套本體I上設有與發動機氣缸蓋配合的支撐面2,該支撐面2位於連接螺紋3的一端,該支撐面2上設有一錐形面,該錐形面與襯套本體I的延伸方向一致並貫穿襯套本體I的整個圓周,該錐形面的大徑靠近連接螺紋3,即該支撐面2為自襯套本體I外緣向內凹的錐形面,該錐形面的錐度在1:10至1:7之間。在實際應用中,該襯套本體I裝入發動機氣缸蓋時,襯套本體I與氣缸蓋間的密封為線密封,在開始階段接觸面小,摩擦力相對減小,易於擰緊;當夾緊力達到一定程度後,該支撐面2發生彈性變形,該支撐面2的反彈力會對襯套本體I起到防松作用,進而解決了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與發動機氣缸蓋之間容易鬆動造成漏水的問題。為了實現襯套本體I與氣缸蓋間良好的密封效果,該支撐面2的錐度在1:10至1:7之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包括襯套本體I,該襯套本體I 一端設有連接螺紋3,該襯套本體I上設有與發動機氣缸蓋配合的支撐面2,該支撐面2位於連接螺紋3 —端,該支撐面2上設有一錐形面,該錐形面的大徑靠近連接螺紋3。從而襯套本體I與氣缸蓋間的密封為線密封,在裝入氣缸蓋的過程中,開始階段接觸面小,摩擦力相對減小,易於擰緊;當夾緊力達到一定程度後,該支撐面2發生彈性變形,該支撐面2的反彈力會對襯套本體I起到防松作用,進而解決了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與發動機氣缸蓋之間容易鬆動造成漏水的問題。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包括襯套本體,所述襯套本體一端設有連接螺紋,其特徵在於,所述襯套本體上設有與發動機氣缸蓋配合的支撐面,所述支撐面位於所述連接螺紋一端,所述支撐面上設有一錐形面,所述錐形面的大徑靠近所述連接螺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其特徵在於,所述錐形面的錐度在1:10至1:7之間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屬於天然氣發動機技術領域。所述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包括襯套本體,所述襯套本體一端設有連接螺紋,所述襯套本體上設有與發動機氣缸蓋配合的支撐面,所述支撐面位於連接螺紋一端,所述支撐面上設有一錐形面,所述錐形面的大徑靠近連接螺紋。從而襯套本體與氣缸蓋間的密封為線密封,在裝入氣缸蓋的過程中,開始階段接觸面小,摩擦力相對減小,易於擰緊;當夾緊力達到一定程度後,支撐面發生彈性變形,支撐面的反彈力會對襯套本體起到防松作用,進而解決了天然氣發動機火花塞襯套與發動機氣缸蓋之間容易鬆動造成漏水的問題。
文檔編號F02P13/00GK203161412SQ20132018604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2日
發明者邵思東, 王景麗 申請人:濰柴西港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