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為什麼不適合孩子讀(小孩子們該讀國學嗎)
2023-08-07 10:11:01 3
近幾年國學復興,教育部門開始逐漸地響應起了國家的號召,很多學校從小學開始就逐漸地增加起了國學經典在學生科目中的比重,按理說這是一個好現象。可一件事情有正面的聲音,就有反面的思維,有不少知名專家在公開場合就開始了公然反對,甚至言辭極其激烈,那麼這些人的想法究竟是否合理呢?這期李悟空就來簡單地討論一下這個事情。
偶然看到這麼一個視頻:在一個專家講座裡,有一位小學生的家長提出了問題,說學校給他們的孩子安排了像《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的國學課程,她害怕孩子讀不懂,她自己也沒有讀過這些書,問小孩子們在這麼小的年紀接受這些文化,到底好不好?這位專家用一種陰陽怪氣的聲音回答道:「給他讀安徒生,絕不讀三字經、弟子規,那是毒藥,是三聚氰胺!
一個知名學者說出這樣的話簡直幼稚!我一看這個專家,哦,以前在《百家講壇》裡面見過這個人,好像還寫過一本什麼品三國這類的書,我還買過他寫的一套中國歷史電子書。
看了這個視頻後,我很快就將他的書在我的識海裡面的書單徹底划去了。看到視頻下面有一條評論很有意思:這個人也被「滲透」了,可能吧!
根據他說的那幾句話來看,這個人根本不懂《三字經》,也不懂過去老師們把《三字經》、《弟子規》等讀物作為小孩子們的蒙學讀物的用意。
道理很簡單:小孩子們記性好,有些東西暫時不理解沒關係,記住了將來在慢慢理解。中國的傳統學問是要去實踐中靠成長來慢慢理解的。
學經典是要掌握大的原則,所謂持經達變。書裡面的做法不一定要原樣照搬,新時代自然要有新時代的做法。古人歷來提倡活學活用,這位專家如果不是帶有某種目的地說這樣的話,那麼他就是屬於典型的「死讀書」一類人。
《三字經》包含的範圍很廣,這也是我讀的第一本經書,《弟子規》更是被稱為儒之根。這些書簡單也很不簡單,遠的不說,從小擴展一下知識面,確立一些為人處世的大的原則難道不對嗎?
老祖宗費盡心力撰寫的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經典被他說成是毒藥,這個人是何居心?
聽說前段時間這人參與策劃的一本圖書因為插圖露骨被下架了,聯想到不久前人教版教科書配圖的事件,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一些事情,就像那位網友說的被「滲透」。
那麼這樣的人說出的話又憑什麼讓人們信服?
真正的國學大師沒有一個人會去隨意詆毀自己國家的經典。
像曾仕強、南懷瑾、倪海廈、張至順、郭繼承、王德峰、張其成等人,這些對傳統文化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我就從來沒聽人家詆毀過國學經典。
滿嘴跑火車的人那是無知者無畏,狂人說妄語而已,害人害己,實際上就是跳梁小丑瞎蹦躂。
可能有人會好奇這人是誰呢?其實我已經暗示得很明顯了,懶得提他的名字。
我說這些是想讓人們警惕這些人。新的時代武器先進,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軍事戰爭,但會有其它形式的戰爭,比如經濟戰爭,文化戰爭。戰爭當中最可恨的是什麼人呢?不是敵對方,而是漢奸!想想抗日戰爭就知道。
權威的話總是容易使人們信服,然而如果是被「滲透」的權威,信他們只能是害自己。
悟空如意筆,點明天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