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功率密度共模電感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22:28: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高功率密度共模電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共模電感一般都是通過磁環繞線實現,為滿足一定的功率要求,器件總體體積大,佔板面積大,限制電源板功率密度的提升;且加工成本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高功率密度、小體積的共模電感,在現有磁材及規格上,最大化利用磁芯空間和電源中佔有體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了一種高功率密度共模電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一種高功率密度共模電感,該共模電感為E型結構,包括磁芯、扁平線圈、填充物,所述磁芯呈E型,在其E型中部設置有磁芯中柱,所述扁平線圈繞線於磁芯中柱上,其繞制的方向使扁平線圈在磁芯中產生的磁力線匯聚於磁芯中柱的共用部分,而磁力線方向相反;
所述扁平線圈繞於磁芯中柱上,且繞成兩個繞組,在兩個繞組之間填充有填充物。
進一步的,所述共模電感的高度小於31.5mm。
進一步的,所述磁芯引出兩根引腳,該引腳分別連接扁平線圈的兩個繞組上的接頭。
進一步的,所述填充物為可硬化的絕緣膠體。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高功率密度共模電感,設計原型來自常規的磁環共模電感,通過重新設計新型E型非標磁芯和與之匹配的扁平線圈,減小器件整體佔板面積,提高電源板功率密度。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共模電感,具有高功率密度、小體積的特點,在現有磁材及規格上,最大化縮小器件體積,以到達縮小電源空間的作用;該設計方案還集成差模電感,通過兩個線圈之間的填充物來調節差模感量,達到用一個器件替代傳統電源布局共模+差模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高功率密度共模電感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高功率密度共模電感的俯視圖。
附圖中標記:磁芯10、扁平線圈20、填充物30、引腳40、磁芯中柱5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照附圖1~2,一種高功率密度共模電感,該共模電感為E型結構,包括磁芯10、扁平線圈20、填充物30,所述磁芯10呈E型,在其E型中部設置有磁芯中柱50,所述扁平線圈20繞線於磁芯中柱50上,其繞制的方向使扁平線圈20在磁芯10中產生的磁力線匯聚於磁芯中柱50的共用部分,而磁力線方向相反;所述扁平線圈20繞於磁芯中柱50上,且繞成兩個繞組,在兩個繞組之間填充有填充物30,所述共模電感的高度小於31.5mm。所述磁芯10引出兩根引腳40,該引腳分別連接扁平線圈20的兩個繞組上的接頭,所述填充物30為可硬化的絕緣膠體。本實用新型共模電感為E型的結構,即繞線在磁芯中柱50上,通過扁平線圈20的繞線方向調整,使線圈在磁芯10中產生的磁力線匯聚於中柱的共用部分,而磁力線方向剛好相反,滿足共模電感常規的布線規則;通過調整兩個繞組間的填充物30(改變厚度尺寸或者本身材料特性)來達到調整差模感量的需求,進而實現共差模一體電感設計,進一步提高電源板功率密度,減少電源板尺寸。另外巧妙的引腳40布置,使得器件上沒有額外的佔有佔板高度;該共模電感的高度小於31.5mm。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共模電感,在現有磁材及規格上,最大化利用磁芯空間和電源中佔有體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