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1:16:11 5
專利名稱: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光熱利用領域,具體是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
背景技術:
北方地區傳統火炕的缺點浪費有效資源, 產熱時消耗的木材等;且不環保,在燃燒時產生對人和環境都有影響的汙染物;供熱勞動均由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溫度控制不易把握;應用範圍不廣,只限農村地區等。燒火炕時需要灶臺,火炕不好燒,毛病大多會出現在灶臺漏煙會危及人的生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利用室外集熱系統進行熱循環,由保溫材料填充的炕箱蓄熱的太陽能炕的製備方法,本發明投資小、日耗電量小於2度,設計使用壽命超過15年。本發明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包括炕箱和集熱系統,炕箱為一個尺寸為實際需要炕床大小的木盒,在木盒的一側預留兩個供導熱管進出的導熱管孔;所述的炕箱底部用秸杆、鋸末、擠塑板等保溫材料壓緊鋪設形成底部保溫層,底部保溫層與導熱管孔平行,並距炕箱頂部15-25cm,保溫層表面及炕箱內部側面緊密鋪設一層鋁箔或錫箔紙,作為熱反射層。本發明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利用室外集熱系統進行熱循環,由保溫材料填充的炕箱蓄熱的太陽能集熱炕系統,不需燃燒有效資源原料,不會產生燃燒灰,最大的優點是溫度易控制,減小人工勞動強度。本發明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投資小、日耗電量小於2度,設計使用壽命超過15年,是一種熱炕優選結構。
圖I是本發明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炕箱導熱管鋪設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結構框圖。其中1、導熱管孔;2、炕箱;3、導熱管;4、炕箱保溫層;5、熱反射層;6、填充層;7、集熱層;8、蓄熱水箱;9、對流水泵;10、循環管路;11、管路保溫層;12、熱水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如圖I 一圖2所示,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包括炕箱2和集熱系統,炕箱2為一個尺寸為實際需要炕床大小的木盒,在木盒的一側預留兩個供導熱管3進出的導熱管孔I ;所述的炕箱2底部用秸杆、鋸末或擠塑板保溫材料壓緊鋪設形成底部炕箱保溫層4,底部炕箱保溫層4與導熱管孔I平行,並距炕箱2頂部15-25cm,炕箱保溫層4表面及炕箱2內部側面緊密鋪設一層鋁箔或錫箔紙,作為熱反射層5。所述的底部炕箱保溫層4上鋪設導熱管3,採用雙「回」型形鋪設,導熱管3的進出口通過導熱管孔I。所述的導熱管3上填充過40目篩後的細沙作填充層6至與炕箱2頂部齊平,並用水泥進行抹面固定填充層6。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位於屋頂,包括集熱器7、蓄熱水箱8和對流水泵9 ;整套集熱循環在屋頂上完成,供熱循環的管路10從屋頂的蓄熱水箱8,連接到室內炕箱2內導熱管3的預留進水管口,再由炕箱2出水管連接到蓄熱水箱8的預留供熱循環回水管口 ;對流水泵9設置在室內熱水管12與導熱管3之間。室外管路10所有管道都包裹有橡膠或塑料製成的保溫材料製成的管路保溫層11。
實施例I。I、系統由炕箱和集熱系統組成,炕箱為一個尺寸為實際需要炕床大小的木盒,在木盒的一側預留兩個直徑為20mm-30mm的孔洞,作為導熱管的進出口。2、炕箱底部用秸杆、鋸末、擠塑板等保溫材料壓緊鋪設形成底部保溫層,底部保溫層與孔洞平行,並距炕箱頂部15-25cm,保溫層表面及炕箱內部側面緊密鋪設一層鋁箔或錫箔紙,作為熱反射層。3、底部保溫層上鋪設導熱管,採用雙「回」型形鋪設,導熱管的進出口通過預留孔洞。4、將細沙以40目篩網篩過後,均勻填充至導熱管上並與炕箱頂部齊平,並用水泥進行抹面,使填充層表面硬化、平整。5、集熱系統位於屋頂,包括集熱器、蓄熱水箱和對流水泵。整套集熱循環在屋頂上完成,供熱循環的管路從屋頂的蓄熱水箱,連接到室內炕箱的預留進水管口,再由炕盒出水管連接到蓄熱水箱的預留供熱循環回水管口。對流水泵放置在室內,可手動關閉,以防止炕箱過熱。6、室外管路所有管道都包裹有橡膠、塑料等保溫材料,以防止冬季凍裂。
具體實施例方式I、炕箱製備按照權利要求書,炕箱內的導熱管可採用用PEX管。2、系統可選用真空管集熱器,集熱器與蓄熱水箱之間的集熱循環管路採用銅管連接,蓄熱水箱與太陽能炕之間的供熱循環管路可採用PPR管連接,並連接有對流水泵。室外管路所有管道都包裹有橡膠、塑料等保溫材料,以防止冬季凍裂。
權利要求
1.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系統包括炕箱(2)和集熱系統,炕箱(2)為一個尺寸為實際需要炕床大小的木盒,在木盒的一側預留兩個供導熱管(3)進出的導熱管孔(I);所述的炕箱(2)底部用秸杆、鋸末或擠塑板保溫材料壓緊鋪設形成底部炕箱保溫層(4),底部炕箱保溫層(4)與導熱管孔(I)平行,並距炕箱(2)頂部15-25cm,炕箱保溫層(4)表面及炕箱(2)內部側面緊密鋪設一層鋁箔或錫箔紙,作為熱反射層(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炕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部炕箱保溫層(4)上鋪設導熱管(3),採用雙「回」型形鋪設,導熱管(3)的進出口通過導熱管孔(I)。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炕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熱管(3)上填充過40目篩後的細沙作填充層(6)至與炕箱(2)頂部齊平,並用水泥進行抹面固定填充層(6)。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炕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集熱系統位於屋頂,包括集熱器(7)、蓄熱水箱(8)和對流水泵(9);整套集熱循環在屋頂上完成,供熱循環的管路(10)從屋頂的蓄熱水箱(8),連接到室內炕箱(2)內導熱管(3)的預留進水管口,再由炕箱(2)出水管連接到蓄熱水箱(8)的預留供熱循環回水管口 ;對流水泵(9)設置在室內熱水管(12)與導熱管(3)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光熱利用領域,具體是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包括炕箱和集熱系統,炕箱為一個尺寸為實際需要炕床大小的木盒,在木盒的一側預留兩個供導熱管進出的導熱管孔;所述的炕箱底部用秸稈、鋸末、擠塑板等保溫材料壓緊鋪設形成底部保溫層,底部保溫層與導熱管孔平行,並距炕箱頂部15-25cm,保溫層表面及炕箱內部側面緊密鋪設一層鋁箔或錫箔紙,作為熱反射層。本發明一種太陽能集熱炕系統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投資小、日耗電量小於2度,設計使用壽命超過15年,是一種熱炕優選結構。
文檔編號F24D15/00GK102777965SQ20121029193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楊志剛 申請人:青海天普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