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奔向3年未見的爸媽(小嬰兒為了和爸媽見面)
2023-08-09 08:19:56 2
研究發現,胎兒的細胞能夠移動到準媽媽的大腦中。
從懷孕到生產,不僅是對女性的考驗,也是對寶寶的考驗,整個過程可以用「闖關」來形容。
新生兒在產房啼哭的一剎那,代表著他闖過了重重關卡,否則之前若有關失敗了,都有可能無法與爸爸媽媽見面,需要重新來過。
順利出生小嬰兒,其實歷經了許多高難度關卡
寶寶順利出生不容易,相信許多人聽過一種說法,寶寶是在天上「挑媽媽」,實際上小生命進入媽媽的子宮內,是很有難度的,後續還要面對各種挑戰。
第一關,自然地「優勝劣汰」
生命的結合可沒那麼簡單,能夠有機會和資格和卵子結合「小蝌蚪」,是從2~3億個同伴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小蝌蚪為了和卵子見面,要經歷「賽跑」,扛住女性體內的酸性物質,越過路上絨毛和溝壑的阻礙,才能到達卵子旁成為「冠軍」。
最後,勝出的小蝌蚪往往是跑得快、質量好的那一個,這是優勝劣汰的結果。若在第一關沒有到「終點」獲得成功,就要等待下次機會重新再來了。
第二關,佔領屬於自己「地盤」
第一關競賽勝出了還不算成功,下一步需要在媽媽的子宮內安營紮寨,才能讓自己順利地留下來。
受精卵需要著床成功,且著床在正確的位置。否則自己留不下來,媽媽也會面臨危險,孕育生命就要從第一關重來。
「小冠軍」成功來到孕肚裡,闖關還沒結束
成功著床後不代表小傢伙一定能見到爸爸媽媽,後面的關卡同樣很有難度。寶寶以第一關冠軍的身份來到孕肚中,還要繼續闖關。
面對嚴格的產檢關卡
孕育生命要等待他慢慢長大,同時也要保證小生命健康地發育,這一步的關卡其實更難闖。
3個月之後的小生命,就可以正式被稱為胎兒了。對於胎兒而言,不僅要保證自己的發育速度在正常範圍內,還要有健康完整的身體。
甚至是性別也要符合爸爸媽媽的期 待,否則只要有畸形、生病等任何一個條件不合格,都可能失去和爸爸媽媽見面的資格。
媽媽分娩的整個過程,寶寶在努力地闖關
臨近預產期,胎兒的頭慢慢轉向媽媽的骨盆,並漸漸向產道靠近,為出生提前做準備。
剖腹產的寶寶大多是被醫生抱出來的,順產的胎寶會通過蜷縮身體、蹬腿和轉身等一系列動作配合媽媽。
離開媽媽身體後轉變呼吸模式,通過新生兒評分,正式來到爸爸媽媽身邊,最後一關才算闖關成功。
小嬰兒為了見到爸媽不容易,該怎樣幫助他「闖關」?
生命的力量神奇而偉大,但靠寶寶一個人的力量,想要成功太不容易了。因此夫妻倆也要做一些事情,來幫助寶寶更順利地闖關。
孕前檢查對大人和寶寶都有好處,在打算要寶寶之前,夫妻倆要一起去做檢查。
一方面是為了確保雙方的身體都適合孕育生命,另一方面是將疾病或者其他懷孕的隱患提前排除。
在此前提下再去科學地備孕,不僅更順利而且質量更好,小生命闖前2關就輕鬆得多。
懷孕期間每一次產檢都不能忘,隨時觀察孕媽和寶寶的情況。孕媽順利了,胎寶闖關也就更加順。
最後記得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建議,去選擇分娩方式,雖說順產對寶寶有很多好處,但是當遇到胎兒過大、狀態不佳等情況,堅持順產的風險很大。
同理也不必打著「挑個好日子」的理由,提前去剖腹產,孕育生命就像是「瓜熟蒂落」的過程。
孕晚期的胎兒每天都在發育,提前剖腹產時間稱心了,但是寶寶的發育有些落後。
「小冠軍」闖過重重關卡,要讓他贏到最後
回顧孕育生命的整個過程,只有在第一關贏了,才能拿到和爸爸媽媽見面的機會。
但也不排除有些小生命好不容易成功安營紮寨,卻被爸爸媽媽當做是「意外」打掉,沒辦法留下來。
因此,夫妻倆在平時要做好保護措施,有計劃地懷寶寶,讓每一個闖關成功的生命,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
寶寶出生後,給他們滿滿的愛,和周到的照顧,陪伴寶寶健康長大,這樣寶寶才算是贏到最後。
糖果媽媽心裡話:
我們的寶寶剛出生時雖然什麼都不會,但嚴格來講,他從生命的最初開始,就是一名「小冠軍」呢!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是一次闖關成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