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水處理淨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3:19:31 2
專利名稱:一種高效水處理淨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中水處理環保機械。
目前,淨水處理裝置,最為普遍使用的是《一體化淨化器》,最新技術是「一種沉浮式速凝水處理淨化裝置」,它主要是在聚凝室中增設了沉浮水力旋轉混合器,雖然聚凝效果提高,但由於某些部位設計不合理,出水效果不十分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出水率高的水處理淨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源水泵進入的源水加入聚凝劑經閘閥由水管噴嘴噴入第一反應室、第二反應室。將第二反應室設計成三圓錐體,從而使三圓錐體下部自體形成斜板裝置,截流第二反應室出水中小顆粒及氣浮物;水流至三圓錐體中部,則水體快速擴展放慢水流上升速度,增加了出水過濾面積;這時三圓錐體的中圓錐體、上圓錐體能使過濾層反衝下來的較大的小顆粒聚凝物順利地沉降到底部的泥倉中,從而使水流按理想需要運動,提高水處理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於將第二反應室設計三圓錐體,水處理效果十分理想。經處理後的水,出水量可提高百分之二十,水質可達國家飲用水標準,懸浮物低於3mg/L,明顯提高了性能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高效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和剖視圖。
下面結合
圖1,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源水泵1通過水管閘閥2與水管噴嘴4連通。進入的源水加入聚凝劑,經泵、閘閥、外殼3與進水管噴嘴4進入其上方的第一反應室5,再進入外層的第二反應室22,該室為三圓錐體,三圓錐體分下圓錐體6、中圓錐體7、上圓錐體8三部分,下圓錐體6斜角為25度,高度為1.2米,中圓錐體7斜角為25度,高度為1米,上圓錐體8斜角為45度,高度為0.8米。
在噴嘴4外周的泥倉9中的內膽10,其形狀與泥倉相同,由三點均布的支撐11與泥倉側面固接,它的上口與水管噴嘴4的口成水平,它是泥倉9面積的1/4;內膽10中的活性泥由於噴嘴4的負壓作用,同時進入第一反應室即聚凝室5和第二反應室下圓錐體6、中圓錐體7、上圓錐體8中。這樣,源水聚凝劑的活性汙泥在第一反應室5及第二反應室22中進行充分地混合反應,並形成礬花,加速氣浮。在第二反應室上圓錐體8的出口處,澄清水和泥渣分離,小顆粒礬花和氣浮物在上升的過程中被第二反應室22的外層的斜板裝置12及第二反應室下圓錐體截流沉澱下來,至內膽10和泥倉9中。內膽10的汙泥積滿後,就溢至泥倉9中,澄清水上升,經斜板裝置上方的濾層13和濾層上方的濾頭14得到清澈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經溢流槽15,清水管16引至清水池中。
虹吸裝置的虹吸鬥17的底部垂直連通虹吸管18,虹吸管18下端由分支管23均布彎向泥倉9近底部並連通,在它們連通處各分支管均設有虹吸斜板。虹吸鬥17頂部連通虹吸排管19,虹吸排管19與地面的貯泥箱20連通。虹吸裝置通過支撐板21與水處理裝置外殼固接。沉積在泥倉9中的泥渣,達到一定高度後,則產生負壓,使虹吸斜板自動打開,經虹吸管18和虹吸鬥17,虹吸排管19排至泥箱20中。等泥渣排出一定量後,由於負壓減小,則虹吸斜板自動關閉。這樣周而復始,循環往復,使清水從不間斷,從而達到連續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水處理淨化裝置,它由源水泵1,通過水管閘閥2與水管噴嘴4連通,噴嘴4的上方是第一反應室5,外周是泥倉9;第一反應室的外層是第二反應室22,第二反應室的外層是斜板裝置12,斜板裝置的上方是過濾層13,過濾層的上方是過濾頭14;外殼頂上是溢流槽15,它與清水管16垂直連接,內膽10其形狀與泥倉9相同由三點均布的支撐11與泥倉側面固接,它的上口與水管噴嘴4的噴嘴口成水平;虹吸裝置的虹吸鬥17的底部垂直連通虹吸管18,虹吸管18下端由分支管23均布彎向泥倉9近底部並連通,在它們連通處各分支管均設有虹吸斜板,虹吸鬥17頂部連通虹吸排管19,虹吸排管19與地面的貯泥箱20連通;其特徵在於將第二反應室22設計成三圓錐體形狀,下圓錐體6的斜板為25度,高度為1.2米,中間錐體7的斜角為25度高度為1米,上圓錐體8的斜角為45度,高度為0.8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中的水處理環保機械。該技術克服了出水效率低的缺點,而提供一種出水效率較高的水處理淨化裝置。它主要是將第二反應室設計成三圓錐體形,圓錐體可分為上圓錐體、中圓錐體、下圓錐體,其下圓錐體6斜角為25度,高度為1.2米,中圓錐體7斜角為25度,高度為1米;上圓錐體8斜角為45度,高度為0.8米;該實用新型的主要優點是大大提高了性能和功效。
文檔編號C02F9/00GK2206289SQ94226868
公開日1995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1994年3月2日 優先權日1994年3月2日
發明者王本度 申請人:王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