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八閩(說文解字八)
2023-08-09 06:06:37 1
我們現代漢語中數字「8」通常用漢字「八」來表示,但在古人造字之初,這個八字卻沒有計數功能。據史料考證,八,作為數字來用,起於先秦時期。
(一)「八」是有分別之意,「扒」是「八」的動詞
《說文解字》上說:八,別也。
也就是說,八,從造字之初表達的意思就是分開、分別。所以,這個字自古至今的形象結構都差不多,就是兩個背靠背的彎畫。
後來,為了更明確的表達「分」的意思,又在「八」字下邊加了一把刀,成為現在這種寫法,但古漢語中,八即是分,分即是八。
而這個「扒」,同「八」的本意相同,但卻更能表示分開之意的動詞屬性,也就是在八的旁邊加上一隻手,同分字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分字表達的是一種狀態,扒字更多的是一種動作。
(二)「八」有數字之用起於先秦時期
《左傳》是中國古老的經典專著之一,成書於先秦時期。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有一句話:「有媯之後,將育於姜;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這是中國古代文獻裡最早出現「八」字有計數功能的提法,此前這個字不表示數字。
捌,現在通常作為數字「八」的大寫。但這個字同扒字一樣,也可作為通假字,不知道古人造字時其是不是最早表達計數功能的原字。因為,《說文解字》上說,捌,是一種農具,類似於推耙,無齒的叫扒,有齒的叫耙。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字後來有了表達數目的功能。
(三)「八」字的寫法古來大同小異,現在的寫法始於漢隸
在甲骨文裡,八,就是兩個背對背的彎筆,有的甚至是兩個相背的折筆。
到了東漢以後,也就是隨著今隸的出現,才有了現在這種字型,即捺筆出現波磔,看起來更加舒展優美了許多。
八字在書法中是常見字,但其更多見於作為偏旁的情況。八,作為偏旁時分為上、中、下三種情況:作為上偏旁時要左右開張,撇捺舒展,一般要覆蓋住下邊的偏旁;而作為下偏旁時,有時要收縮為兩個相向的「點」,在書寫時應該注意其姿態變化,收放有度,開合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