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18:25:01 2
專利名稱: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的製作方法
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屬於珍珠的養殖。
人工插核育珠,至今的方法是插入一顆核,同時移植一塊細胞小片,細胞小片繞核增生成囊,囊上的分泌細胞往核面上分泌珍珠質,沉積珍珠層而形成有核珍珠。因此珍珠的形狀和釐碼大小基本上由插入核的形狀和大小所決定。由於貝體的解剖結構和生理特徵使插入的核的規格大小受到限制,因而淡水有核珍珠直徑達8mm即視為大型珍珠。據《National Geographic》Aug.1985報導,日本珍珠養殖專家Syoichi Kitao培育的淡水有核珍珠的直徑是17mm,他的目標是培育出20mm的淡水有核珍珠。日本是世界上重要的珍珠養殖國,擴大珍珠層是他們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從有關文獻資料上看,促進珍珠生長的方法有營養法,磁場養殖法,射線處理法等等。j60110-224中提出插核同時在貝體內加入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磷酯、單糖或多糖、α-澱粉等營養物質,可以使珍珠直徑達3-12mm;j5 7125-625採取的是插核後用含有細胞生長素、蛋白酶、肌苷酸或核糖核酸的溶液處理貝體以增加珍珠層的厚度;j8 4032-088是用由永久磁粉和熱塑樹脂製成磁性筐養殖貝體;j5 8121-733提出用鐳粉之類的礦粉,用牛皮膠粘附在核上,插入貝體內,可以縮短珍珠養殖時間和產生巨大的珍珠。上述種種方法雖然可以培育出較大的珍珠,但是由於受淡水貝體解剖結構的限制,插核規格難於超過15mm,因而無法培育出20mm以上的大型淡水有核珍珠。
本發明提出分批插核和細胞小片堆疊方法可以培育出30mm以上的大型組合珍珠。
本發明施術作業法的特徵如下在淡水貝的體後半部邊緣膜插核部位,根據設計的養殖珍珠形狀,分別在深層、中層和淺層三個插核區域,一次或者分批插入不同形狀的核,並同時在每顆核上移植一塊細胞小片,核與核之間的空隙部位再堆疊細胞小片;分批插核的時間間隔一般為10-20天,即待前次插核部位的傷口癒合後才能進行;插核區域的劃分以外套痕為基準,深層區深入在外套痕內1cm左右,外套痕附近為中層區,外套痕以外為淺層區,每次插核時先插深層區的核,再插中層區的核,最後插淺層區的核;在一個區域內同時插幾個核時,可以連續插核,也可以間斷插核;插入的核可以是貝殼質珍珠核,也可以是培育好的珍珠;可以是白色珍珠核,也可以是彩色珍珠核;養殖期間發現插入的核脫落,應及時補插核並移植細胞小片,同時應在補插的核與其鄰接核之間的連接處補植一塊或堆疊數塊細胞小片,近採珠期發現核脫落,應根據原設計,在脫落位置補插一顆與脫落核大小、形狀相似的珍珠,並移植細胞小片,補插的珍珠與相鄰核之間也同樣移植細胞小片。大型組合珍珠插核的組合形式有下列幾種(1)不同形狀和色彩的珍珠核之間的組合(2)珍珠核與珍珠的組合(3)全部珍珠的組合。
移植細胞小片應選用2-3令性腺尚未成熟的同種貝的體後半部邊緣膜殼側面的上皮細胞,製備的細胞小片在離體待植期間,要滴注細胞小片保養液以維持離體細胞小片的滲透壓平衡,穩定pH值,促進珍珠囊的增生,保持溼潤等以延長細胞小片離體存活時間,提高移植成活率。細胞小片保養液的組分如下K2HPO40.003-0.005g細胞色素C 2ml(0.1%)金黴素 5ml(0.1%)等滲水 993ml(過濾)手術蚌(貝)在每次插核完畢時,立即在斧足溝處注射1%濃度的能量合劑(ATP,輔酶A、胰島素的複合製劑)1ml。休復養殖一個月後,每隻手術蚌注射0.5-1.0%的葡萄糖酸鈣。
手術蚌要養殖在「最佳養殖水層」中,即指養殖水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狀均處蚌生長發育的最佳條件。
採用上述方法,短則一夏一冬,長則二夏二冬即可培育出各種形狀、各種色彩的30mm以上的大型組合珍珠。
實施例結合附圖1、2詳述「十」字架形珍珠的施術作業法先在深層〔圖1(2)〕插核區域插入核1,再在中層區〔圖1(3)〕插入核2、核3、核4和核5,最後在淺層區〔圖1(4)〕插入核7,插核以後隨即在每顆核上分別移植一塊細胞小片,待手術蚌插核處的傷口癒合後,再創口通道插入核6、核8、核9和核10,同樣各移植一塊細胞小片緊貼核上,同時在兩顆核之間的連接處各移植一塊細胞小片,確保所有的核連體組合為一整體。
如在養殖期間發現核4和核5脫落,則應及時在該位置補插核,且必須在補插的核4、核5上再移植一塊細胞小片,同時還應在核8與核4之間、核4與核9之間、核9與核5之間、核5與核10之間的連接處分別補插細胞小片,如果核9與核5之間的連接界面較寬大,則應堆疊2至多塊細胞小片。
如果臨近採珠期發現核6脫落,則應在核6位置補插一顆與核6大小、形狀相似的珍珠,並移植細胞小片,同時還應在核3與補插的珍珠之間,以及補插的珍珠與核2之間的連接處分別移植細胞小片,從而使連體的大型組合珍珠所有部位均具有標準厚度的珍珠層。
圖1 貝(蚌)體插核區域的解剖結構1.外套痕 4.淺層插核區2.深層插核區 5.前閉殼肌3.中層插核區 6.後閉殼肌圖2 「十」字架形珍珠插核施術示意圖1-10為插入核的序號
權利要求
1.一種培育淡水有核珍珠的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在貝體的育珠部位插入一顆殼質珠狀核,同時移植一塊細胞小片緊貼核上,本發明的特徵是在淡水貝的體後半部邊緣膜插核部位,根據設計的珍珠形狀,分別在深層、中層、淺層三個插核區域,一次或者分批插入不同形狀的核,並同時在每顆核上移植一塊細胞小片,核與核之間的空隙部位再堆疊細胞小片,插入的珍珠核和細胞小片逐漸組合為一整體,從而培育出大型組合珍珠。
2.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其特徵在於分批插核的間隔時間一般為10-20天,即待前次插核部位的傷口癒合以後進行。
3.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其特徵在於每次插核的順序為先插深層區的核,再插中層區的核,最後插淺層區的核。
4.如權利要求
1和3所述的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其特徵在於在一個區域內同時插幾顆核時,可以連續插核,也可以間斷插核。
5.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其特徵在於一次或分批插入的核,根據需要可以是不同形狀的貝殼質珍珠核,也可以是培育好的珍珠;可以是白色珍珠核,也可以是彩色珍珠核。
6.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其特徵在於珍珠養殖期間發現插入的核脫落,則應及時補插,並根據採珠期的遠近,可以補插珍珠核,也可補插珍珠。
專利摘要
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屬珍珠的養殖。
文檔編號A01K61/00GK86101659SQ86101659
公開日198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1986年2月3日
發明者張元培 申請人:湖南省漢壽縣特種水產研究所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