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社火觀後感(精編)
2023-08-06 21:35:02 2
導語:社火(Shehuo)是中國漢族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也是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下面是yjbys作文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社火觀後感_第1篇:
歲末年初,冬日麗陽灑播北方大地,殘雪下溼潤的土地裡正噴勃新春的生機。轉眼間,春節過去,元宵節到來了。
「咚咚咚」有節奏的鑼鼓聲由遠及近,我們農村耍社火開始了。「噼噼啪啪」喜慶的鞭炮聲引來了男女老少的圍觀。環顧四周,人群裡三層外三層,好熱鬧的節日啊!我們北方人舞獅,踩高蹺,吃湯圓……南方人舞龍,賽龍船……我們這兒山多水少,河道淺,無法在江河賽龍舟,便製造旱船以效仿。素有「獸王」之稱的獅子被看作吉祥的象徵,若獅子進家門,便會驅邪保平安。
你看,人們搬來了長板凳,一溜兒擺成三排,這便是讓獅子耍「水擺浪」。在震耳的鑼鼓聲中,手持彩球,身穿紅褲,頭和腰繫著紅帶的領獅人出場了,兩隻全身棕黃色的大獅子緊跟著領獅人蹦蹦跳跳的在人群中打開了空場地,領獅人手舞彩球,忽左忽右,圍著一溜板凳由東北西南四個方向一路舞去,兩隻獅子緊跟著彩球,移步亦趨,或撲或跳,凡彩球所到之處,獅子必到。眼見領獅人被獅子追的前無去路,卻見他立即下蹲,從獅子中間的縫隙裡鑽了過去,繞著一溜板凳連翻幾個跟頭,還穩穩噹噹地站著,並手舞彩球,指揮獅子跳過來。只見威猛的雄獅跳著撲到板凳前,低下頭聞了一遍,卻又退了回去。如此這般幾次,急得另一隻獅子在一邊亂轉。觀眾也以為獅子不敢過,可誰知,雄獅猛地撲到板凳前,一跳而起,連躍幾次,順利地跳過去了。高興地獅子一跳幾尺高,頭亂搖,小尾巴直擺。另一隻獅子也高興地前來擦癢……
舞獅剛結束,就有一群穿得花花綠綠的人擁著一個童子,童子手拿扇子,面帶微笑,在空中翩翩起舞,聽爸爸說這叫「童子拜年」。緊跟在後面的是比常人高出許多的財神和觀音,我仔細一看,他們都踩著高蹺呢!
最後出場的是旱船,船上坐著一個年輕的女子,旁邊還有一個扇扇子的公子。船夫一邊搖船,一邊隨著板胡二胡的伴奏唱著自編的小曲。我仔細一聽,卻是「大雪無情人有情,正月十五鬧花燈。政府幫助渡雪災,人民安樂享太平……」
這不由使我想起春節前,連續二十多天的暴雪冰凍,交通中斷,歸客滯留。用電中斷,一片黑暗……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總書記、總理來到災區人們中間。那神情,那語氣,讓在場的和在電視機前的人們禁不住潸然淚下……
災難過去了。我望著這鬧社火的歡樂人群,正在歡快地跳著,舞著,唱著。瞧,他們那股高興勁,不正在用自己特有的鄉俗文化敘說著我們安定、祥和的生活麼?
社火觀後感_第2篇:
今天媽媽和爸爸,帶我們全家去文化中心看表演,原本以為這個表演是一場普普通通得演出,沒想到看完後,竟然是一場令人感動的表演。
這場表演是一群從臺灣來的舞者,他們都有一些障礙,有的只有一隻手,有的只有一隻腳,有的是瞎子,有的是長不高。雖然他們肢體上都有一些障礙,但他們卻可以表演出這麼厲害的戲劇。他們憑著感覺,在舞臺上跳舞,舞技幾乎和一般人沒兩樣
他們在跳舞時,雖然有跌倒,但他們依然努力的站起來,繼續跳舞,臉上不時的掛著燦爛的笑容,另然不禁把眼光都放在他們身上,為他們打拍子,為他們加油。
看完這場演出,有些人幫他們拍照,有些人感動的流淚,雖然我沒有和他們拍照,也沒有流下感動的淚水,但我在心裡卻十分佩服他們,還拍下他們的樣貌留紀念。這次看完這場演出,我覺得對我們的生命非常重要,看著他們跌倒時努力的站起來,就好像我們遇到挫折後,勇敢的走出去一樣。今天的表演,令我覺得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再上一堂有意義的「生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