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瘤生存可以要小孩嗎(懷孕卻成功分娩)
2023-08-06 05:43:14 1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長沙頭條#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多學科團隊成功為一名孕33周的孕婦成功切除了顱內巨大聽神經瘤,並為其剖宮產下一名健康女嬰。
今年6月9日,一位懷胎8月的準媽媽不幸在醫院檢查出顱內巨大腫瘤。誰都沒有想到在即將迎接新生命的時候,她會遭受如此噩運。
「我們在婦幼保健院時一切檢查正常,但是在一個月前,她的聽力逐漸開始下降,日常對話需要貼耳提高音量。我們一開始沒有重視,後來又出現了走路不穩,馬上去了省級醫院進行檢查,發現了顱內佔位病變。」患者家屬說。
患者和家屬四處尋醫問藥,輾轉幾家大型醫院後,得知疾病不容樂觀,建議轉至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產科裴琛琳副教授團隊首先接診了該名患者,對患者及胎兒進行了全面檢查。
患者的病情逐漸加重,已經進展至雙側聽力障礙、幕上梗阻性腦積水。考慮到疾病的嚴重性和複雜性,組織了全院多學科大會診。
經過神經外科、產科、麻醉科、新生兒科專家充分討論:孕晚期患者流產風險增高,能不能耐受開顱手術?患者已經有重度腦積水,手術時機的把握?術前檢查、全身麻醉和圍手術期藥物對胎兒是否有明確影響?是提前終止妊娠還是繼續妊娠保胎治療?
專家們激烈討論,最終為該名患者制定了個體化治療方案:分階段手術策略,即優先解決腦積水症狀,等待病情穩定後再先後進行剖宮產術和開顱手術。
神經腫瘤專科宋濤副教授作為主刀醫生,針對患者的複雜病情組織了術前討論:腫瘤位於後顱窩深部,腦幹壓迫變形嚴重,周圍遍布重要血管和神經,腫瘤體積巨大,約6.5*6.5*6cm大小,已經引起嚴重的腦脊液循環障礙導致亞急性重度腦積水;手術過程可能損傷重要血管和神經,導致肢體偏癱、聽力喪失、面癱等一系列問題;剖宮產術後全身血容量增加,凝血功能障礙,更容易發生術中、術後出血和感染等症狀,手術及術後治療難度極大。
霍雷教授、宋濤副教授、伍軍副教授、黃天翔主治醫師、孫種夷主治醫師、何彥慶總住院醫師組成的團隊,先行靜脈麻醉下側腦室外引流術,再限期行剖宮產術和全麻插管下開顱手術。
術中見腫瘤位於橋小腦角區,上界與天幕粘連,內側深面與腦幹緊密粘連,向外側侵犯內聽道,下界至枕骨大孔水平。
在神經導航和術中電生理的嚴密監測下,充分暴露術區,細心剝離腫瘤周圍的血管和神經。
憑藉高超的手術技巧和團隊的緊密配合,手術過程有驚無險,圓滿成功。
剖宮產誕下千金一名,顱內巨大聽神經瘤完全切除。
術後,針對患者的特殊情況,39病室石贊華護士長帶領團隊制訂了詳細的護理計劃和特殊的護理措施。
比如囑託患者半坐臥位;實踐窪田飲水試驗,訓練吞咽功能;正確佩戴眼罩和使用眼藥水以及產後婦科護理等。在病房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患者情況恢復良好,面神經功能正常,一側聽力恢復,沒有出現相關後遺症。
「母女平安,我們全家非常感激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和女兒的新生。」患者在術後如是說道。
(編輯Rainbow。)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孫種夷 何鳳瓊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