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鈕鎖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00:54:36 2
專利名稱:一種旋鈕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旋鈕鎖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具,具體涉及的是一種旋鈕鎖的改進。
背景技術:
旋鈕鎖在保險柜上使用的十分普遍,帶號碼盤(即旋鈕)的機械密碼鎖也 屬於一種旋鈕鎖,現有的旋鈕鎖, 一般都包括有固定盤、旋鈕和傳動軸,旋鈕 外露於固定盤,旋鈕隨時可以方便轉動,安全性差;而對機械密碼鎖來說,號 碼盤的數字刻度是外露的,由於號碼盤的數字刻度外露,調號比較容易,所以 安全性也較差。
發明內容
鑑於目前公知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於提供 一種旋鈕平時隱藏在固定盤內、使用時可以彈出、安全性高的旋鈕鎖。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採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
一種旋鈕鎖,包括固定盤、旋鈕和傳動軸,旋鈕設在固定盤內可轉動,旋 鈕和傳動軸固定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旋鈕鎖還設有旋鈕彈出裝置。所述旋 鈕彈出裝置包括卡片、卡片彈簧、卡片座和主彈簧,卡片座與固定盤固定連接, 卡片活動設在卡片座內,卡片一端與機械鎖的撥動杆連接,另一端與卡片彈簧 接觸,卡片彈簧設在卡片座的彈簧孔內,所述傳動軸穿過卡片中間,傳動軸上 設有環形槽,卡片可以卡在該環形槽內,所述主彈簧設在旋鈕和固定盤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旋鈕鎖,旋鈕平時隱藏在固定盤內(對機械密碼鎖來說,號碼盤的數字刻度隱藏在固定盤內),不易操作,安全性高,而使用時,只需打開 旋鈕彈出裝置,旋鈕就可以彈出;本實用新型採用機械鎖撥動杆撥動卡片的方 式來打開旋鈕彈出裝置,結構合理簡單,實用性強、安全性能好。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旋鈕隱藏在固定盤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的旋鈕彈出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A-A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施例,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 述其實施例的各有關細節及其工作原理。
參照附圖l、 2,該旋鈕鎖,包括固定盤(固定盤由鎖體6和標盤5固定連 接而成,鎖體6與保險柜櫃體連接)、旋鈕4、傳動軸2、旋鈕彈出裝置,旋鈕4 隱藏在固定盤的標盤5內可轉動(對於機械密碼鎖來說,號碼盤的數字刻度隱 藏在固定盤內),旋鈕4外露端面貼有裝飾膜3,旋鈕4和傳動軸2固定連接, 所述旋鈕彈出裝置包括卡片8、卡片彈簧14、卡片座7和主彈簧1,卡片座7與 固定盤的鎖體6固定連接,卡片8活動設在卡片座7內,卡片8中間設有一長 形孔13,該長形孔13的寬度大於傳動軸2的直徑,長形孔13的兩側對稱設有 兩卡槽16,與卡片座7固定連接的螺釘9從卡槽16內穿過,所述傳動軸2活動 設在卡片座7的中心孔內,並穿過卡片8的長形孔13,傳動軸2上 有環形槽 12,卡片8卡在該環形槽12內,卡片8外露卡片座7的一端與機械鎖(機械鎖可採用普通的機械彈子鎖,與旋鈕鎖一起安裝在保險柜上)的撥動杆15連接, 另一端與卡片彈簧14接觸,卡片彈簧14設在卡片座7的彈簧孔內,所述主彈 簧1設在旋鈕4和固定盤的鎖體6之間,主彈簧採用塔形彈簧,傳動軸2上固 定連接有撥片固定座IO,撥片固定座10連接有撥片11,撥片ll與保險柜的其 它配件連接。
該旋鈕鎖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當打開機械鎖,機械鎖的撥動杆15推動卡 片8進入卡片座7,卡片8壓縮卡片彈簧14,卡片8脫離傳動軸2的環形槽12, 旋鈕4在主彈簧1的作用下,從固定盤的標盤5內彈出,這樣旋鈕4就可以方 便操作了,對機械密碼鎖來說,號碼盤的數字刻度就可以露出固定盤進行調號 了。附圖3、 4就表示了旋鈕彈出固定盤的狀態圖。旋鈕如需回位,只需往裡輕 按旋鈕4,卡片8就會卡住傳動軸2的環形槽12,這樣旋鈕又重新隱藏在固定 盤的標盤內,十分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旋鈕鎖,包括固定盤、旋鈕(4)和傳動軸(2),旋鈕(4)設在固定盤內可轉動,旋鈕(4)和傳動軸(2)固定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旋鈕鎖還設有旋鈕彈出裝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鈕鎖,其特徵在於所述旋鈕彈出裝置包括卡片(8)、卡片彈簧(14)、卡片座(7)和主彈簧(1),卡片座(7)與固定盤固 定連接,卡片(8)活動設在卡片座(7)內,卡片(8) —端與機械鎖的撥動 杆(15)連接,另一端與卡片彈簧(14)接觸,卡片彈簧(14)設在卡片座(7)的彈簧孔內,所述傳動軸(2)穿過卡片(8)中間,傳動軸(2)上設 有環形槽(12),卡片(8)可以卡在該環形槽(12)內,所述主彈簧(1)設 在旋鈕(4)和固定盤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鈕鎖,包括固定盤、旋鈕和傳動軸,旋鈕設在固定盤內可轉動,旋鈕和傳動軸固定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旋鈕鎖還設有旋鈕彈出裝置。該旋鈕鎖的旋鈕平時隱藏在固定盤內,不易操作,使用時可以彈出,安全性高。
文檔編號E05B37/20GK201377208SQ200920117009
公開日2010年1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4日
發明者劉榮峰, 徐賢德 申請人:徐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