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的製作方法
2023-07-29 23:51:46 3
專利名稱: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內服藥。
牛皮癬又稱銀屑病,牛皮癬是一種頑固性皮膚病,不僅癢疼難忍,而且十分難治,給患牛皮癬病的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由於牛皮癬很不雅觀,還給患者造成深刻的心裡創傷。
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紅斑鱗性疾病,經過緩慢,具有復發傾向。本病多因情志內傷、氣機壅滯、鬱久化火、熱毒伏於管血,或因飲食失節、脾胃失和、氣機不暢而發病。若病久或反覆發作會造成陰血消耗、氣血失和、經脈阻滯以致氣血凝結、肌膚失養。目前已有的治牛皮癬病的藥,如皮疾膠囊,雖然治牛皮癬病有較好療效,但治癒率低,易復發。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療程短、療效明顯,治癒高的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即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由乳香粉(去油)7--19g、沒藥粉(去油)8--20g、巴豆肉粉7--20g、血竭粉9--20g、兒茶粉7--15g、銀花粉8--20g、木香粉7--20g、沉香粉6--19g、菊花粉8--20g混合製成。
實施例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由乳香粉(去油)15g、沒藥粉(去油)15g、巴豆肉粉15g、血竭粉15g、兒茶粉10g、銀花粉15g、木香粉15g、沉香粉15g、菊花粉15g混合製成。
下面對本發明的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中所精選的主要中草藥性能作一簡述。
1、巴豆肉洩寒積、通關竅、逐瘀軟堅;2、沒藥活血祛瘀、消腫止痛;3、乳香活血止痛、消腫生肌;4、銀花其功能清熱解毒,治諸瘡熱毒。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的藥物配伍科學,合理。具有活血排毒、消腫、軟堅散結、生肌止痛、散滯和胃、行肝瀉肺;具有直接通過血液吸收,清除全身各部位風熱溼邪積毒,達到外病內治的效果。本發明能通過腸道將積毒排出體外,安全無毒副作用,老幼皆可服用。
經225例牛皮癬患者使用本藥治療效果統計,有效率100%,治癒率75%,本藥無毒副作用。
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的工藝方法是先將乳香、沒藥分別去油,並分別粉碎備用;再將血竭、兒茶、銀花、木香、沉香、巴豆、菊花去除雜質,分別烘乾、研細過篩、備用;將各藥按配伍要求稱量配齊,混合攪拌均勻,在無菌條件下,用蜜煉製丸。
用法與用量每次服9丸,隔日一次(根據患者身體虛實強弱年齡大小病情輕重,適當加減用之,兒童酌減,忌孕婦)。
不良反應服藥2--3次後個別患者有腹痛、腹瀉者現象,均屬正常反應,過3--4小時後即消失,以後再服症狀消失。
治療病程輕症半月左右,重症2月左右。
劑型丸劑、也可製成片劑、口服液。
貯存裝瓶內或膠質容器內避光防潮。
權利要求
1.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其特徵是該藥是由去油乳香粉7--19g、去油沒藥粉8--20g、巴豆肉粉7--20g、血竭粉9--20g、兒茶粉7-15g、銀花粉8--20g、木香粉7--20g、沉香粉6--19g、菊花粉8--20g混合配製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其特徵在於該藥的配伍為去油乳香粉15g、去油沒藥粉15g、巴豆肉粉15g、血竭粉15g、兒茶粉10g、銀花粉15g、木香粉15g、沉香粉15g、菊花粉15g混合配製成。
全文摘要
治療皮膚病的中藥丸劑,由去油乳香粉15g、去油沒藥粉15g、巴豆肉粉15g、血竭粉15g、兒茶粉10g、銀花粉15g、木香粉15g、沉香粉15g、菊花粉15g混合配製成。本發明具有活血排毒、消腫、軟堅散結、生肌止痛、散滯和胃、行肝瀉肺;具有直接通過血液吸收,清除全身各部位風熱溼邪積毒,達到外病內治的效果。本發明通過腸道將積毒排出體外,安全無毒副作用,老幼皆可服用。
文檔編號A61P17/06GK1330929SQ0011057
公開日2002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27日
發明者亢德貴 申請人:亢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