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綠液除矽袋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03:56:41 1
一種綠液除矽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綠液除矽袋,包括由聚四氟乙烯微濾膜製成的除矽袋,除矽袋內裝填有除矽劑,聚四氟乙烯微濾膜上的微孔的孔徑小於除矽劑的粒徑,其耐強酸鹼、耐高溫、抗撕裂性能強。綠液中的矽酸鹽進入除矽袋中與除矽劑反應,反應後矽元素與除矽劑結合在一起無法通過聚四氟乙烯微濾膜的孔,達到除矽目的。本實用新型能同時對綠液中矽元素進行過濾和反應,具有清潔、高效、簡易、能重複利用的優點。解決了除矽後沉澱難沉降、難過濾、難洗滌的問題。除矽後可直接將除矽袋取出,無需在除矽器中裝刮刀、濾網等裝置,降低除矽裝置的結構複雜性及設備能耗。而且能避免直接加入除矽劑時的粉末飛揚情況。另外可直接將除矽袋放入水中或洗滌劑中清洗後重複利用。
【專利說明】一種綠液除矽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製漿造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綠液除矽袋。
技術背景
[0002]在鹼回收工廠除矽過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將除矽劑直接倒入除矽器中反應時,除矽劑粉末容易飛揚,造成除矽環境的惡化以及原料的浪費,對人體傷害較大;除矽後的沉澱難沉降、難過濾、難洗滌,除矽反應裝置結構複雜,需要添加單獨的過濾裝置以及除泥裝置在除矽反應器中,例如,刮板,濾網,排泥管道等等,增加了設備的成本,而且設備能耗較大;另外,如果沉澱顆粒較細,對於濾網的選擇要求嚴格,而濾網過細又會造成設備傳質的影響,所以,就會引起設備堵塞,效率不高,能耗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綠液除矽袋,能夠解決反應前加入除矽劑粉末飛揚,除矽後沉澱物難沉降、難過濾、難洗滌的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綠液除矽袋,包括由聚四氟乙烯微濾膜製成的除矽袋,除矽袋內裝填有除矽齊U,聚四氟乙烯微濾膜上的微孔的孔徑小於除矽劑的粒徑。
[0006]所述的除矽袋上設有用於更換除矽劑並防止除矽劑洩露的封口。
[0007]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微濾膜的孔徑為I?10 μ m。
[0008]所述除娃袋的長度為30?50cm,寬度為20?30cm。
[0009]所述除娃袋能夠容納0.5?Ikg的除娃劑。
[0010]所述的除矽袋上設有便於除矽袋懸掛的懸掛繩。
[0011]所述懸掛繩為尼龍材質。
[0012]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鹼回收工廠用的綠液除矽袋,包括由聚四氟乙烯微濾膜製成的除矽袋,除矽袋內裝填有除矽劑,且聚四氟乙烯微濾膜的孔徑小於待裝填的除矽劑的粒徑,使除矽劑無法從除矽袋中漏出。該綠液除矽袋耐強酸、耐強鹼、耐高溫、抗撕裂性能強,除矽時綠液中的矽酸鹽或矽離子能夠通過聚四氟乙烯微濾膜上的孔進入除矽袋中,與除矽袋內裝填的除矽劑進行反應,反應後矽元素與除矽劑結合在一起,使除矽劑的粒徑變大,與矽元素結合後的除矽劑無法通過聚四氟乙烯微濾膜,從而使得綠液中的矽元素通過與除矽劑結合的方式保留在除矽袋中,達到對綠液除矽的目的。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同時達到對綠液中矽元素過濾和反應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清潔、高效、簡易、能重複利用的優點。本實用新型中由於除矽劑自始至終裝在除矽袋中,因此大大減少了除矽後沉澱的沉降時間,洗滌沉澱時也更加方便,解決了除矽後沉澱難沉降、難過濾、難洗滌的問題。除矽結束後可直接將除矽袋取出,無需在除矽器中裝刮刀、濾網等裝置,因此能夠減少除矽裝置的結構複雜性,同時能夠降低設備能耗。而且本實用新型能夠避免直接將除矽劑加入除矽器時粉末飛揚造成的環境惡化以及原料浪費。另外可直接將除矽袋放入水中或洗滌劑中清洗後重複利用。
[0014]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設有懸掛繩,可將除矽袋懸掛於除矽器的攪拌裝置上,有助於增大除矽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1為除矽袋,2為懸掛繩。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8]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裝填有除矽劑的除矽袋I和便於除矽袋I懸掛的懸掛繩2,懸掛繩2為尼龍材質。除矽袋I由孔徑為I?10 μ m的聚四氟乙烯微濾膜製成,聚四氟乙烯微濾膜的孔徑小於除矽劑的粒徑,以防止除矽劑從聚四氟乙烯微濾膜的孔洩露到除矽袋外部。除矽袋I上設有用於更換除矽劑並防止除矽劑洩露的封口。除矽袋I的長度為30?50cm,寬度為20?30cm,能夠容納0.5?Ikg的除矽劑。除矽袋I和懸掛繩2均耐高溫、強酸、強鹼,抗撕裂性能強。除矽袋I封口後,其底部有一定的厚度,可拉伸,能夠防止因除矽劑裝填過多而撐破除矽袋從而導致洩露的問題。
[001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
[0020]打開除矽袋I的封口,向除矽袋I中加入除矽劑,然後封口,將懸掛繩2綁在除矽器的攪拌裝置上,開始攪拌除矽。攪拌除矽過程中,綠液中的矽酸鹽或矽離子能夠通過聚四氟乙烯微濾膜上的孔進入除矽袋I中,與除矽劑進行反應,反應後矽元素與除矽劑結合在一起,使除矽劑的粒徑變大,與矽元素結合後的除矽劑無法通過聚四氟乙烯微濾膜,從而使得綠液中的矽元素通過與除矽劑結合的方式保留在除矽袋I中,達到對綠液除矽的目的。除矽反應結束後,將除矽器的攪拌裝置提出,取出除矽袋1,倒出其中的除矽劑,將除矽袋I放入水中清洗、乾燥後可重複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綠液除矽袋,其特徵在於:包括由聚四氟乙烯微濾膜製成的除矽袋(1),除矽袋(I)內裝填有除矽劑,聚四氟乙烯微濾膜上的微孔的孔徑小於除矽劑的粒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液除矽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除矽袋(I)上設有用於更換除矽劑並防止除矽劑洩露的封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綠液除矽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微濾膜的孔徑為I?10 μ 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綠液除矽袋,其特徵在於:所述除矽袋(I)的長度為30?50cm,寬度為20?3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綠液除矽袋,其特徵在於:所述除矽袋(I)能夠容納0.5?Ikg的除娃劑。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綠液除矽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除矽袋(I)上設有便於除矽袋(I)懸掛的懸掛繩(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綠液除矽袋,其特徵在於:所述懸掛繩(2)為尼龍材質。
【文檔編號】D21C11/00GK203546496SQ201320690340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日
【發明者】林濤, 李雪, 徐永建, 殷學風, 張鼎軍, 田勇 申請人:陝西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