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管樁端接板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20:06:06 1
專利名稱:一種金屬管樁端接板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管樁端接板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的管樁端接板均採用水泥製成,這種管樁端接板存在易斷裂、不耐腐蝕、抗拉力性能差的問題,安裝時一般要用手動扳手扳緊才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就是現有水泥管樁端接板存在的易斷裂、不耐腐蝕、抗拉力性能
差等問題。本發明所述之金屬管樁端接板由下述組份按下述比例製成鐵98-99%、錳1.06-1. 09%,矽0. 58-0. 66%、鋁0. 23-0. 26%本發明所述之金屬管樁端接板的生產工藝如下I、將鐵加熱至1500-1600°C,為熱時間為I小時40分鐘;2、繼續加熱至1600-1700°C下,然後按比例加入錳、矽、鋁並保溫5_10分鐘後將鐵水倒入成型模中進行澆濤,冷即後取出;3、將前述澆濤件加熱至800°C左右後鍛壓成毛坏件後冷卻,然後再去邊、去毛刺,得到半成品;4、按實際需要將上述毛坯件進行常規金加工後即製得成品。本發明耐用,埋入地下時間最少有30年的保持期,不易管樁斷裂,按裝方便,保護性質強,抗震能力強。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首先,將500公斤鐵投入可控矽式中頻爐中,加熱至1500°C使其熔化,加熱時間為I小時40分鐘,然後繼續加熱至1600°C,再加入錳5. 56公斤、矽3. 37公斤、鋁I. 33公斤,使其充分熔化並保溫5-10分鐘。然後將鐵水澆入成·型模中,冷卻2分鐘後取出,放入指定的堆放處繼續冷卻。將冷卻後的前述澆濤件加熱到800°C左右後利用鍛壓設備將鍛壓成所需尺寸的毛坏件,待冷卻後再利用鍛壓設備去邊、去毛刺,即得到本發明的半成品;最後,再將上述半成品進行車補元、鑽孔、攻絲、擴孔、銑槽等常規金加工後即製得成品。實施例2 首先,將600公斤鐵投入可控矽式中頻爐中,加熱至1500°C使其熔化,加熱時間為I小時40分鐘,然後繼續加熱至1600°C,再加入錳6. 48公斤、矽3. 55公斤、鋁I. 41公斤,使其充分熔化並保溫5-10分鐘。然後將鐵水澆入成型模中,冷卻2分鐘後取出,放入指定的堆放處繼續冷卻。將冷卻後的前述澆濤件加熱到800°C左右後利用鍛壓設備將鍛壓成所需尺寸的毛坏件,待冷卻後再利用鍛壓設備去邊、去毛刺,即得到本發明的半成品;最後,再將上述半成品進行車補元、鑽孔、攻絲、擴孔、 銑槽等常規金加工後即製得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管樁端接板,其特徵在於它由下列組份按下述重量比製成鐵97. 99-98. 13%、錳1. 06-1. 09%,矽0. 58-0. 66%、鋁0. 23-0. 26%
2.種用於生產權利要求I所述金屬管樁端接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將鐵加熱至1500-1600°C,為熱時間為I小時40分鐘; (2)繼續加熱至1600-1700°C下,然後按比例加入錳、鍶、鋁並保溫5-10分鐘後將鐵水倒入成型模中進行澆濤,冷即後取出; (3)將前述澆濤件加熱至80(TC後鍛壓成毛坏件後冷卻,然後再去邊、去毛刺,得到半成品; (4)按實際需要將上述毛坯件進行常規金加工後即製得成品。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管樁端接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的冷卻時間至少為2分鐘。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管樁端接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包括車補元、鑽孔、攻絲、擴孔、銑槽五個金加工工藝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管樁端接板及其生產工藝,它由下列組份按下述重量比製成鐵97.99-98.13%、錳1.06-1.09%,矽0.58-0.66%、鋁0.23-0.26%,其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將鐵加熱至1500-1600℃,為熱時間為1小時40分鐘;(2)繼續加熱至1600-1700℃下,然後按比例加入錳、鍶、鋁並保溫5-10分鐘後將鐵水倒入成型模中進行澆濤,冷即後取出;(3)將前述澆濤件加熱至800℃後鍛壓成毛坏件後冷卻,然後再去邊、去毛刺,得到半成品;(4)按實際需要將上述毛坯件進行常規金加工後即製得成品。本發明耐用,埋入地下時間最少有30年的保持期,不易管樁斷裂,按裝方便,保護性質強,抗震能力強。
文檔編號C22C37/10GK102732779SQ20111009153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1日
發明者周強, 陳功, 陳學軍 申請人: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