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9:06:16 1
專利名稱: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塑料加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 汽墊膜機是製造汽墊膜的專用機器,如圖2所示為採用擠出複合法生產工藝的氣墊膜機原理圖,它通常由1、料鬥;2、擠出機;3、機頭;4、普通複合輥;5、真空成型輥;6、導向;7、修邊;8、卷取;9、機座9個部分組成。其工藝流程為在料鬥1中加入聚乙烯樹脂的原料,由擠出機2並經機頭3同時擠出兩層膜A和B,其中一層膜A在真空輥筒5上成泡後與另一層膜B進行熱複合成汽墊膜C,再經牽引,卷取即成為雙層複合氣墊膜。若再將雙層產品成泡的一面複合一層膜,則成為三層複合氣墊膜。此外還可以用吹塑法生產,吹塑法是在吹膜冷卻之前,通過加熱成型輥,真空吸塑成泡,然後與別一片膜複合成為雙層的氣墊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在傳統的汽墊膜製造過程中,在薄膜被吸氣後,在兩層薄膜之間、在薄膜上吸氣形成氣泡內放置植入物(顆粒狀、粉狀物體),在汽墊薄膜的複合的過程中,植入物被自動植入汽墊膜的氣泡內。製成品即為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本發明(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機)如
圖1所示。它通常由1、料鬥;2、擠出機;3、機頭;4、普通複合輥(也可以是真空成型輥);5、真空成型輥;6、導向;7、修邊;8、卷取;9、機座,10、植入輥,11、植入料鬥,12、料鬥,13、擠出機,14、機頭,15、機座16、導向,16個部分組成。其基本的工藝流程如下1.在料鬥1中加入聚乙烯樹脂的原料,由擠出機2並經機頭3擠出薄膜A2.在料鬥12中加入聚乙烯樹脂的原料,由擠出機13並經機頭14擠出薄膜B,3.薄膜A經導向16在真空輥筒5上成泡。
4.在植入料鬥內加入植入物(粉狀和顆粒狀),經植入輥植入薄膜A的氣泡內。
5.氣泡內含植入物的薄膜A與另一層膜B由普通複合輥4(構件4也可以是真空成型輥)和真空成型輥5進行熱複合成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C6.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C再經牽引,卷取即成為雙層複合內含植入物的氣墊膜。
在上述工藝流程中,植入輥10和植入料鬥11的設計和運轉協同是關鍵的創新環節,其他部分的基本同傳統的汽墊膜機。
圖3為植入裝置(植入輥10和植入料鬥11的組合)結構圖構件21為植入料鬥的壁,22為料鬥內的植入物。構件23為植入輥,圖中的植入輥在圓周方向有5個植入裝置,(實際的植入輥上的植入裝置數量與圖1中的真空輥筒5上的氣泡的數量和位置一一對應)。植入裝置的主體由重錘24和頂推構件25組成,在植入輥旋轉的過程中,當植入裝置旋轉到植入輥的高位時,重錘24在重力的作用下,將頂推構件25向下拉,有利於植入物裝入植入孔,當植入裝置旋轉到植入輥的低位時,重錘24在重力的作用下,將頂推構件25向下壓出,將植入孔中的植入物壓出,並植入與植入輥同步旋轉的真空輥筒5的氣泡內,完成植入動作。如此循環往復,完成植入物的連續植入氣泡過程。構件26為軟性薄膜結構,其主要作用是分隔構件25與植入孔中的植入物。構件27、28、29是起固定作用的結構。
參考圖1,植入輥10的植入孔與真空輥筒的氣泡位置一一對應,並同步運行,同時將真空輥筒5的吸氣槽位置設在真空輥筒的左上方,以便在植入裝置做植入動作前預先形成氣泡。植入動作完成後,由構件4和構件5完成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的熱複合動作。以後的過程同普通汽墊膜機。
權利要求
1.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機,其特徵是在薄膜被真空輥筒吸氣後,在兩層薄膜之間、在薄膜上被吸氣形成氣泡的位置由植入輥10和植入料鬥11組成的植入裝置植入顆粒狀、粉狀物體,完成植入動作後由構件4和5完成熱複合過程。
2.根據權利1所述的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機,其特徵是植入輥10上的植入孔的數量和位置與構件5上相成氣泡的位置一一對應。
3.根據權利1所述的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機,其特徵是植入輥10和真空輥筒5以協調的速度同步運行。
4.根據權利1所述的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機,其特徵是植入輥的植入孔內設由由重錘24和頂推構件25組成植入物頂推結構。
5.根據權利1所述的內含植入物的汽墊膜機,其特徵是軟性薄膜狀構件26分隔構件25和植入孔內的植入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塑料技術領域,傳統的汽墊膜一般是由聚乙烯樹脂擠成兩片薄膜,真空吸氣並經牽引複合而成。本發明是在薄膜被真空輥筒吸氣後,在兩層薄膜之間、在薄膜上被吸氣形成氣泡的位置由植入輥10和植入料鬥11組成的植入裝置植入顆粒狀、粉狀物體,完成植入動作後由構件4和5完成熱複合過程。
文檔編號B32B3/26GK1644355SQ20051002350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1日
發明者吳勁松 申請人:吳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