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速度範圍無幹擾電扇無級調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8:37:36 4
專利名稱:全速度範圍無幹擾電扇無級調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全速度範圍無幹擾電扇無級調速器是一種用電子調速的裝置,屬於電機調速控制領域。
目前交流電扇有四種調速法(1)電抗器調速法,通過調節電抗器的電感量降低電動機外加電壓來實現調速。(2)抽頭調速法,通過改變定子繞組的接線,從而改變電機特性,實現調速。(3)PTC微風檔調速,PTC元件是正溫度係數的熱敏電阻元件,隨著溫度升高,PTC電阻增加,其上壓降可達50V,使得電機上電壓可降到180V左右的電壓,實現500轉/分的低轉速。(4)可控矽調速,用可控矽斬波實現調速。但這四種電扇調速都有缺點。電抗器調速體積大、重量重調速範圍在900-1400轉/分,低轉速仍很大,琴鍵成本高。抽頭調速法的電機繞組複雜,抽頭多,不好加工,且調速範圍在900-1400轉/分,低轉速仍太大,琴鍵成本高。PTC微風檔調速只能調一個微風檔且發熱、功耗大,長期使用不安全,最低轉速500轉/分也偏高。可控矽調速電噪聲大,且電機性能變劣,故很少使用。
本實用新型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採用電子調速以達到擴大調速範圍,降低成本、使用方便、噪聲低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由整流濾波單元,阻容迴路單元,時基電路單元和可控矽控制單元構成,其原理是通過時基電路單元控制阻容迴路產生振蕩決定脈寬比例,然後用時基電路控制可控矽的通斷,最後用可控矽直接控制電扇的電源。由於脈寬較長,能保持220V交流電源引向電機A的輸入端,雙向可控矽SCR的陰極、陽極與串接的電阻R3電容C4並聯。另一路是通過一個與1MΩ電阻R1與0.5μ電容C1並聯電路串接的穩壓二極體D1上引出9V交流電壓,該電壓經二極體D2與電解電容C3200μ組成的整流濾波電路引出一直流電壓,該電壓通過30K電阻R2進入二極體D3D4、電位器W470K組成的並聯電路一端以及時基電路555的7端(放電)。並聯電路的另一端是電位器W的可調端,該端連接一個3μ電容C3的正極(電容負極接地)和時基電路555的2、6端(觸發、閥值)。同時該電壓還通過時基電路的8端(電源)和4端(復位)。時基電路1端接地,5端(控制)通過0.01μ電容C5接地。時基電路555的3端(輸出)引出一控制電壓經1K電阻R4接雙向可控矽的控制級,以控制可控矽的導通相位而實現了從0-全速可調的電機調速控制。
電源的完整波形,這就消除了可控矽斬波控制所引起的強噪聲,實現了無幹擾控制。由於啟動時是全功率啟動,可以克服轉速慢時啟動力矩小的缺點,所以可實現從零轉速到全轉速的全範圍無級調速。本調速器還可用於對電熱器件的功率調節如電爐、電烤箱等。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於(1)調速範圍大0-電機全速。
(2)調速方式通過調節電位器,實現無級調速,簡單方便。
(3)成本低,體積小,便於安裝。
(4)簡化電扇及電機內部接線,工藝方便,安全可靠。
(5)電磁噪聲很小。
(6)功能很小,(<1W)。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原理圖,A為輸出端接電機輸入。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B為印製板。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外形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細述。
本實用新型(
圖1)有由電阻R1電容C1C2二極體D1D2組成的整流濾波單元;有由二極體D3D4,電位器W,電容C3組成的阻容迴路單元;有由電路555的時基電路單元,和有由雙向可控矽SCR、電阻R3、電容C4組成的可控矽控制單元構成。從電源插頭引入的交流電壓分兩路進入本裝置。一路是通過雙向可控矽SCR的陰極和陽極將交流
權利要求1.一種全速度範圍無幹擾電扇無級調速器,有由電阻R1,電容C1C2,二極體D1D2組成的整流濾波單元,有由雙向可控矽SCR、電阻R3電容C4組成的可控矽控制單元,其特徵在於它還有由二極體D3D6、電位器W3、電容C3組成的阻容迴路單元和電路555的時基電路單元,電路555的7端接二極體D3D4和電位器W組成的並聯電路,其2端、6端接並聯電路電位器W的可調端和電容C3正極,其3端經電阻R4接雙向可控矽SCR的控制級。
專利摘要一種全速度範圍無幹擾電扇無級調速器,有由電阻R
文檔編號F04D27/02GK2066524SQ9020598
公開日1990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1990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1990年5月15日
發明者王晰 申請人: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