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圓筒式一體化淨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15:14:26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圓筒式一體化淨水器。
背景技術:
傳統汙水處理採用的圓筒式一體化淨水器極為複雜,其圓筒式一體化淨水器需要通過多個不同功用的池體來實現水體淨化,包括反應池、沉澱池、過濾池和蓄水池,但所用的功能池越多其佔地面積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浪費;另外為了保證各池間水體的交換,需要築建連接管道,工程量非常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傳淨水器過於複雜的問題,提供一種可靠的、簡易的、低成本的圓筒式一體化淨水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為:一種圓筒式一體化淨水器,包括隔板和池體,所述池體呈圓筒形,在池體中心內設置有方形的沉澱池,所述隔板從沉澱池的四角沿對角線延伸至池體內壁從而在沉澱池外壁與池體內壁之間分隔形成一個反應池、兩個過濾池和一個蓄水池,其中兩所述過濾池相間布置。
進一步地,隔板和各區域整體製作材料均為不鏽鋼板,隔板與池體間通過滿焊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待淨化水,其特徵在於:所述待淨化水其過濾路徑為反應池——沉澱池——過濾池——蓄水池。
進一步,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上連接有水泵,同時蓄水池的出水口還通過回流管道連接過濾池的出水口,所述過濾池的出水口與蓄水池進水口之間設置有第一開關閥,所述回流管道設置有第二開關閥,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連接有第三開關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為:把複雜的淨水器改造成一體化圓筒式一體化淨水器結構,在減少佔地面積的同時提高了水體淨化效率。另外池體採用圓筒形結構,在同等使用體積下有效降低鋼材用量,從而降低成本,而方形的沉澱池有利於布置有利於設置沉澱用的斜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水體淨化路徑示意圖
其中:1-隔板,2-池體,3-反應池,4-沉澱池,5-過濾池,6-蓄水池,7-水泵,81-第一開關閥,82-第二開關閥,83-第三開關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和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圓筒式一體化淨水器,包括隔板1和池體2,池體2呈圓筒形,在池體2中心內設置有方形的沉澱池4,隔板1從沉澱池4的四角沿對角線延伸至池體2內壁從而在沉澱池4外壁與池體2內壁之間分隔形成一個反應池3、兩個過濾池5和一個蓄水池6,其中兩過濾池5相間布置,在本實施例中隔板1製作材料均為薄壁不鏽鋼板,隔板1與池體2間通過滿焊連接。
參見附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反應池3、沉澱池4、過濾池5和蓄水池6之間由於高度差產生了反應池3——沉澱池4——過濾池5——蓄水池6的水流路徑。具體地,原水從反應池3的頂部流入並從底部流出,水從反應池3流出後從沉澱池4的底部流入並從頂部的溢流口流出,其中沉澱池4頂部設置溢流口確保沉澱池4內的水位低於反應池3,水從沉澱池4流出後分兩路流入兩過濾池5的頂部然後從過濾池5底部流出,最後水從蓄水池6的頂部的進水口流入,其中蓄水池6的進水口高度低於過濾池5的進水口。
其使用過程如下述所述:先把原水排入反應池3,進行反應分解;然後反應池3裡面的汙水排入沉澱池4,把水中分解物及中等顆粒沉澱下來;接著沉澱池4裡面的水排入過濾池5裡,把水中的微小顆粒過濾掉完成水體過濾淨化;最後過濾後的水從過濾池5排入蓄水池6。
此外,蓄水池6的出水口上連接有水泵7,同時蓄水池6的出水口還通過回流管道連接過濾池5的出水口,所述過濾池5的出水口與蓄水池6進水口之間設置有第一開關閥81,所述回流管道設置有第二開關閥82,所述蓄水池6的出水口連接有第三開關閥83。當需要把蓄水池6內的水抽走時,可關閉第二開關閥82,開啟第三開關閥83,啟動水泵7抽走蓄水池6內的水;當需要對過濾池5進行清洗時,可關閉第一開關閥81和第三開關閥83,開啟第二開關閥82啟動水泵7抽走蓄水池6內的水到過濾池5底部的出水口從而對過濾池5進行清洗。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變動和潤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變化,均應涵蓋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