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趙括失敗真相(大秦帝國將相一肩挑的甘茂)
2023-07-12 16:28:46 3
《大秦帝國》讀書筆記第五十四天:將相一肩挑的甘茂,為什麼最後落得隱匿楚國的結局?作者
本文《大秦帝國》讀書筆記系列由我愛刨根問底原創,今天是第五十四天分享。
大秦帝國
據孫皓暉先生所著《大秦帝國》第二部《國命縱橫》下卷第十四章《百年一亂》中交待:秦惠文王贏駟臨終頭腦正常時分與丞相張儀聊天定身後事,張儀由於多年忙於邦交大事燈下黑全不知道。直至秦惠文王自己提到甘茂,張儀才發覺自己已對甘茂如此生疏。
甘茂,楚國下蔡人士。在張儀處理邦交關係時推薦,經由樗裡疾推薦給秦惠文王做右長史。後經過秦惠文王考察,以右長史身份做太子嬴蕩老師。
經過一陣時間,甘茂對太子嬴蕩影響頗大,秦惠文王滿意。於是在臨終詢問丞相張儀甘茂的歸屬。
秦惠文去世,秦武王即位不久,上將軍司馬錯、丞相張儀相繼出走秦國,甘茂深受秦武王器重,將相終於一肩挑。
對於外來臣工(即使身居高位也一樣),按照秦國律法,沒有相應的業績加身,說話在朝野沒有相應力量。為了鞏固自己權力,不管國內是否有這樣的實力,不管邦國間情況變化幾何,甘茂一股腦贊同秦武王「攻克宜陽,打通三川,五月進軍洛陽」。
結果慶幸的是,由於白起方案的啟用、本人的啟用,秦國意料之外還是結結實實地打了一場大勝仗。
之後,秦武王洛陽意外舉鼎而亡,臨終任命甘茂為顧命大臣,尚在燕國為人質的嬴稷為繼任新君。
白起
經過一絲一縷計算,經過千辛萬苦運作,秦惠文王、宣太后終於先後平安到達秦國鹹陽,再經過嚴密部署、操作,國內局勢逐漸明了。在新一屆大臣中,大臣這樣安排:魏冉是丞相,樗裡疾依舊是右丞相,白起是左更。作為接回嬴稷母子的大功臣甘茂,最後卻排除在秦國核心權力層之外,甘茂敢怒不敢言,失望至極,最終以去齊國解決秦國的問題為藉口,逃至齊國不再歸。
甘茂在齊國作為上大夫,作為出使楚國的大臣解決一部分齊國合縱問題回到齊國,看到齊湣王性情陰晴不定,動輒殺人,最終逃到出國隱匿。
甘茂出逃
在秦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將相一肩挑的甘茂,為何最終落得逃至楚國隱匿呢?到底秦武王對甘茂的鐘愛是好還是壞呢?
在甘茂做右長史的時候,兢兢業業、合格一枚。但當甘茂升至將相一肩挑,一門心思、不問事實的甘茂在營地兩眼一抹黑,遭遇六國提前部署、精密壓秦,秦國本部將領合力反對,既無奈、又沒脾氣,只得一遍一遍說是國王的意思。穩定朝局時,基本都是魏冉、白起策劃執行。
到最後,最為心明鏡的宣太后、新君嬴稷,最終把甘茂排除在核心權力層之外。
作為帶頭上將軍,本身應有的素質就是提前、全面熟悉敵情、我方情況,做到心裡有底,進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做到戰爭的勝利部署與合理規劃,再出戰。但事實是甘茂只是傀儡一個,打仗政策由白起提出,甘茂只是照樣實行而已,竟也打個大勝仗。以至於在後來作為顧命大臣,迎接嬴稷母子歸國後、穩定朝局時,甘茂全在局外。
身居高位、不盡其責,是甘茂最終結局決定性的因素。是甘茂不想、不願做事嗎?當然不是,他做夢都想做事,穩固自己。但是,他沒有相應的素質。打仗來說,沒有領導力;朝政來說,沒有參與。
誰能讓他再身居高位呢?正常的結局,就是束之高閣。但是甘茂的權力欲又重,在秦國呆不住,看著強大的齊國,出逃至此。
在齊國,看齊王,勉強完成一次合縱楚國使命,歸齊國,立即策劃隱匿楚國,保證自己安全。
沒有相應的能力,卻被秦武王提拔到自己希望的位置,是甘茂結局的意外。這既是甘茂的榮耀,又為甘茂結局埋下引線。如果,甘茂只是長史,那麼他大概率會在秦國終老致死。而不是落得隱匿楚國的悲慘結局。
預知後面如何,請看明天《大秦帝國》讀書筆記五十五。
作者:王躍英,愛思考,愛行動! 笑一笑,走一生!
備註:本作者所有文章禁止轉載、禁止搬運,如需轉載,請在評論區聯繫作者,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