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構造的鞋底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2:48:01
專利名稱: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構造的鞋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球鞋底構造,更詳而言之,特別系有關於一種結合強度佳、耐磨性良好的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的鞋底構造。
按,傳統的鞋底亦均安裝有一適當的彈性塊體,以達到具有較佳的緩衝吸震能力,以防止運動時的衝、撞導致足部受傷,因此,近年來彈性塊運用於鞋底構造上已是業者所努力研發的目標,然,傳統的彈性塊在成型於鞋底面上卻仍有著些許的瑕疵,一般傳統鞋底的彈性塊其系先成型為適當的形狀,再將其置入一成型模中預定的位置射料成型為一鞋底構造,故,其成型後的鞋底構造與彈性塊並非為一體熔合的構造,亦即,該彈性塊與該鞋底為粘接結合構造,因此,該彈性塊受力時並未能有效地平均傳遞分布於鞋底的其它部位,故其承受緩衝與吸震的能力並非理想,故而,此種受力不均的情形常造成該彈性塊與鞋底的結合面分離、損壞,甚至影響鞋子的使用壽命;再者,現用彈性塊體的結構,業者誠無予以設計有較佳的彈性構造,是以,實不具有良好緩衝與彈性。
即,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於提供一種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的鞋底構造,乃係將該彈性塊與鞋底一體射出成型為一體的構造,藉以提供一結合性佳、整體成型美觀的鞋底構造。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系在於提供一種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的鞋底構造,各彈性塊的受力平均、結合性佳,彈性塊承受的力量系可直接傳遞於鞋底各部承受。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系在於提供一種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的鞋底構造,藉由跟部彈性塊上彈性柱的作用,以提供該鞋底具有良好的衝擊力及彈性而具有一更佳的緩衝能力。
為使貴審查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及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及認識,茲例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下列圖式說明如後
圖1系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系本實用新型的部份立體剖視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跟部彈性塊的受力剖面狀態示意圖。
圖4系本實用新型鞋底構造與足部配合的狀態示意圖。
圖號部份(1)鞋外底(2)鞋底面(3)彈性塊(30)跟部彈性塊(300)緩衝槽部(300a)凹陷部(301)兩側邊(302)柱孔(303)彈性柱(304)斜面(31)圓弧狀鞋掌部彈性塊(310)圓形塊體(311)環溝(32)彎弧狀鞋掌部彈性塊(320)長條凹紋(33)足跟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的鞋底構造,請參閱
圖1、2和3所示,其主要系藉一三色鞋底射出成型機一體射出成型而得,其成型後的鞋底構造大致上系可分成一鞋外底(1)、一鞋底面(2)及其形成的數彈性塊(3)所構成;其中該鞋外底(1)系供與鞋面底邊周緣的接合使用,且與該鞋底面(2)則形成為該鞋底構造組成的大部份,可供用以接觸地面行走之用。
上述該彈性塊(3),系間設於該鞋底面(2)及鞋外底(1)上,乃為一耐磨性佳的特殊透明材質所製成,其包括由一成型於鞋跟部的跟部彈性塊(30)及成型於鞋底掌部內側的一圓形狀鞋掌部彈性塊(31)以及形成於鞋掌部外側的一彎弧狀鞋掌部彈性塊(32),另,就各彈性塊(3)的構造特徵加以說明,該跟部彈性塊(30)的縱切截面系概呈中央具有一內凹的緩衝槽部(300)而兩邊側(301)具適當厚度構成一「冂」形狀,該緩衝槽部(300)的底邊並系設有二凹陷部(300a),且該兩邊側(301)上系各預設有三直立並列的柱孔(302)使該鞋底構造在射出成型的同時灌注成型有一彈性柱(303),且該跟部彈性塊(30)的整體形狀並系由其兩邊側(301)往其中央緩衝槽部(300)漸縮者,而該邊側(301)與該緩衝槽部(300)的接合位置為一斜面(304)者。
該鞋底內側的圓形狀鞋掌部彈性塊(31)系成型於鞋底面(2)相對腳姆趾根部的位置處,其中央內面並設有圓形塊體(310),其間並形成一環溝(311),藉以提供吾人足底部前端重心壓力的承接,而該鞋掌外側彎弧狀鞋掌部彈性塊(32),則系配合人們足部中外受力的承接,其上並設有多數沿該彎弧角度設置並列的長條凹紋(320),而具有彈性及緩衝的效果,如此,該跟部彈性塊(30)搭配該圓形狀、彎弧狀鞋掌部彈性塊(31)及(32)系呈一三點分布的設計,以達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並具一可平均分散人體重力,兼有一較佳彈性吸震緩衝效果。
藉上述構造,本實用新型於實際使用上可達到的功效茲條例如後
(一)本實用新型的跟部彈性塊(30)受力時,請參閱圖4所示,該兩邊側(301)系最先承受壓力而受壓擠,因此,該兩邊側(301)即會受擠壓而形成略為向外側擴張的拱形狀,而此時彈性柱(303)亦同時遭足底部重量的壓擠而壓縮變形,如此藉該構造變化即可吸收跟部彈性塊(30)所受的壓力,同時該緩衝槽部(300)的底邊亦跟隨該兩邊側(301)受壓擠而向下凹陷,且該緩衝槽部(300)上的凹陷部(300a)並受拉伸力量而變形,而形成一具極佳彈性的拱形體,以儲蓄適當的回覆力量,故而,藉該鞋底跟部彈性塊(30)的彈性柱(303)、凹陷部(300a)的配合作用,則可使該鞋底構造具有承受人體重量或運動衝擊力的功能,在運動行走時可顯現其具有較佳彈性的實用功效,並可使足跟部(33)於運動時有一較佳吸震保護,而較不會使足部遭致運動傷害。
(二)由於該鞋底構造系屬一體結合成型構造,故,成型後的鞋外底(1)、鞋底面(2)、彈性塊(3)較現用的結合性、耐用性均佳,再者,其外型的設計亦符合人體工學並具美觀性,又,其鞋底因系一體結合成型故其各部位的受力可直接傳遞於鞋底面(2)的各部份而平均吸收,如此,則可消除現用鞋底構造受力不均而造成鞋底面(2)的某部份位置受力集中的現象發生。導致直接承受該部壓力的足底部容易受傷或該鞋底部較易磨耗損壞。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構造在實用性上已為習用所無法達成,且本實用新型在申請前並未見於諸刊物,亦未曾公開使用,其新穎性、實用性當已無庸置移,故依法提出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構造的鞋底,乃係於一一體射出成型鞋底的預定位置處形成具有較佳彈性的數彈性塊體,其特徵在於該鞋底的鞋跟部設有一跟部彈性塊,而在其鞋底掌部兩側位置處各設有一配合上述該跟部彈性塊的鞋掌部彈性塊,以提供足部踩踏鞋底時有一較佳的防震功效,其中,該跟部彈性塊中央具有一內凹緩衝槽部,在上述鞋底掌部兩側並各設有數個直立並列的柱孔,藉此可提供該足後跟部於遭遇較大的運動衝擊時有一較佳緩衝的彈性,使足跟部更具有一彈性吸震的保護而不致於產生運動傷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構造的鞋底,其特徵是,該鞋底掌部內側形成一圓形狀及於鞋掌部外側形成一彎弧狀的塊體,以配合該跟部彈性塊而得一極佳的彈性及緩衝避震功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一體射出成型具有彈性塊的鞋底構造,該鞋底的鞋跟部設有一跟部彈性塊,而在其鞋底掌部兩側位置處各設有一配合上述該跟部彈性塊的鞋掌部彈性塊,以提供足部踩踏鞋底時有一較佳的防震功效,其中,該跟部彈性塊中央具有一內凹緩衝槽部,在上述鞋底掌部兩側並各設有數個直立並列的柱孔,藉此可提供該足後跟部於遭遇較大的運動衝擊時有一較佳緩衝的彈性,使足跟部更具有一彈性吸震的保護而不致於產生運動傷害。
文檔編號A43B13/18GK2134068SQ9222961
公開日1993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1992年8月6日 優先權日1992年8月6日
發明者賴朱玉英 申請人:合發鞋業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