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綠道錦城公園(城市未來美好生活的體驗空間)
2023-07-12 12:46:12 2
市民在青龍湖溼地公園散步
成都錦城公園項目位於中心城區繞城高速兩側各500米範圍及周邊7大楔形地塊,跨經12個區,涉及生態用地133.11平方公裡,是天府綠道體系「三環」中的重要一環,將建設「5421」體系,即500公裡綠道,4級配套服務體系,20平方公裡多樣水體,100平方公裡生態農業區。目前錦城湖公園、桂溪生態公園、江家藝苑、青龍湖溼地等已全面對外開放,中和溼地、花田溼地等園區已進入試運營階段,錦城公園「5421」體系正加速成形。
皮影嬉戲區、竹編長廊、互動臉譜陣……走進青羊區非遺星河綠道,一步一景都充滿非遺文化元素。這裡圍繞「星夢城市創展空間、星脈主題運動區、星源互動功能屋」三大板塊,打造出以生態為底本、文化為基調、產業為特色的星河綠道。
成華區熊貓基地改擴建項目現場,一臺臺推土機正在忙碌地平整土地,不久後,這裡將誕生出很多新場景——50米高的「春筍塔」、活力舞臺、熊貓劇場、竹葉茶室……市民可以在這裡品茗賞景、看劇聽歌、運動休閒。
作為天府綠道中的「代表作」,錦城公園正在圍繞「公園 」「綠色 」,以國際視野進行高品質設計和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環境,為市民營造多元場景。今後市民「回家的路」「上班的路」也將規劃到綠道體系中。
成華區熊貓基地改擴建項目現場,推土機繁忙作業,工人忙碌施工
忙施工
階段性建設成果初顯 場景打造逐步推進
成華區熊貓基地改擴建項目現場,推土機繁忙作業,工人忙碌施工;不久後,這裡將誕生出很多新場景。不只成華區熊貓基地改擴建項目,錦城公園各個項目都正伴著大好春日,加快推進建設——
繞城高速兩側200米範圍透景透綠工作基本完成,青龍湖外側等13個區域、約2600畝油菜種植及中和溼地花卉基地打造完成;江家藝苑等13個建成園區已全部對外開放;桂溪生態公園、錦城湖公園智慧系統施工完成,預計4月底完成中和溼地施工……錦城公園階段性建設成果初顯,場景打造逐步推進。
一組數據記錄著錦城公園建設進度:當前,錦城公園累計開工綠道425公裡,建成315公裡;建成橋涵28座,在建42座;植入文旅體設施300餘處。
一條條綠道不斷延伸,一處處彰顯國際範兒的景觀工程也正加快推進。「目前錦城公園完成了23.8平方公裡景觀設計,12處特色園、35處林盤共計39.8萬平方米建築設計;起風的院子、一葉禪林、蜀道通衢等一批網紅建築設計已經完成。」據成都興城集團天府綠道公司董事長康瑛介紹,天府綠道公司還按照「一橋一景、橋景相融」設計理念,優化橋梁結構,美化橋梁裝飾,完成了47處橋(涵)節點設計,打造自然感與設計感合二為一的高顏值「空中綠道」。
忙落地
新業態新模式下的「朋友圈」「產業圈」在擴大
「左邊的手再高一點,右邊的小朋友注意音樂的節拍……」在青羊區非遺星河綠道邊,幾位身著統一服裝的小朋友正在老師的指導下跳舞;在他們身邊,圍著路過的觀眾,還有拍攝的手機和相機。成都幕唯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程璐告訴記者,之所以將拍攝的地點選在這裡,主要是看好綠道優美的環境和豐富的文化元素。
據介紹,非遺星河綠道以「星 河」的理念,將文化沉澱和歷史記憶融合在一起,圍繞「星夢城市創展空間、星脈主題運動區、星源互動功能屋」三大板塊,打造出以生態為底本、文化為基調、產業為特色的星河綠道。
青龍湖外側,13個區域約2600畝油菜種植及中和溼地花卉基地已經初具規模,未來這裡將形成「農業 花卉種植 旅遊賞景」的複合產業區。
在武侯區彭家印象,規劃打造的「當代創意藝術小鎮 精緻手藝工坊」將形成雙驅動格局;未來將會呈現的皮革藝術與創意融合發展示範區,為商業與文化提供了帶有「創新」符號的新模式。
像上面這樣的「公園 」「綠色 」新業態、新模式,正不斷在錦城公園落地生根。「當前,錦城公園已累計對接國際化商家31家,商業類商家312家,農業類商家187家,賽事活動類商家32家,全力挖掘『綠道商機』。」康瑛介紹,錦城公園已經對接葡萄牙利馬梅爾公司,探索打造油橄欖種植、加工、銷售及中式橄欖盆景、橄欖渣生態利用等全產業鏈,拓展農業新業態;同時還探索引入法國PVCP璞蔚集團石頭季度假村、DISCOVERY探索營地、BBC紀錄片拍攝團隊等世界級IP,放大北湖片區熊貓國際IP品牌效應……「相信伴著『朋友圈』和『產業圈』的擴大,會有更多產業項目落戶錦城公園。」康瑛表示。
忙植入
豐富消閒空間 市民將擁有更多場景體驗
青羊區非遺星河綠道為植入新的消費場景,在沿線設置了不少3D功能屋,用不同主題、不同色彩、不同圖案的畫作裝扮,炫酷而富有創意。已開業的3D功能屋主題各異,將消費場景與綠道生態功能充分融合——有極富中國特色的烏木根雕商店,陳列出售造型各異的烏木根雕作品,店家匠心打造出仿古建築後花園,為星河綠道增添了雅趣;用鐵皮貨櫃改造的特色咖啡屋,為路過的遊人奉上香醇的咖啡;有充滿禪意和創意的押花工作室和茶意美學空間——悠南·見山;還有展售中國陶瓷的「大井陶藝」,把彩陶的絢麗和汝瓷的清幽展現在人們眼前……
「非遺星河綠道集活力、創意、文藝、樂趣於一體,結合綠道的生態價值和產業經濟,為市民打造了一個充分展示非遺元素的消閒空間。」青羊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非遺星河綠道按照「一環兩片多點」的空間布局,規劃、建設了非遺星河文化環和多個非遺文化展示點,以「蜀韻非遺,文化廊道」為景觀主題,突出「星 河」概念,以綠道為載體,植入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以文化為主題的世界獨有的非遺文化交流展示平臺。
成華區熊貓基地改擴建項目效果圖上,有50米高的「春筍塔」,還有活力舞臺、熊貓劇場、竹葉茶室等多種空間,可以滿足全齡段遊客的不同需求。在規劃打造的雙流雲野牧場,市民可以在特色牧場中,體驗農牧DIY主題休閒、牧場互動娛樂體驗,還可以品嘗健康輕餐飲、購買農牧產品……
「生態場景多起來了,供市民生活和消費的場景也豐富起來了。未來,錦城公園將成為城市美好生活的體驗空間。」康瑛表示。
本報記者 張家華 李自強 袁弘 攝影 張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