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氣流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1:58:31
專利名稱:車載氣流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載氣流發電機。
背景技術:
汽車所用的電由車載電瓶提供,而電瓶中的電能由汽油發動機或柴油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進行補充,這就增加了汽車的耗油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本身運動形成的氣流發電從而節約能源的車載氣流發電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車載氣流發電機,包括有發電機(6),該發電機(6)的動力輸入軸與葉片軸(9)的一端連接,在葉片軸(9)上安裝有葉片(3),葉片軸(9)和葉片(3)組成葉輪,該葉輪安裝在葉輪罩(2)內,該葉輪罩(2)的內腔呈圓孔形,該圓孔的直徑與葉輪配套。
上述的車載氣流發電機,在葉輪罩(2)上開有與葉片軸(9)平行的氣流缺口。
上述的車載氣流發電機,其葉片軸(9)的一端通過齒輪增速機構與發電機(6)的動力輸入軸連接。
上述的車載氣流發電機,其葉片軸(9)的一端安裝有飛輪(1)。
由於本實用新型車載氣流發電機,其發電機的動力輸入軸與葉片軸連接,葉片軸與安裝在其上的葉片組成葉輪,葉輪安裝在葉輪罩內,在該葉輪罩上開有與葉片軸平行的氣流缺口,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汽車或火車上,或安裝在輪船上,當汽車或火車行駛或輪船航行時,氣流通過葉輪罩上的氣流缺口,驅動葉輪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因此,本實用新型利用氣流發電,與現廣泛使用的利用汽油發動機或柴油發電機驅動發電機發電相比,節約能源。
由於本實用新型車載氣流發電機的葉片軸利用齒輪增速機構與發電機連接,這樣就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低速行駛時,發電機具有較高的轉速,從而保證發電機正常發電的需要。
由於本實用新型車載氣流發電機在葉片軸上安裝有飛輪,利用飛輪的慣性作用,使本實用新型在運動速度變化和環境影響使風速風向變化時,葉輪的轉速能保持相對穩定和逐漸緩慢地變化,避免葉輪轉速忽快忽慢對發電機發電造成影響。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車載氣流發電機去掉部份網罩(2c)後的主視圖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A-A剖視圖。
1、飛輪,2、葉輪罩,2a、葉輪罩體,2b連接底座,2c、網罩,2d、外罩,3、葉片,4、主動輪,5、齒輪軸,6、發電機,7、從動輪,8主動輪,9葉片軸,10、從動輪。
如圖所示,葉輪罩(2)由葉輪罩體(2a)、連接底座(2b)、網罩(2c)和外罩(2d)組成,其內腔呈圓孔形,外罩(2d)將葉輪罩體(2a)的上半部封閉,網罩(2c)用網格材料製成,安裝在葉輪罩體(2a)的下半部,形成氣流缺口。葉片軸(9)和安裝在其上的葉片(3)組成葉輪,安裝在葉輪罩(2)的內孔中,在葉片軸(9)的一端安裝有飛輪(1),另一端通過齒輪增速機構與發電機(6)的動力輸入軸連接,齒輪增速機構包括安裝在葉片軸(9)上的主動輪(4)、與該主動輪(4)嚙合的從動輪(10)、通過齒輪軸(5)與從動輪(10)連接的主動輪(8)和與主動輪(8)嚙合的從動輪(7),從動輪(7)安裝在發電機(6)的動力輸入軸上。本實用新型車載氣流發電機的工作過程為將其通過連接底座(2b)安裝在汽車的頂蓬上,汽車運動,本實用新型隨汽車一起運動,氣流穿過網罩(2c)驅動葉輪旋轉,一方面,葉輪驅動飛輪(1)旋轉,另一方面,葉輪帶動主動輪(4)旋轉,其動力通過主動輪(4)→從動輪(10)→齒輪軸(5)→主動輪(8)→從動輪(7)→發電機(6)的動力輸入軸,驅動發電機(6)發電。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載氣流發電機,包括有發電機(6),其特徵是該發電機(6)的動力輸入軸與葉片軸(9)的一端連接,在葉片軸(9)上安裝有葉片(3),葉片軸(9)和葉片(3)組成葉輪,該葉輪安裝在葉輪罩(2)內,該葉輪罩(2)的內腔呈圓孔形,該圓孔的直徑與葉輪配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氣流發電機,其特徵是在葉輪罩(2)上開有與葉片軸(9)平行的氣流缺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載氣流發電機,其特徵是葉片軸(9)的一端通過齒輪增速機構與發電機(6)的動力輸入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載氣流發電機,其特徵是葉片軸(9)的一端安裝有飛輪(1)。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載氣流發電機,其特徵是葉片軸(9)的一端安裝有飛輪(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載氣流發電機,包括有發電機(6),該發電機(6)的動力輸入軸通過齒輪增速機構與葉片軸(9)的一端連接,葉片軸(9)的另一端安裝有飛輪(1),在葉片軸(9)上安裝有葉片(3),葉片軸(9)和葉片(3)組成葉輪,該葉輪安裝在葉輪罩(2)內,該葉輪罩(2)的內腔呈圓孔形,該圓孔的直徑與葉輪配套,在葉輪罩(2)上開有與葉片軸(3)平行的氣流缺口,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汽車、火車和輪船上使用,發電穩定,節約能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F03D9/00GK2888116SQ20062005060
公開日2007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5日
發明者吳剛, 吳靚 申請人:吳剛, 吳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