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差速器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3:44:11
專利名稱:一種差速器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差速器固定裝置,特別涉及針對QT1058系列的一種防鬆動 差速器固定裝置。屬於汽車領域。
背景技術:
差速器調整螺母是用於調整後橋主要傳動部件——主、被動齒輪嚙合印跡的重要 零件。主、被動齒輪的嚙合印跡,對主減速器總成的使用壽命、車橋運行噪音、承載能力都有 著非常大的影響。差速器調整螺母一旦鬆動,就會使主被動齒輪的嚙合印跡滑向齒頂,使從 動齒輪的傳動扭矩大大降低,造成主被動齒輪非正常磨損。目前,市場上後橋主、被動齒輪 的打齒、非正常磨損現象,除了用戶操作不當、螺栓、軸承失效等原因外,差速器調整螺母松 動,使從動齒輪承載能力削弱造成打齒、非正常磨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特別是在超 載、路況不平整的運輸條件下,更容易造成差速器螺母鬆動。 差速器調整螺母的鎖止,是通過在差速器軸承壓蓋上,用一個M8的螺栓固定鎖 片,使鎖片嵌入調整螺母止退孔中,來達到調整螺母止退之目的。這種結構是引用了原日本 五十鈴技術,五十鈴後橋在國內得到了大量的推廣和應用。但是,就汽車的使用條件和使用 狀況來說,該類汽車在國內超載運輸、路況等與日本大有不同,也就使得這差速器調整螺母 鬆動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差速器固定 裝置,用以解決差速器鬆動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差速器固定裝置,包括 軸承壓蓋、緊固螺栓和防松鎖片,其特徵在於在軸承壓蓋頂端中部有一凹槽;凹槽深度為 2mm ;凹槽寬度比防松鎖片寬度多0. 1-0. 3mm。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內容,就是增加對止退鎖片的約束,防止鬆動。 新結構將固定鎖片的平面,更改為銑一凹平面,深度2mm,寬度比鎖片寬度
+0. 1-0. 3mm,這樣就相當於對鎖片增加了一個繞固定螺栓旋轉的約束,從而達到調整螺母
防松的目的。
圖1為原軸承壓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3為差速器調整螺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原差速器調整螺母的鎖止,是通過在差速器軸承壓蓋1上,用一個M8的螺栓2固定鎖片3,使鎖片3嵌入調整螺母5止退孔中,來達到調整螺母5止退之目的。原結構的缺 點就是用一個螺栓2固定鎖片3,鎖片3和軸承壓蓋1是有間隙的,止退槽4和鎖片3之間 也是有間隙的,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就難免使調整螺母5發生鬆動。新結構將固定鎖片3的 平面,更改為銑一凹平面,深度2mm,寬度比鎖片寬度+0. 1-0. 3mm,這樣就相當於對鎖片3增 加了一個繞固定螺栓2旋轉的約束,從而達到調整螺母5防松的目的。 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 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 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差速器固定裝置,包括軸承壓蓋、緊固螺栓和防松鎖片,其特徵在於在軸承壓蓋頂端中部有一凹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凹槽深度為2mm。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凹槽寬度比防松鎖片寬度多 0. 1-0. 3mm。
專利摘要一種差速器固定裝置,包括軸承壓蓋、緊固螺栓和防松鎖片,其特徵在於在軸承壓蓋頂端中部有一凹槽。該結構就相當於對鎖片增加了一個繞固定螺栓旋轉的約束,從而達到調整螺母防鬆動的目的。
文檔編號B60K17/16GK201530318SQ200920239330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3日
發明者紀建奕, 紀玉凱, 許慧, 郭可濤 申請人:青特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