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耕地機械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13:37:36 1
專利名稱:小型耕地機械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型耕地機械。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於耕作的農具通常採用與拖拉機配套,農村由於道路因素的制約,耕作 農具的使用率較低,農民的一次性投資不僅較大,而且使用成本也較高。目前還沒有出現這 樣的小型耕地機械,其避免了拖拉機配套的使用率低的缺陷,能降低農民的一次性投資,降 低使用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小型耕地機械,該種小型耕地機械 可避免拖拉機配套導致的使用率低,能降低農民的一次性投資,降低使用成本。要解決該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小型耕地機械,其由行走裝置 和耕具組成,所述的行走裝置包括車體總成、車篷、前輪、後驅動輪和輔助輪機構,所述的車 體總成包括由扶手操縱方向的車體前部、車體後部、車體前部和車體後部之間的座椅、車體 後部後方固接的車體連接件,所述的輔助輪機構包括兩個對稱位於後驅動輪兩側的懸掛於 車體後部的支撐輪,支撐輪的直徑小於後驅動輪,所述的車篷位於車體前部和車體後部之 間;所述的耕具包括犁架、犁架前端的牽引件、犁架後部的尾輪、犁架下方的主犁體、小前犁 和耙具,所述的小前犁位於主犁體的前方,所述的耙具位於主犁體與尾輪之間。所述的耙具為釘齒耙。所述的主犁體的犁鏵為三角形,所述的主犁體的犁鏵水平面呈22 32°傾斜, 主犁體的犁鏵垂直面呈24 28°傾斜。所述的小前犁的犁鏵為三角形。所述的車體前部的前方下部設置有放置架。本實用新型小型耕地機械採用這樣的結構,能避免拖拉機配套導致的使用率低, 能降低農民的一次性投資,降低使用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小型耕地機械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小型耕地機械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所示的耕具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為
圖1所示的行走裝置後視放大示意圖;在
圖1、圖2、圖3中,1、尾輪;2、釘齒耙;3、主犁體;4、犁架;5、小前犁;6、牽引件; 7、車體連接件;8、車體後部;9、車篷;10、側門;11、扶手;12、車體前部;13、放置架;14、前 輪;15、邊板;16、輔助輪機構;17、後驅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圖3所示,小型耕地機械由行走裝置和耕具組成,耕具包括犁架4、主 犁體3、小前犁5、釘齒耙2、牽引件6和連接於犁架4後端的尾輪1,主犁體3位於犁架4的 下方,牽引件6與小型牽引裝置的車體連接件7相接,小前犁5的上端與犁架4相連,小前 犁5位於主犁體3的前方,主犁體3與尾輪1之間布置與犁架4相連的釘齒耙2,主犁體3 的犁鏵採用三角形,三角犁鏵水平面呈22 32°傾斜,垂直面呈24 28°傾斜,小前犁5 的犁鏵採用三角形,這樣可減小耕作阻力,減小動力消耗。行走裝置包括車體總成、車篷9、前輪14、後驅動輪17和輔助輪機構16,車體總成 包括邊板15、車體前部12、車體後部8、座椅、放置架13和車體連接件7,座椅位於車體前部 12和車體後部8之間,車體連接件7固接於車體後部8的後方,放置架13位於車體前部12 的前方下部,車體前部12和車體後部8的下部周邊具有邊板15。輔助輪機構16包括兩個 對稱位於後驅動輪17兩側的懸掛於車體後部8的支撐輪,支撐輪的直徑小於後驅動輪17, 車篷9具有側門10,側門10上部具有窗戶,車篷9位於車體前部12和車體後部8之間,車 體前部12具有扶手11。本實用新型小型耕地機械採用這樣的結構,能避免拖拉機配套導致的使用率低, 能降低農民的一次性投資,降低使用成本。
權利要求一種小型耕地機械,其特徵在於其由行走裝置和耕具組成,所述的行走裝置包括車體總成、車篷(9)、前輪(14)、後驅動輪(17)和輔助輪機構(16),所述的車體總成包括由扶手操縱方向的車體前部(12)、車體後部(8)、車體前部(12)和車體後部(8)之間的座椅、車體後部(8)後方固接的車體連接件(7),所述的輔助輪機構(16)包括兩個對稱位於後驅動輪(17)兩側的懸掛於車體後部(8)的支撐輪,支撐輪的直徑小於後驅動輪(17),所述的車篷(9)位於車體前部(12)和車體後部(8)之間;所述的耕具包括犁架(4)、犁架(4)前端的牽引件(6)、犁架(4)後部的尾輪(1)、犁架(4)下方的主犁體(3)、小前犁(5)和耙具,所述的小前犁(5)位於主犁體(3)的前方,所述的耙具位於主犁體(3)與尾輪(1)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耕地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耙具為釘齒耙(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耕地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犁體(3)的犁鏵為三 角形,所述的主犁體(3)的犁鏵水平面呈22 32°傾斜,主犁體的犁鏵垂直面呈24 28° 傾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耕地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小前犁(5)的犁鏵為三角形。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小型耕地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車體前部 (12)的前方下部設置有放置架(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型耕地機械,其由行走裝置和耕具組成,所述的行走裝置包括車體總成、車篷、前輪、後驅動輪和輔助輪機構,車體總成包括由扶手操縱方向的車體前部、車體後部、車體前部和車體後部之間的座椅、車體後部後方固接的車體連接件,輔助輪機構包括兩個對稱位於後驅動輪兩側的懸掛於車體後部的支撐輪,支撐輪的直徑小於後驅動輪,車篷位於車體前部和車體後部之間;所述的耕具包括犁架、犁架前端的牽引件、犁架後部的尾輪、犁架下方的主犁體、小前犁和耙具,小前犁位於主犁體的前方,耙具位於主犁體與尾輪之間。本實用新型小型耕地機械採用這樣的結構,能避免拖拉機配套導致的使用率低,能降低農民的一次性投資,降低使用成本。
文檔編號A01B15/18GK201682758SQ201020193198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30日
發明者褚雲青 申請人: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