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人工授精生子罰款多少(因不能生育支持妻子)
2023-08-08 04:48:11 2
起因
小廣與妻子小靜結婚多年,夫妻恩愛。
小靜勤儉持家、孝敬老人,婆婆待小靜如親閨女。真真兒的看成了一家人。
這本是一個和睦的家庭,婆婆覺得再多個孩子就更好了。更何況,小廣是家裡的獨苗,媽媽當然希望他們兩口子可以開枝散葉。
可是,小廣和妻子卻多年都沒有生育。
兩人做了各項檢查,最終醫生確定問題出現在小廣身上。小廣小時候得過很嚴重的疾病,整日吃藥打針,藥物的副作用損壞了身體,致使他不孕。
小靜也沒說什麼,沒有孩子就這樣過吧,也挺好。
發展
然而得不到的總在騷動。
看別人家有孩子,自己也想有。幾個大人多尷尬,有個孩子承歡膝下歡樂多。於是他們就尋思領養一個。但這種事兒哪兒那麼容易?
然而,技術進步給他們帶來了福音。聽說同村有幾對不孕的夫婦因「試管嬰兒技術」得了孩子,他們也躍躍欲試。
於是來到醫院,做了一番檢查,醫生說:可以給你們做試管嬰兒。但小廣的精子不行,小靜的卵子沒有問題。可以借用別人捐獻的精子,加上小靜的卵子,生一個攜帶小靜基因卻不攜帶小廣基因的孩子。
雖然只攜帶小靜基因,但有一方基因,總比沒有強。兩人就答應了。
醫生開始籌備:取了小靜的卵子,用了他人的精子,在試管培養出受精卵,然後移植到小靜的子宮中。由於小靜很健康,進展得很順利。
轉折
「試管嬰兒」只是體外受精,但受精卵在子宮中的生長過程是跟普通嬰兒無異的。
小靜「懷孕」後,跟其他孕婦一樣有孕期反應,也一樣有對新生兒的期待。隨著肚子一天天變大,她感到很幸福。終於可以做一個媽媽了!
然而,當小靜懷孕五個月的時候,家裡卻起了變化。
婆婆在外面聽到了風言風語。說小靜的孩子不攜帶小廣的基因,跟與其他男人生的有什麼區別?這不是間接給小廣帶了綠帽子嗎?還不如領養呢!
同樣,小廣也聽到了這些流言。內心起了波瀾。可能處於嫉妒、處於羞愧、處於男人的自私,他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是錯的,於是跟小靜商量,讓小靜打掉這個孩子。
矛盾
打掉?小靜當然不同意。她跟孩子已經產生了很深的感情:感受寶寶的胎動,為不傷及寶寶自己千般注意萬般小心。現在讓她放棄,開玩笑呢?!小靜當然不同意。
看到小靜的態度,小廣感覺自己受到了挑戰。於是就跟小靜鬧,小靜一氣之下住到了娘家。還放出話來:離婚吧。
離婚?小廣被這一棒打暈了。結婚這麼多年你知道我不能生育也不曾提出離婚,為何現在為了一個不帶我基因的孩子,跟我離婚?
唉,小廣呀,正因為這個孩子讓小靜體驗到了做母親的感覺,人一旦擁有,你讓人家放棄,那是很難的,人對損失的厭惡要超過擁有的渴望。
夫妻兩人就這樣僵持著,準確來說,騎虎難下有心結的是小廣,小靜只不過換了個地住。她依然沉浸在懷孕的巨大幸福感中。
是小廣偏執嗎?其實從基因傳遞策略上來講,小廣沒錯。
著名暢銷書《自私的基因》裡說,人都是基因的奴隸,所有的行為皆為基因更好傳遞。比如結婚。夫妻雙方結伴生孩子、養孩子,竭盡全力將攜帶雙方基因的孩子撫養成人,生育下一代。保證基因代代相傳。
女性在生殖方式上跟男性不同。女性提供子宮和卵子,能100%肯定生出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男性則不然。
男性「雖有田地,但架不住別人往這兒播種」。所以,男性特別在意女性的忠貞。古代男性還要求妻子必須是處女——妻子是處女,而且相當長的時間裡只跟自己在一起,那生出的孩子是自己的概率就大。
生存資源本就少,搞不好還替別人養孩子,為別人基因傳遞鋪路,那我不是虧大了?所以,無論基因層面還是倫理層面都促使小廣介意——難免嫉妒、羞恥(自己不能生育,對基因傳遞,對男子氣概都是挑戰)。
好事者說的「還不如領養」是個好策略嗎?
領養一個,雙方的基因都不攜帶,看起來對小靜不公平。但是對家庭穩固來說是公平的。
我們共同付出的資源,沒有往哪一方偏。養育孩子也是為了情感慰藉。
不然男方總覺得自己付出資源是在為別人的基因傳遞作嫁衣裳,內心不滿,家庭就不會穩固。
如果兩人還想維持婚姻,在生育策略上來說,這是最好的打算。
如果只有小靜的基因,不考慮感情因素,只考慮基因博弈,小靜是佔便宜的。這對男士就不公平了。
那該不該流產?
不該。
因為現在小靜已經懷孕五個月。從感情和基因策略上,小靜都不該流產。
小廣事先是同意的,現在又反悔,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本來你就不能生育,基因傳遞就別指望了。現在只剩一個完整的家,是你的牽絆,為了家庭穩固,應該放下執念,跟妻子一起好好生活。從情感和後半生的生活來看,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懷孕前應該想清楚,一時腦熱,到現在又不接受,世界上那有後悔藥?搞不好妻子跟小廣離婚,他更得不償失。
最後的思考
以前夫妻如果不孕。問題在女方,男士可能另娶;問題在男方,女性一般都忍了。
現在技術進步,男女平等。夫妻想要孩子,商量好後,若問題在女方,男士可求助技術「借卵生子」;問題在男方,「借精生子」也很普遍。
無論是那種方式,前提是兩人商量好:我們是為了基因傳遞分開,還是共同養育只攜帶一方基因的孩子。
這裡面的問題方方面面,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越來越複雜。情感、家庭、生存、基因等盤根錯節,都會影響人的判斷。
但總起來說,人類基因生生不息。基因確實會驅使我們做一些事來利於它的傳遞,但人也有意識,能主觀上決定自己的行為,用意識層面抵抗生理的限制,讓感情流淌,讓自身自由。小廣可以在基因驅使下反悔,但我相信他也可以靠自己的主觀意識做出維護妻子、維護家庭的正確抉擇。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思考。歡迎不同的聲音來批評指正。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