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釉裡紅彩料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8-08 09:25:26 1
本發明涉及陶瓷彩料製備,特別是涉及一種釉裡紅陶瓷彩料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自從瓷器被人類燒製成功後,對瓷器的裝飾就在不斷地探索改良中進步,大體上可歸納為「胎裝飾」、「釉裝飾」、「彩裝飾」三種方式,三種方式相互結合,就構成難以盡數、多姿多彩的瓷器製品。胎裝飾包括造型、堆塑、貼塑、模印、剔、劃、刻、鏤以及絞胎、套接等等對胎體的美化加工方式。釉裝飾是以各種不同顏色釉料的配製和塗施,達到遮蓋胎體、美化器物、利於使用的裝飾功能。而彩裝飾是以各種顏色繪製圖案來裝飾瓷器的方法,其目的全在於人們對美學的追求,彩裝飾瓷器簡稱彩瓷,是陶瓷裝飾的主流。按彩、釉層面的關係,彩瓷主要可分為四大類,即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及釉上釉下相結合的鬥彩。
釉裡紅瓷是一類極具東方特色的高檔釉下彩瓷器,它是以銅或氧化銅在瓷胎上描繪紋飾後罩以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氣氛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的瓷器。銅的化合物在不同的基礎釉料和燒成氣氛中呈現不同的顏色,如在還原氣氛中呈紅色,在以鉛作溶劑的顏料中呈綠色,在鹼或無鉛釉中呈藍色。因此,釉裡紅瓷對基礎釉料和燒成氣氛要求非常嚴格。此外,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稍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退色,紋飾線條常見暈散,所以釉裡紅燒制難度極大,成品率低,難以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結合人們對各類高檔陶瓷日益增長的需求,提供一種新型的釉裡紅陶瓷彩料的製備方法。
一般認為,銅紅髮色原理是其中存在的氧化亞銅膠體顆粒呈紅色,因此一般釉裡紅採用氧化銅或金屬銅為銅源,採用先氧化氣氛、後還原氣氛燒成。在燒成前期氧化氣氛下,銅以+2價形式存在。在燒成中後期,窯爐氣氛改為強還原氣氛,使+2價的銅離子還原成+1價的亞銅離子而呈紅色。釉裡紅產品對燒成過程控制要求非常高,如果還原氣氛不夠,亞銅離子比例不高,產品易發黑;如果溫度過高,銅離子便揮發,產品易褪色;亞銅離子並不穩定,工藝控制不當易重新氧化成銅離子。正是由於以上原因,釉裡紅陶瓷成品率很低。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1)採用硫酸銅為銅源;
(2)在釉裡紅彩料配方中引入亞硫酸鈣為二次還原劑;
(3)在釉裡紅彩料配方中引入蒙脫石,
(4)釉裡紅彩料經預燒粉磨後使用。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發明以硫酸銅代替傳統的氧化銅或金屬銅,以亞硫酸鈣為二次還原劑,主要是要利用高溫下+4價硫極易氧化成+6價,因而可以限制+1價的亞銅離子向+2價的銅離子的轉變,防止產品發黑;在釉裡紅彩料配方中引入蒙脫石,可改善釉裡紅彩料和陶瓷坯料、釉料的結合,減少亞銅離子揮發,防止產品因飛紅而褪色。由於引入了蒙脫石等天然礦物,增加預燒工序使其預先完成一部分反應,減少後續缺陷的產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內容,下面結合實施案例對本發明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並不只是局限於所列的實例範圍中。
實施例1
一種釉裡紅彩料的製備方法
(1)按質量百分比記,稱取硫酸銅70%,亞硫酸鈣8%,蒙脫石22%;
(2)將步驟(1)稱取的原料混合球磨4小時,得到混合料;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料置於馬弗爐預燒,溫度800℃,保溫時間2小時,得到預燒混合料;
(4)將步驟(3)得到的預燒混合料,球磨至過500目標準篩,放入乾燥室中進行乾燥,得到釉裡紅彩料。
實施例2
一種釉裡紅彩料的製備方法
(1)按質量百分比記,稱取硫酸銅80%,亞硫酸鈣10%,蒙脫石10%;
(2)將步驟(1)稱取的原料混合球磨4小時,得到混合料;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料置於馬弗爐預燒,溫度700℃,保溫時間3小時,得到預燒混合料;
(4)將步驟(3)得到的預燒混合料,球磨至過500目標準篩,放入乾燥室中進行乾燥,得到釉裡紅彩料;
實施例3
一種釉裡紅彩料的製備方法
(1)按質量百分比記,稱取硫酸銅65%,亞硫酸鈣12%,蒙脫石23%;
(2)將步驟(1)稱取的原料混合球磨4小時,得到混合料;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料置於馬弗爐預燒,溫度600℃,保溫時間4小時,得到預燒混合料;
(4)將步驟(3)得到的預燒混合料,球磨至過500目標準篩,放入乾燥室中進行乾燥,得到釉裡紅彩料;
實施例4
一種釉裡紅彩料的製備方法
(1)按質量百分比記,稱取硫酸銅75%,亞硫酸鈣6%,蒙脫石19%;
(2)將步驟(1)稱取的原料混合球磨4小時,得到混合料;
(3)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料置於馬弗爐預燒,溫度900℃,保溫時間1小時,得到預燒混合料;
(4)將步驟(3)得到的預燒混合料,球磨至過500目標準篩,放入乾燥室中進行乾燥,得到釉裡紅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