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完奶多久就不會吐奶了(新生寶寶吃完奶就吐)
2023-08-08 09:25:59 3
新生的寶寶吐奶,寶媽們大多數都經歷過。提到吐奶,腦海裡不由自主的就出現了「溫宜又吐奶了」。電視劇裡的溫宜,吐奶是因為食用了嬰兒不易消化的木薯粉,那我們生活中,寶寶嘔吐,是因為什麼呢?嘔吐是新生兒消化系統的常見症狀,新生寶寶消化器官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一旦出現搖、晃、笑、哭等情況,就很容易出現嘔吐反應。嘔吐的意義,在於把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在一定條件下,對寶寶具有保護作用,但是頻繁、劇烈的嘔吐,可能造成大量消化液丟失,再加上新生寶寶對水、電解質的代謝調節功能很差,就容易出現脫水;較長時間嘔吐可以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另外,新生寶寶的咽喉反射能力比較差,嘔吐時,容易把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對新生寶寶危害非常大,寶媽們一定要重視。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寶寶嘔吐呢?
一般情況下,餵養不當是引起寶寶嘔吐的常見原因,尤其在新生兒時期,餵奶次數過頻、餵奶量過多;乳頭孔過大或過小、乳頭下陷等,使寶寶吸入大量空氣;奶頭放入口腔過多,刺激咽喉;衝泡奶粉過熱或過涼,濃度不合適或者換奶粉;餵奶後過多過早翻動寶寶,都容易引起嘔吐。餵養不當引起的嘔吐大多數是奶水或者奶塊。
另外,寶寶在餵藥後,苦味藥可以刺激胃黏膜,引起嘔吐,比如某些中藥製劑。有些藥物,比如紅黴素等本身就可以引起嘔吐,停用後自然可以緩解。寶媽在服用一些藥物後,可以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引起寶寶嘔吐。
如果寶寶嘔吐都不是這些原因引起的,就要引起重視了,很有可能是生病了。這時候的嘔吐,通常由於以下原因引起的:
消化系統疾病:各種消化系統疾病都可以引起嘔吐,主要有消化道畸形、梗阻、炎症、出血、功能失調等。全身性疾病:許多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寶寶嘔吐,比如感染、顱內壓增高等等。什麼樣的嘔吐應該引起媽媽們的注意並及時就醫呢?
有以下症狀,寶媽們應該立即帶寶寶去醫院治療。
腹部腫脹,有觸痛感,這可能說明寶寶肚子裡積存了液體或氣體,有可能有腸道堵塞或者消化道問題。抽搐,癲癇或抽搐,是由於突然增加的大腦電波引起的,可能說明寶寶發生了高熱、嚴重感染,或者神經系統問題。反覆劇烈嘔吐或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的嘔吐,如果沒有伴發其他症狀,有可能是癲癇。出現脫水症狀,脫水症狀包括排尿減少,每天尿溼的尿布少於5~6塊,嘴唇口腔乾燥,眼睛下陷,過度睏倦,以及寶寶頭部柔軟部位(囟門)凹陷。嘔吐中有血或膽汁,這時候寶媽應該儘量保存一些寶寶的嘔吐物,帶到醫院讓醫生檢查。進食半小時內劇烈、持續的嘔吐,這有可能是胃部幽門狹窄造成的,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是發現之後要馬上治療。精神不振或者嚴重易激怒,這種情況非常少見,但是這兩種症狀和嘔吐儀器出現,可能因為鉛中毒,醫生可以通過血液檢測確診。以上這些就是需要寶媽們注意的問題,但是常見的寶寶嘔吐,大多數是由於餵養不當引起的,所以媽媽應該學會如何預防由於餵養不當引起的嘔吐。寶媽們在孕期就要注意乳房護理,如果有奶頭凹陷,要逐漸拉出來,以便於寶寶出生後吸奶,用奶瓶餵奶時要注意,奶頭孔不要過大,防止寶寶吸奶過急、過衝;餵奶次數不要過多或者餵奶量過大;餵奶前不要讓寶寶過於哭鬧;不要吮吸帶眼的假奶頭;餵奶時要使奶瓶中奶水充滿奶頭。做到這些,可以防止寶寶胃內吸入過多空氣導致嘔吐。此外,餵奶後不要過早翻動寶寶,最好把寶寶豎起來,輕輕拍打背部,使他打出幾個「飽嗝」後,再放回床上,這樣寶寶就不容易發生嘔吐了。容易嘔吐的孩子,最好在餵奶後將寶寶的床抬高些,頭側位睡,這樣可以防止嘔吐時發生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