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餵寶寶對寶寶不好嗎(躺餵危險弊端多)
2023-08-08 06:43:27
2019年3月18日,在杭州一小區內,痛哭聲不絕於耳,一名出生僅四十餘天的小嬰兒,在吃奶時,被困累的媽媽壓到窒息而死。這已經不是第一例嬰兒在睡夢中窒息而死的案例了,哺乳時媽媽不小心睡著,壓到寶寶導致窒息,這樣的新聞出現的次數已經非常多,躺餵風險如此之大,為什麼還是有媽媽如同上癮般的嘗試呢?
1、 傳統坐月子觀念
我們中國傳統的坐月子習俗到現在依然盛行,產後對媽媽們進行一段時間的精心照料,讓產婦得到好的休息,這是一個很好的觀念,而且現在很多月子中心對產後的照顧方式還是很科學。
但是許多長輩依然對傳統留下來的觀念堅持的認可,這其中就有一點不利於母乳:月子不能坐。傳統觀念裡,認為月子裡產婦要保證長時間的躺,如果坐或者下床走動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以後容易腰酸腿疼,在這個階段需要母乳的話,必然就要躺著餵了。
2、 躺著餵比較舒適
這是因為嬰兒吮吸母親乳房時,母親會感到很舒適,一旦迷迷糊糊睡著了的話,乳房就有可能堵住嬰兒的鼻或嘴,造成嬰兒窒息。
躺著哺乳自然會比較舒服,特別是在深夜,媽媽們也特別疲倦,躺著餵可以讓媽媽得到休息,又可以直接母乳。但是松田道雄在書中也指出:嬰兒4個月以後,才會出現抵抗動作,而使母親醒來。
日本兒科醫生松田道雄在《育兒百科》裡詳細的描述了躺著母乳的不利因素:嬰兒在3個月前採用過去所採用臥位哺乳方式是不安全的。
4個月內的嬰兒如果感到不適發出的求救信號太微弱了,深夜人容易熟睡,媽媽們都無法獲得寶寶們的呼救,自然造成窒息的風險就很高,所以,躺餵可能在一段時間會讓媽媽得到很好的休息,但是帶來的風險卻是致命的。除了本文開頭提到的容易導致嬰兒窒息外,躺餵還具有以下危害「」
1、增加乳腺炎的風險
很多媽媽說:我一直都是躺著餵呀,又舒適又方便,沒覺得哪裡不好。這種說法的媽媽一般都是沒有關注到自己的健康。躺著餵極容易造成乳腺炎。
因為是臥躺的方式,體重會對進行哺乳的乳房產生側壓,擠壓到了血管,長期的壓迫可能短時間內媽媽們會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但是如果後面稍微有點淤堵的現象就會爆發乳腺炎,痛苦襲來,讓很多媽媽都不得不放棄了母乳。
2、形成不良睡眠
躺餵容易讓媽媽和寶寶都養成不良的睡眠習慣。媽媽們會說:躺餵是為了更好的休息怎麼會睡眠不好呢?
躺餵很容易讓小寶寶形成邊吃邊睡的生活習慣,而且幾乎沒有完全吃飽的時候,每次吃到半飽,就會在媽媽的懷裡安全感十足的睡去,而媽媽由於也是躺餵睡著了,很難再叫醒寶寶繼續吃奶。
可是母乳並不能讓飽腹感持續太久,基本上半小時左右如果有小便或者大便,就會讓嬰兒在飢餓中醒過來,然後繼續哭著要吃奶。所以有些媽媽抱怨嬰兒睡眠時間短,習慣不好,其實就是躺餵帶來的。
3、 容易造成吐奶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副主任李正紅教授說:其實躺餵更容易造成吐奶。
媽媽採用躺餵的方式,小嬰兒由於自身脊椎發育還沒完全,並不能很好的翻身,而且嬰兒的腸道發育不完全,非常容易引起嗆奶、吐奶,如果大人已經睡著這個時候發生窒息的危險就很高。
儘管很多媽媽都表示,躺餵會減輕很多身體上的痛楚,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媽們,基本上很喜歡使用躺喂,這樣會避免爬起來的過程中拉扯到傷口引起疼痛,所以躺餵其實還是很受媽媽們的歡迎,躺餵過程中媽媽們還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甚至極快的進入睡眠,但是幾乎所有的產科醫生都不建議大家使用躺喂。
4、躺餵對寶寶面容的影響
兒科醫生崔玉濤對於躺餵也是呼籲了千萬回:躺餵不僅對於寶寶的健康會產生威脅,更會給面容造成巨大影響!因為,躺餵會讓寶寶造成地包天和乳牙受損!
*地包天的情況
我有個鄰居家的二胎寶寶,孩子在2周歲之後,家人就發現老二有點地包天,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詢問了媽媽的哺乳情況,最後醫生認為是長期躺餵得後果。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和坐餵長大的老大相比較就能夠發現容貌上的差別。
躺餵的時候,由於和媽媽的身體處於平行的狀態,寶寶為了能夠更好的吮吸到母乳,就會盡力揚起下巴,努力去靠近媽媽的身體,這個過程中,下頜就會被寶寶帶動著向前伸,時間一長,在以後媽媽們就會發現孩子們會有些地包天的情況。
而且從相關數據的統計和分析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情況並不少。
*對乳牙的傷害
躺餵的時候,孩子的脊背和頭部都處於同一個水平線,喝奶時乳汁都會充滿整個口腔。長期這樣,到了寶寶六七個月開始長牙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躺餵最容易讓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就吮吸著乳頭睡著,而到了長牙期,寶寶們睡著之後,嘴巴裡幾乎都是母乳,媽媽們如果也睡著了,寶寶們就會一直含著母乳,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寶寶的乳牙受到了母乳當中的糖分腐蝕,那個時候開始就有了蛀牙的傾向。
因此,為了寶寶們的顏值,媽媽們還是受累點繼續堅持坐餵吧!
正確的哺乳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小巫在《讓孩子做主---母乳媽媽育兒手記》就告訴大家:正確的哺乳方法應該是媽媽採取坐位,將一隻腳踩在小凳上,抱好嬰兒進行哺乳。
但是這種哺乳姿勢會讓很多媽媽覺得疲憊,特別是腰部要一直支撐,一天下來腰酸不說,也不能好好睡一覺,可是如果因為這樣就放棄,直接選擇了躺喂,就會給4個月以內的寶寶帶來許多危險,所以許多專家也提出了更加輕鬆坐餵的哺乳方式。
松田道雄在《育兒百科》中就指出:一般母親可盤腿坐著或坐在椅子上給嬰兒餵奶。媽媽盤腿坐,然後在腿上放一個柔軟度適中的枕頭,將小嬰兒放在枕頭上,這個高度剛好可以讓嬰兒輕鬆的找到媽媽的乳頭,而媽媽依靠枕頭的託力可以減輕雙手的負擔,如果在背後放上一個靠枕,還可以讓腰背放鬆一些,不會感覺到太辛苦。
除此之外,坐餵儘量做到下面幾點。
1、 媽媽要採取讓自己舒適的姿勢,最好要放鬆全身肌肉,可以抱著寶寶的臀部,幫助寶寶貼近自己。
2、 可以託住自己的胸部,將自己的乳頭連同乳暈一同送到寶寶的嘴裡,這樣能夠更好的幫助寶寶進行吮吸,還能夠有利於乳汁的分泌。
3、 在哺乳過程中,最好要做到"三貼",就是可以和寶寶做到: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讓嬰兒的頭部和背部在一條直線上,讓寶寶和媽媽都在哺乳過程中感到愉悅舒適。
4、 最重要的是,在哺乳的過程中,媽媽也要和寶寶保持互動,現在的嬰兒在十幾天之後,眼睛就會開始四處轉動,觀察,特別是和媽媽的互動,嬰兒都會希望在媽媽的臉上看到笑容、溫柔。
所以媽媽在哺乳的時候,不要不理會寶寶,也不要目光呆滯,可以自己和寶寶說說話,唱唱兒歌,經常和嬰兒做臉部互動的媽媽會發現,這些孩子長大之後都比較喜歡笑,而且性格更加的開朗,有二胎的媽媽們可以進行對比一下。
一些頭胎的媽媽比較沒經驗,也比較害羞,到了有二胎的時候一般都比較自如,和嬰兒的互動也多,就會發現兩個孩子在性格上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這些都是在嬰兒哺乳時一些小習慣不同所帶來的。
剖腹產媽媽怎麼做到坐著哺乳?
很多女性真正做到為母則剛其實是從產後哺乳開始的,特別是剖腹產,因為進行過剖腹產手術,媽媽需要在傷口劇烈疼痛的情況下堅持母乳,這個時候如果和她們說要坐喂,估計會讓初為人母的她們覺得很可怕。
通過輔助工具的幫忙,媽媽們再忍受下傷口的疼痛還是能夠堅持坐餵的。
1、 在醫院的時候,可以將病床前半部分搖高,到可以半坐半躺的弧度,媽媽們可以藉助這個工具的幫助,減少上半身的發力,避免拉扯傷口疼痛。儘量用手臂的力量去環抱寶寶,就可以完成手術後的抱餵母乳。剛出生的小寶寶每次吃奶的時間都不會長,這樣還可以在醫院就學會坐喂。
2、 或者在身側放一個枕頭,將小寶寶放在枕頭上,嬰兒的嘴巴在媽媽的指引下可以吮吸到乳房,這樣的母乳姿勢也可以很好的避免媽媽們壓到傷口,順利完成坐喂。
誠然,在坐餵的過程中,媽媽們是很難得到好的休息和完整的睡眠時間的,但是母乳的時間說長也不長,目前在我們身邊,能夠堅持到一周歲的純母乳媽媽很少,幾乎在10個月後,因為各種問題會進行斷奶,所以抓住這段不長的時間健康母乳,讓寶寶們更健康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媽粉絲圈,點擊加入,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每一個文章都是我的原創,如需轉載,必須取得授權。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