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棉柴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02:29:21
專利名稱:拔棉柴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作物收穫機械,特別是一種適合棉柴杆拔取的農用機械。
棉花收穫後,農田內大量的棉柴需要清除。現在清除棉柴大都由棉農人工拔出,這不僅需要耗費棉農大量的體力,而且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使農業生產的效率很低,有時還會出現誤農時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不需耗費棉農的體力、拔棉柴效率高的拔棉柴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拔棉柴機,其特徵是包括一個由機架、柴油機、傳動裝置、控制裝置構成的機械,該機械兩前爬輪軸上可轉動地連接一個杆狀支架,該杆狀支架的後端並排設有一個帶拔棉柴器的轉軸和一個帶輪子的阻棉柴杆,該轉軸上設有皮帶盤,爬輪軸上設有與傳動裝置相連的皮帶盤。
本實用新型技術解決方案中的拔棉柴器可以呈弧形,沿轉軸軸向均勻、對稱分布。
本實用新型由於包括由機架、柴油機、傳動裝置、控制裝置等構成的機械,因而可象拖拉機一樣,通過駕駛員操作使其在田間運轉來拔取棉柴。由於支架與機架上的爬輪軸是可轉動連接,因而,當工作時,可將支架放至地上;當工作完畢後,可將其靠在機架上,十分安全、方便。由於帶拔棉柴器的轉軸被傳動裝置帶動而旋轉,當機械在棉田前進時,拔棉柴器便卡住棉柴杆頸部,在機械的前進推力和拔棉柴器的旋轉力作用下,棉柴杆便被拔出地面,向後倒下,在阻棉柴杆的作用下,脫離拔棉柴器,這時,拔棉柴器又卡住前邊的棉柴杆,拔出倒下,就這樣周而復始地拔棉柴。本實用新型與人工拔棉柴相比,具有不需耗費人的巨大體力,拔棉柴效率高的特點。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並作為說明書摘要附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如附圖所示,兩個爬輪15分別固定在兩個爬輪軸13上,爬輪軸13與機架6連接,爬輪15通過滾筒鏈12與設在爬輪軸13上部的傳動軸相連,該傳動軸與變速器10連接。機架6上設有6馬力柴油機4,駕駛椅3、方向盤2等控制裝置,車棚杆5、方向盤2可經轉向杆9、轉向球頭8控制尾輪7的轉動。三角皮帶盤14可轉動地固定在爬輪軸13上,由滾筒鏈12帶動其轉動。兩支架18的後端分別由軸銷11固定在兩爬輪軸13上,並可相對爬輪軸13轉動。轉軸21兩端經205軸承盒與支架18連接,其上均勻設有呈弧形的拔棉柴器20,沿轉軸21徑向設置的兩個拔棉柴器20對稱分布。轉軸21的一端設有三角皮帶盤19,該皮帶盤19與三角皮帶盤14之間用三角帶連接。輪子17為膠輪,固定在阻棉柴杆16中下部。支架18上設有鐵環22,機架6上設有滑輪1,其之間連有繩索,可控制支架18的向前放下和向上靠攏。
權利要求1.一種拔棉柴機,包括一個由機架(6)、柴油機(4)、傳動裝置、控制裝置構成的機械,其特徵是該機械兩前爬輪軸(13)上可轉動地連接一個杆狀支架(18),該杆狀支架(18)的後端並排設有一個帶拔棉柴器(20)的轉軸(21)和一個帶輪子的阻棉柴杆(16),該轉軸(21)上設有皮帶盤(19),爬輪軸(13)上設有與傳動裝置相連的皮帶盤(14)。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拔棉柴機,其特徵是所述的拔棉柴器(20)呈弧形,沿轉軸(21)軸向均勻、對稱分布。
專利摘要一種拔棉柴稈的機械,主要是解決現有人工拔取棉柴稈耗費棉農巨大體力和時間長、效率低的問題。它的主要特徵是包括一個由機架、柴油機、傳動裝置、控制裝置構成的機械,與機架爬輪軸可轉動連接的杆狀支架,以及並排設置在該支架後端的帶拔棉柴器的轉軸和帶輪子的阻棉柴稈,該轉軸和爬輪軸上均設有皮帶盤。當拔棉柴器卡住棉柴頸部時,機械的前進推力和拔棉柴器的旋轉力將棉柴稈拔出地面並放倒,經阻棉柴稈作用後脫離拔棉柴器。
文檔編號A01B43/00GK2193011SQ932085
公開日1995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1993年4月1日 優先權日1993年4月1日
發明者肖波 申請人: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