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23:16:41 2
專利名稱: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軋用模具製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軋制銅及銅合金管的全
園環孔型軋輥組件。
背景技術:
冷軋技術作為生產高精度、高表面質量和薄壁管材的主要方法被廣泛應用於銅及
銅合金管的生產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周期式冷軋管法,而根據軋機性能和結構
的不同又分二輥式冷軋管法和多輥式冷軋管法。二輥式冷軋管法以其道次軋制加工率大、
壁厚糾偏能力強的特點,被廣泛的應用於各種銅合金管材的在制品生產。 軋輥是冷軋工藝中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對或一組軋輥滾動時產生的壓力來軋碾管
材,它主要承受軋制時的動靜載荷,磨損和溫度變化的影響。傳統的半圓形孔型冷軋管技術
中,金屬管件是在變斷面圓孔槽和不動的錐形頂頭所組成的環形孔型中軋制,由於孔型軋
槽的工作長度受到限制,可利用的軋輥有效迴轉角度不超過180度,故其單道次軋制加工
率低,生產率不高,產品質量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全園環孔型軋輥 組件及其製作方法,能滿足冷軋管高效、高質量的生產加工要求,孔型軋槽的工作長度幾乎 等於整個軋輥的周長,可利用的軋輥有效迴轉角度達到360度,道次軋制加工率得到很大 提高,且管坯的送進和迴轉在孔型開口最大的極限位置和最小的極限位置均可同時進行, 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 件,包括平行設置在工作機架上的兩根軋輥,在軋輥外周上設有向軋輥中心內凹的弧型軋 槽,兩根軋輥的弧型軋槽拼合為一變斷面的孔型軋槽,孔型軋槽內穿設芯棒,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弧型軋槽沿軋輥迴轉方向依次設置入口迴轉段、有效工作段、出口迴轉段及過渡段, 所述的入口迴轉段與過渡段對接形成迴轉角度為360度的弧型軋槽,所述的有效工作段的 迴轉角度大於180度且小於或等於360度。 進一步的,所述的有效工作段包括與入口迴轉段對接並具有變徑結構的工作段及
與出口迴轉段對接且具有等徑結構的精整段組成。 優選的,所述工作段的變徑量由孔型軋槽的孔型指數決定。 優選的,芯棒上設有芯棒工作段及芯棒精整段,所述的芯棒工作段沿芯棒軸向呈 變徑結構且與弧型軋槽的工作段的變徑結構相配合。 優選的,所述芯棒精整段的外形沿芯棒軸向設置為錐形,這是為了在實際生產中, 減小送進時的阻力和減少對芯棒精整段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將孔型軋槽的工作長度擴大為幾乎等於整個軋輥的周長,可 利用的軋輥有效迴轉角度達到360度,因此,其道次軋制加工率得到很大提高,且管坯的送進和迴轉在孔型開口最大的極限位置和最小的極限位置均可同時進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 率,全圓的環形孔型是傳統的半圓孔型加工效率的200%以上;在全園環孔型軋輥組件設 計製作時根據軋機設備所提供的參數和管坯及成品管的要求,設計出環形孔型的軋輥曲線 和芯棒的最小錐角和定徑帶等參數,滿足了冷軋管高效、高質量的生產加工要求。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全園環孔型軋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孔型軋槽內各段展開時的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如圖如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件,包括平行設置 在工作機架上的兩根軋輥1,在軋輥1外周上設有向軋輥1中心內凹的弧型軋槽,上、下兩根 軋輥1的弧型軋槽拼合為一變斷面的孔型軋槽,孔型軋槽內設有與孔型軋槽曲線相配合的 芯棒2,所述的弧型軋槽沿軋輥1迴轉方向依次設置入口迴轉段14、有效工作段、出口迴轉 段13及過渡段15,所述的入口迴轉段14與過渡段15對接形成迴轉角度為360度的弧型軋 槽,所述的有效工作段的迴轉角度大於180度且小於或等於360度。其中有效工作段包括 具有變徑結構的工作段11及具有等徑結構的精整段12,工作段的變徑量由孔型軋槽的孔 型指數決定。所述的芯棒2上設有芯棒工作段21及芯棒精整段22,所述的芯棒2工作段沿 芯棒2軸向呈變徑結構且與弧型軋槽的工作段11的變徑結構相配合;所述芯棒精整段22 的外形沿芯棒2軸向設置為錐形,其錐度一般設置為0. 1 0. 2mm。 在加工前,將管件3套在芯棒2外周上,根據所要成品的管壁厚度,調整上、下兩根 軋輥間的間隙;在加工時,軋輥1從芯棒工作段21向芯棒精整段22方向開始軋制,因有效 工作段的迴轉角度大於180度且小於或等於360度,所以單道次軋制加工率得到很大提高, 且管坯的送進和迴轉在孔型開口最大的極限位置和最小的極限位置均可同時進行,大大提 高了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件,包括平行設置在工作機架上的兩根軋輥(1),在軋輥(1)外周上設有向軋輥(1)中心內凹的弧型軋槽,兩根軋輥(1)的弧型軋槽拼合為一變斷面的孔型軋槽,孔型軋槽內穿設芯棒(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弧型軋槽沿軋輥(1)迴轉方向依次設置入口迴轉段(14)、有效工作段、出口迴轉段(13)及過渡段(15),所述的入口迴轉段(14)與過渡段(15)對接形成迴轉角度為360度的弧型軋槽,所述的有效工作段的迴轉角度大於180度且小於或等於360度。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效工作段 包括與入口迴轉段(14)對接並具有變徑結構的工作段(11)及與出口迴轉段(13)對接且 具有等徑結構的精整段(12)組成。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段(11)的 變徑量由孔型軋槽的孔型指數決定。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件,其特徵在於芯棒(2)上設有芯 棒工作段(21)及芯棒精整段(22),所述的芯棒工作段(21)沿芯棒(2)軸向呈變徑結構且 與弧型軋槽的工作段(11)的變徑結構相配合。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芯棒精整段 (22)的外形沿芯棒(2)軸向設置為錐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圓環孔型軋輥組件,包括平行設置在工作機架上的兩根軋輥,在軋輥外周上設有向軋輥中心內凹的弧型軋槽,兩根軋輥的弧型軋槽拼合為一變斷面的孔型軋槽,孔型軋槽內穿設芯棒,所述的弧型軋槽沿軋輥迴轉方向依次設置入口迴轉段、有效工作段、出口迴轉段及過渡段,所述的入口迴轉段與過渡段對接形成迴轉角度為360度的弧型軋槽,所述的有效工作段的迴轉角度大於180度且小於或等於360度。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中可極大提高生產效率,滿足冷軋管高效、高質量的生產加工要求。
文檔編號B21B21/00GK201470678SQ20092019081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0日
發明者傅永龍, 劉水平, 劉永, 鄭建淼, 鍾劍波, 魏連運 申請人:海亮集團浙江銅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