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桁梁疊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01:23:01 1
專利名稱:一種桁梁疊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梁施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節段拼裝架橋機的桁梁疊合結構。
背景技術:
桁梁在節段拼裝架橋機的使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節段拼裝架橋機的桁梁是採用整體三角形結構,這種結構笨重,給運輸造成了麻煩和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桁梁疊合結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將整體式的桁梁分散成組合結構,降低了單一組件的重量,運輸、使用方便。 為了達到上述設計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桁梁疊合結構,包括底梁、頂梁和桁梁組件,所述桁梁組件為三角形結構,桁梁組件的下端兩邊角分別固定在的底梁上,所述桁梁組件上端鎖固在頂梁上,所述桁梁組件包括兩個下桁梁組件和一個上桁梁組件,所述兩個下桁梁組件、上桁梁組件均為三角形結構,上桁梁組件的頂端固定在頂梁上,上桁梁組件的下端兩邊角分別通過法蘭連接兩下桁梁組件的頂端,兩下桁梁組件的底端分別固定在底梁上。優選地,所述上桁梁組件的兩側架分別與兩下桁梁組件的外側的側架相對設置。更優選地,所述上桁梁組件的左側的側架中心與左側的下桁梁組件的左側的側架中心在一條直線上,所述上桁梁組件的右側的側架中心與右側的下桁梁組件的右側的側架中心在一條直線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桁梁疊合結構的有益效果是將整體式的桁梁分散成組合結構,降低了單一組件的重量,運輸、使用方便,降低生產製造成本。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桁梁疊合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桁梁疊合結構的截面圖。附圖中1、底梁;2、頂梁;3、桁梁組件;4、下桁梁組件;5、上桁梁組件;6、法蘭;7、側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的描述。如圖I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桁梁疊合結構,包括底梁I、頂梁2和桁梁組件3,所述桁梁組件3為三角形結構,桁梁組件3的下端兩邊角分別固定在的底梁I上,所述桁梁組件3上端鎖固在頂梁2上。所述桁梁組件3包括兩個下桁梁組件4和一個上桁梁組件5,所述兩個下桁梁組件4、上桁梁組件5均為三角形結構,上桁梁組件5的頂端固定在頂梁2上,上桁梁組件5的下端兩邊角分別通過法蘭6連接兩下桁梁組件4的頂端,兩下桁梁組件4的底端分別固定在底梁I上,所述上桁梁組件5的左側的側架7中心與左側的下桁梁組件4的左側的側架7中心在一條直線上,所述上桁梁組件5的右側的側架7中心與右側的下桁梁組件4的右側的側架7中心在一條直線上,上述結構使得桁梁組件3分成兩層疊置的結構形式,且下桁梁組件4和一個上桁梁組件5的側架7相對連接成為一根杆,即用三個小三角形組成一個大三角形截面,在保證結構的鋼度和整體穩定性的前提下,不但減少桁梁的重量,同時降低了祐1梁的高度,方便運輸,減少生產製造成本。本具體實施方式
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不能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定, 具體各項權利保護範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桁梁疊合結構,包括底梁、頂梁和桁梁組件,所述桁梁組件為三角形結構,桁梁組件的下端兩邊角分別固定在的底梁上,所述桁梁組件上端鎖固在頂梁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桁梁組件包括兩個下桁梁組件和一個上桁梁組件,所述兩個下桁梁組件、上桁梁組件均為三角形結構,上桁梁組件的頂端固定在頂梁上,上桁梁組件的下端兩邊角分別通過法蘭連接兩下桁梁組件的頂端,兩下桁梁組件的底端分別固定在底梁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桁梁疊合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桁梁組件的兩側架分別與兩下桁梁組件的外側的側架相對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桁梁疊合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桁梁組件的左側的側架中心與左側的下桁梁組件的左側的側架中心在一條直線上,所述上桁梁組件的右側的側架中心與右側的下桁梁組件的右側的側架中心在一條直線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桁梁疊合結構,包括底梁、頂梁和桁梁組件,所述桁梁組件為三角形結構,桁梁組件的下端兩邊角分別固定在的底梁上,所述桁梁組件上端鎖固在頂梁上,所述桁梁組件包括兩個下桁梁組件和一個上桁梁組件,所述兩個下桁梁組件、上桁梁組件均為三角形結構,上桁梁組件的頂端固定在頂梁上,上桁梁組件的下端兩邊角分別通過法蘭連接兩下桁梁組件的頂端,兩下桁梁組件的底端分別固定在底梁上。其優點是將整體式的桁梁分散成組合結構,降低了單一組件的重量,運輸、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E01D21/00GK202530377SQ20112056036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張樂親, 袁華強, 鄒燚 申請人:武漢通聯路橋機械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