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單元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22:37:51 2
鋼結構單元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單元,由四根邊連杆和四個連接座組成的一個矩形底座;其中一個邊連杆的中部設置有一個中連接座;另外還有兩根中連杆一端連接所述中連接座;兩根中連杆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對面的兩個連接座,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還有三個斜連杆一端同頂連接座連接,三個斜連杆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和中連接座對面的兩個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和頂連接座上分別設置有同矩形底座垂直的安裝孔。採用本實用新型鋼結構單元進行施工時,只需要用安裝連杆通過安裝孔將各個鋼結構單元連接起來,就可以建成堅固的柱狀結構。採用該鋼結構單元具有強度高、自重輕、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便於安裝和拆卸的特點。
【專利說明】鋼結構單元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結構單元。
【背景技術】
[0002]現在的建築主要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以下特點:(1)自重大。鋼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約為25kN/nT3,比砌體和木材的重度都大。儘管比鋼材的重度小,但結構的截面尺寸較大,因而其自重遠遠超過相同跨度或高度的鋼結構的重量。(2)抗裂性差。如前所述,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非常低,因此,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經常帶裂縫工作。儘管裂縫的存在並不一定意味著結構發生破壞,但是它影響結構的耐久性和美觀。當裂縫數量較多和開展較寬時,還將給人造成一種不安全感。(3)性質脆。混凝土的脆性隨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提高而加大。由於以上的特點,該類結構的施工速度相對較慢、抗震性能一般,而且不能隨意安裝和拆卸。不能滿足一些建築的建設需求。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結構單元。
[0004]本實用新型的鋼結構單元,由四根邊連杆和四個連接座組成的一個矩形底座;其中一個邊連杆的中部設置有一個中連接座;另外還有兩根中連杆一端連接所述中連接座;兩根中連杆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對面的兩個連接座,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還有三個斜連杆一端同頂連接座連接,三個斜連杆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和中連接座對面的兩個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和頂連接座上分別設置有同矩形底座垂直的安裝孔。
[0005]作為優化,所述兩根中連杆一端連接所述中連接座;兩根中連杆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對面的兩個連接座,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所述三個斜連杆的長度同中連杆長度相同。
[0006]採用本實用新型鋼結構單元進行施工時,只需要用安裝連杆通過安裝孔將各個鋼結構單元連接起來,就可以建成堅固的柱狀結構。採用該鋼結構單元具有強度高、自重輕、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便於安裝和拆卸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鋼結構單元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鋼結構單元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鋼結構單元,如圖1、圖2所示,由四根邊連杆I和四個連接座2組成的一個矩形底座;其中一個邊連杆I的中部設置有一個中連接座3 ;另外還有兩根中連杆4 一端連接所述中連接座3 ;兩根中連杆4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3對面的兩個連接座2,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還有三個斜連杆5 —端同頂連接座6連接,三個斜連杆5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3和中連接座3對面的兩個連接座2 ;三個斜連杆5的長度同中連杆4長度相同。連接座2和頂連接座6上分別設置有同矩形底座垂直的安裝孔7。連接座和中連接座、頂連接座的形狀均為球形。使用時只需要用安裝連杆8通過安裝孔7將各個鋼結構單元連接起來,就可以建成堅固的柱狀結構。
[0010]此外,兩根中連杆連接中連接座對面的兩個連接座,也可以是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三個斜連杆的長度也可以同中連杆長度不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鋼結構單元,由連接座和連杆組成;其特徵在於由四根邊連杆和四個連接座組成的一個矩形底座;其中一個邊連杆的中部設置有一個中連接座;另外還有兩根中連杆一端連接所述中連接座;兩根中連杆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對面的兩個連接座,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還有三個斜連杆一端同頂連接座連接,三個斜連杆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和中連接座對面的兩個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和頂連接座上分別設置有同矩形底座垂直的安裝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兩根中連杆一端連接所述中連接座;兩根中連杆的另外一端分別連接中連接座對面的兩個連接座,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結構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三個斜連杆的長度同中連杆長度相問。
【文檔編號】E04B1/19GK203487631SQ201320485822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9日
【發明者】苗逢春 申請人:苗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