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07:55:26 3
一種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包括圓柱形攪拌筒體和固定在攪拌筒體內壁周向一圈上的多個導料板,攪拌筒體上端固設有具有進料口支撐蓋板,支撐蓋板將攪拌筒體上端開口的2/3封住;攪拌筒體底部設有出料裝置,出料裝置的頂部與攪拌筒體的底部之間設有控制閥,出料裝置的底部具有出料口;導料板為三稜柱體結構,三稜柱體豎直方向的三個面一個為連接面,一個為攪拌時接受攪拌筒體內原料衝擊的受衝擊面,還有一個面為支撐面,連接面是與攪拌筒體內壁弧度相同的弧面且與攪拌筒體內壁固定連接,受衝擊面為弧面。導料板的設置,使攪至攪拌筒體內壁附近原料收到阻擋重新回流至攪拌中心,從而能達到攪拌更均勻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製備泡沬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材料製造的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
【背景技術】
[0002]泡沫混凝土又名發泡混凝土,是將化學發泡劑或物理髮泡劑發泡後加入到膠凝材料、摻合料、改性劑、滷水等製成的料漿中,經混合攪拌、澆注成型、自然養護所形成的一種含有大量封閉氣孔的新型輕質保溫材料。泡沫混凝土以粉煤灰、沙子、石粉、尾礦、建築垃圾、電石粉為主要原料,將製備好的泡沫混凝土塊通過專用的切割機進行切割即可得到泡沫混凝土砌塊,泡沫混凝土砌塊具有強度高不怕衝擊,穩定性好乾燥收縮不易產生裂紋,隔音隔熱性能良好而又耐水防潮等優點,特別是它的成本低,因此,成為一種新型的建築材料,這些年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0003]基於上述原因,近年來國內對泡沫混凝土的生產開始有了較多的研究,但是研究較多的關注製備泡沫混凝土的材料和製備工藝,使如何得到成本更低,保溫隔熱性能更好地泡沫混凝土,而對泡沫混凝土的攪拌和澆注設備的研究相對較小,目前製備泡沫混凝土的設備大都沿用混凝土攪拌設備,因此,往往存在攪拌不均、容重不穩定、產品質量無法保證、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儘可能將製備原料攪拌均勻,且攪拌效率高的用於泡沫混凝土製備時的攪拌桶。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手段:一種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包括上下開口的圓柱形攪拌筒體和固定在攪拌筒體內壁周向一圈上的多個導料板,所述攪拌筒體上端固設有支撐蓋板,所述支撐蓋板將攪拌筒體上端開口的2/3封住,所述支撐蓋板上具有進料口 ;所述攪拌筒體底部設有出料裝置,所述出料裝置的頂部與攪拌筒體的底部之間設有用於控制出料裝置與攪拌筒體連通或阻斷的控制閥,所述出料裝置的底部具有出料口 ;所述導料板為三稜柱體結構,該三稜柱體豎直方向的三個面一個為連接面,一個為攪拌時接受攪拌筒體內原料衝擊的受衝擊面,還有一個面為支撐面,所述連接面是與攪拌筒體內壁弧度相同的弧面且與攪拌筒體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受衝擊面為弧面。
[0006]作為優化,所述一圈導料板設置在攪拌筒體高度方向的中部。
[0007]作為優化,所述導料板豎直方向的高度為4(T50cm,受衝擊面與支撐面的交線距連接面的最大距離為15?20cm。
[0008]作為優化,所述導料板的數量為3飛個,該3飛個導料板沿攪拌筒體內壁周向一圈均勻布設。
[0009]作為優化,所述連接面周向具有向遠離三稜柱體方向延伸的連接沿。
[0010]相對於現有技術的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筒具有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的特點;將進料口設置在攪拌筒體的頂部,原料從上而下進料的過程可以進行初步的混合;支撐蓋板將上端開口的2/3封住,1/3未封閉,便於操作人員觀察攪拌筒體內原料的混合情況;原料在攪拌筒體內混合時,由於攪拌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被攪至攪拌筒體的內壁附近,使原料整體呈漩渦狀,在攪拌筒體內壁上一圈上設置多個導料板,使得攪至攪拌筒體內壁附近原料收到阻擋重新回流至攪拌中心,從而能達到攪拌更均勻的效果。將連接面設計成與攪拌筒體內壁弧度相同的弧面,使得連接面與攪拌筒體內壁更貼合,連接更緊密,攪拌時接受攪拌筒體內原料衝擊的受衝擊面設計為弧面,增大了攪拌筒體內壁與受衝擊面之間的夾角,從而儘可能地防止了攪拌過程中,在攪拌筒體內壁與受衝擊面之間形成攪拌死角影響攪拌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攪拌筒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攪拌筒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導料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支撐蓋板I,攪拌筒體2,控制閥23,進料口 24,出料裝置3,導料板4。【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參照附圖1至圖3,一種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包括上下開口的圓柱形攪拌筒體2和固定在攪拌筒體內壁周向一圈上的多個導料板4,具體實施時,一圈導料板最好設置在攪拌筒體高度方向的中部,這主要是因為攪拌過程中加入攪拌筒體中的原料最多不能超過攪拌筒體的2/3,因此將設置在導料板攪拌筒體內壁的中部,導流效果更好。發明人經過多次實驗和數據分析發現,當導料板數量大於5時,對均勻混合帶來的益處增長不明顯,但是反而增加了產生和維護成本,因此,導料板的數量最好為3飛個,該3飛個導料板沿攪拌筒體內壁周向一圈均勻布設。攪拌筒體上端固設有支撐蓋板1,支撐蓋板將攪拌筒體上端開口的2/3封住,而攪拌筒體上端開口的1/3未封閉,則便於操作人員觀察攪拌筒體內原料的混合情況,支撐蓋板上具有進料口 24,進料口設置在攪拌筒體的頂部,原料從上而下進入攪拌筒體內,進料的過程中原料即可以進行初步的混合,提高混合攪拌的效率;攪拌筒體底部設有出料裝置3,出料裝置的頂部與攪拌筒體的底部之間設有用於控制出料裝置與攪拌筒體連通或阻斷的控制閥23,出料裝置的底部具有出料口 ;導料板為三稜柱體結構,該三稜柱體豎直方向的三個面一個為連接面,一個為攪拌時接受攪拌筒體內原料衝擊的受衝擊面,還有一個面為支撐面,連接面是與攪拌筒體內壁弧度相同的弧面,連接面與攪拌筒體內壁固定連接,受衝擊面為弧面。連接面設置成與攪拌筒體內壁弧度相同的弧面可以更好地與攪拌筒體內壁貼合,從而使導料板固定更牢固,攪拌過程中接收原料的衝擊時能起到更好的導流作用。為了更好、更方便地連接,連接面周向具有向遠離三稜柱體方向延伸的連接沿,在連接沿上設置多個螺紋安裝孔,通過螺杆或螺栓穿過該螺紋安裝孔將導料板很好地固定在攪拌筒體內壁上,通過螺杆或螺栓連接的方式使維修或更換導料板更方便快捷。攪拌時接受攪拌筒體內原料衝擊的受衝擊面設計為弧面,增大了攪拌筒體內壁與受衝擊面之間的夾角,從而儘可能地防止了攪拌過程中,在攪拌筒體內壁與受衝擊面之間形成攪拌死角影響攪拌效果。作為優化,導料板豎直方向的高度為4(T50cm,受衝擊面與支撐面的交線距連接面的最大距離為15?20cm,導料板的尺寸太大則會增加成本,太小導流效果不理想。具體實施時,攪拌筒體的尺寸太大則其內的原料滿負荷時,原料太多,容易產生攪拌不均勻的問題,攪拌筒體的尺寸太小雖然攪拌更加均勻,但是生產效率則很低,故攪拌筒體的尺寸與導料板的尺寸相配合,最好為:攪拌筒體的高度為1.2?1.5m,攪拌筒體的上下底面的直徑為0.6?0.65m。
[0017]具體實施時,可將馬達設置在支撐蓋板上,支撐蓋板上還設有伸入攪拌筒體內下部攪拌杆,攪拌杆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多個呈發散狀的攪拌葉片,馬達帶動攪拌杆轉動,實現對攪拌筒體內原料的攪拌,當攪拌均勻後,加入發泡劑,然後迅速打開控制閥,攪拌筒體內的混料通過出料裝置的出料口排出。
[0018]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其特徵在於:包括上下開口的圓柱形攪拌筒體和固定在攪拌筒體內壁周向一圈上的多個導料板,所述攪拌筒體上端固設有支撐蓋板,所述支撐蓋板將攪拌筒體上端開口的2/3封住,所述支撐蓋板上具有進料口 ;所述攪拌筒體底部設有出料裝置,所述出料裝置的頂部與攪拌筒體的底部之間設有用於控制出料裝置與攪拌筒體連通或阻斷的控制閥,所述出料裝置的底部具有出料口 ;所述導料板為三稜柱體結構,該三稜柱體豎直方向的三個面一個為連接面,一個為攪拌時接受攪拌筒體內原料衝擊的受衝擊面,還有一個面為支撐面,所述連接面是與攪拌筒體內壁弧度相同的弧面且與攪拌筒體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受衝擊面為弧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其特徵在於:所述一圈導料板設置在攪拌筒體高度方向的中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料板豎直方向的高度為4(T50cm,受衝擊面與支撐面的交線距連接面的最大距離為15?20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料板的數量為3飛個,該3飛個導料板沿攪拌筒體內壁周向一圈均勻布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備泡沫混凝土設備用的攪拌筒,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面周向具有向遠離三稜柱體方向延伸的連接沿。
【文檔編號】B28C5/00GK203680521SQ201320796141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8日
【發明者】熊鳳鳴, 王豔茹, 陳建 申請人:重慶思貝肯節能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