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連續注射接菌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04:20:51 2
專利名稱:可連續注射接菌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業試驗工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連續注射接菌器。
背景技術:
稻痕病(Pyricularia grisea)是水稻產區的主要病害,稻痕病菌對水稻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均能侵染為害,尤以穗頸瘟對水稻產量影響最大。為了獲得穩產和高產,抗病育種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抗病育種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品種的抗瘟性鑑定。室內人工接菌試驗是一種常用的抗瘟性鑑定方法,將供試的水稻材料催芽後播種於溫室的水泥池內,用米糠培養基培養稻瘟病各菌株,菌絲長滿培養皿後,刮除氣生菌絲,置黑光燈下72h促其產孢,用無菌水洗下孢子,製成孢子懸浮液(孢子濃度為lX105cfu/ml)。於劍葉期(或孕穗 期)採用I. 5ml醫用注射器進行稻杆(或穗苞)人工注射接菌,接菌量以心葉有水滴溢出為止,對已注射過的稻杆(或穗苞)做好標記。由於醫用注射器一般體積是5-10ml,人工注射接菌操作者要取下注射器針頭、抽取孢子懸浮液、裝上針頭、注射,反覆抽取孢子懸浮液的過程要耗費大量時間,使得人工接菌試驗效率低。
發明內容鑑於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連續注射接菌器,該可連續注射接菌器只需一次裝灌孢子懸浮液,就可以連續多次注射接菌,大大提高試驗操作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連續注射接菌器,包括手扣式微型噴霧器和一截帶有錐頭的醫用注射器外管,所述醫用注射器外管固定套設於手扣式微型噴霧器的噴頭上。進一步的,所述手扣式微型噴霧器的噴頭與醫用注射器外管之間設置有橡膠密封圈。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該可連續注射接菌器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無源工作的特點,利用市面上現有手扣式微型噴霧器與醫用注射器略作改裝,一次裝灌就可連續作業,無需頻繁抽取孢子懸浮液,實現試驗操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的效果O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圖中1-手扣式微型噴霧器,1-1-噴頭,1-2-噴瓶,1-3-扳手,1-4-連接杆,2-醫用注射器外管,2-1-錐頭,3-橡膠密封圈,4-針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以下結合附圖並以水稻抗病性試驗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闡述。參考圖f 2,一種可連續注射接菌器,包括手扣式微型噴霧器I和一截帶有錐頭2-1的醫用注射器外管2,所述醫用注射器外管2固定套設於手扣式微型噴霧器I的噴頭I-I 上。為了提高連接密封性,所述手扣式微型噴霧器I的噴頭1-1與醫用注射器外管2之間設置有橡膠密封圈3。本實施例的安裝過程如下取下手扣式微型噴霧器I的頭帽,將手扣式微型噴霧器I的噴頭1-1與一截帶有錐頭2-1的注射接菌器外管2直接密封粘接。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將孢子懸浮液裝入噴瓶1-2,扣動扳手1-3,通過連接杆1-3推動泵頭活塞,孢子懸浮液經吸管形成一定壓力的流體,從噴頭1-1的出水口進到注射接菌器外管2,再經針頭4噴射,注入稻杆(或穗苞);扳手1-3由於彈簧的作用可自動復 位,反覆扣動扳手1-3可完成連續注射接菌的作業;一次裝灌孢子懸浮液,可連續多次注射接菌,大大提高試驗操作效率,具有過程簡單、操作容易、成本低、效果明顯的特點。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可連續注射接菌器,包括手扣式微型噴霧器和一截帶有錐頭的醫用注射器外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醫用注射器外管固定套設於手扣式微型噴霧器的噴頭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連續注射接菌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扣式微型噴霧器的噴頭與醫用注射器外管之間設置有橡膠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連續注射接菌器,包括手扣式微型噴霧器和一截帶有錐頭的醫用注射器外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醫用注射器外管固定套設於手扣式微型噴霧器的噴頭上,所述手扣式微型噴霧器的噴頭與醫用注射器外管之間設置有橡膠密封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無源工作的特點,利用市面上現有手扣式微型噴霧器與醫用注射器略作改裝,一次裝灌就可連續作業,無需頻繁抽取孢子懸浮液,實現試驗操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的效果。
文檔編號A01G7/06GK202722103SQ2012203709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0日
發明者遊晴如, 張水金, 董瑞霞, 鄭軼, 黃庭旭 申請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