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環保型瀝青加熱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08 07:04:26 1
高效環保型瀝青加熱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利用煙氣對瀝青加熱的高效環保型瀝青加熱裝置,包括:封閉式罐體,其由保溫材料製成,在罐體下部兩側分別開設有煙氣進口和煙氣出口,在罐體頂部開設有瀝青輸入口,下部開設有瀝青輸出口,罐體內的下部設置有隔板將罐體分成上下兩部分,下部分用於煙氣通過,上部分用於盛放被加熱的瀝青,在罐體下部分隔板的下面設置有多個加熱杯,隔板的上面設置有壁形導熱箱,加熱杯和壁形導熱箱相連通用於通過導熱油,壁形導熱箱連通著壁端配油方箱和導熱油補償箱用於補充導熱油,在罐體內部還設有溫度傳感器。採用本實用新型的高效環保型瀝青加熱裝置,可以利用煙氣在封閉空間內加熱瀝青,熱效率高,不汙染環境,不使用明火,沒有發生燙傷、著火的隱患,安全性能好。
【專利說明】高效環保型瀝青加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煙氣來對浙青加熱的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浙青是建築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特別是修築公路、城市道路。因浙青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是柔性路面的主要材料,每公裡用浙青25-30噸。目前,國內加熱浙青基本上採用熬油鍋或熬油箱的方式,採用這種方式,雖然可以熔化浙青,但因用明火燒鍋底容易受熱不均而將鍋底燒穿,鋼材損失大,同時燃料浪費大,熱效率低,也不能防止煙塵排入大氣,汙染環境嚴重,也容易發生燙傷、著火的隱患,安全性差。因此,急需一種熱效率高、有利於保護環境、安全可靠的加熱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種利用煙氣來對浙青加熱的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該裝置採用封閉式空間,熱效率高,不汙染環境,安全可靠。
[0004]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包括:封閉式罐體,其由保溫材料製成,在罐體下部兩側分別開設有煙氣進口和煙氣出口,在罐體項部開設有浙青輸入口,下部開設有浙青輸出口,罐體內的下部設置有隔板將罐體分成上下兩部分,下部分用於煙氣通過,上部分用於盛放被加熱的浙青,在罐體下部分隔板的下面設置有多個加熱杯,隔板的上面設置有壁形導熱箱,加熱杯和壁形導熱箱相連通用於通過導熱油,壁形導熱箱連通著壁端配油方箱和導熱油補償箱用於補充導熱油,在罐體內部還設有溫度傳感器。
[0005]為了提高煙氣與導熱油的熱交換效率,還可以在罐體內部的底上設置多個折流板。
[0006]採用本實用新型的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可以利用煙氣在封閉空間內加熱浙青,熱效率高,不汙染環境,不使用明火,沒有發生燙傷、著火的隱患,安全性能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煙氣加熱浙青的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具體實施方式】
[0008]以下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利用煙氣加熱的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的具體細節進行詳述。本實用新型的利用煙氣加熱的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包括:封閉式罐體,其由保溫材料製成,在罐體下部兩側分別開設有煙氣進口 I和煙氣出口 10,在罐體頂部開設有浙青輸入口,下部開設有浙青輸出口 9,罐體內的下部設置有隔板4將罐體分成上下兩部分,下部分用於煙氣通過,上部分用於盛放被加熱的浙青,在罐體下部分隔板4的下面設置有多個加熱杯2和折流板3,隔板4的上面設置有壁形導熱箱8,加熱杯2和壁形導熱箱8相連通用於通過導熱油,壁形導熱箱8連通著壁端配油方箱7和導熱油補償箱6用於補充導熱油,在罐體內部還設有溫度傳感器5。
[0009]在使用過程中,煙氣從煙氣進口 I進入爐體,並且衝刷布置在罐體下部的加熱杯2和折流板3,加熱杯2內盛有導熱油,通過導熱油將熱量傳遞給浙青,最終浙青從浙青出口 9排出,煙氣從煙氣出口 10排出。
[0010]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可以利用煙氣在封閉空間內加熱浙青,熱效率高,不汙染環境,不使用明火,沒有發生燙傷、著火的隱患,安全性能好。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煙氣對浙青加熱的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包括:封閉式罐體,其由保溫材料製成,在罐體下部兩側分別開設有煙氣進口和煙氣出口,在罐體頂部開設有浙青輸入口,下部開設有浙青輸出口,罐體內的下部設置有隔板將罐體分成上下兩部分,下部分用於煙氣通過,上部分用於盛放被加熱的浙青,其特徵在於:在罐體下部分隔板的下面設置有多個加熱杯,隔板的上面設置有壁形導熱箱,加熱杯和壁形導熱箱相連通用於通過導熱油,壁形導熱箱連通著壁端配油方箱和導熱油補償箱用於補充導熱油,在罐體內部還設有溫度傳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環保型浙青加熱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罐體內部的底上設置多個折流板。
【文檔編號】E01C19/08GK203393549SQ201320497181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發明者】唐曉旭 申請人:唐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