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涼鞋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14:12:01 1
專利名稱:拖涼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製鞋技術領域。
現有的拖鞋沒有後跟絆帶,在公共場所不宜或禁止使用,走長路也不方便;現有的涼鞋其後跟絆帶無彈性,其長短是通過絆扣調節的,如果當拖鞋用,絆帶踏在腳下則槓腳,並且容易斷裂,也不方便。因此一個人要備兩種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把拖鞋與涼鞋綜合為一種鞋子而兼有二者的功能並可隨時更換,提高利用率,減少製造工序,降低成本。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將現有涼鞋的後跟絆帶改由帶彈性的帶子(如鬆緊帶、皮筋帶等)做成,不設絆扣,鞋底面呈平面或波形面。其後跟上面比下面略長,略成弧形。在作拖鞋用時,絆帶一般被踏在腳弓下不至於槓腳,並且絆帶也可被向後下方拉扣在鞋底後跟上。在作涼鞋用時把絆帶向後上方拉扣在腳後跟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拖鞋或涼鞋相比,其優點在於拖涼鞋兼有拖鞋和涼鞋兩種功能,提高了鞋子的利用率,為人們提供了方便,也省去了製造絆扣的工序,降低了成本。
附圖
的圖面說明如下拖涼鞋的樣式可以有多種,材料也可以各不相同。本圖例為鞋底面呈波形的一種中跟拖涼鞋。
圖中1為有彈性的後跟絆帶(如鬆緊帶、皮筋帶等),不設絆扣。(鬆緊帶帶頭是否需要折一道縫入應從縫線能否壓緊細皮筋不致因拉後鬆脫來考慮。)其寬度與現行涼鞋的相當或略寬一點,其長度則比現行涼鞋的短些。由於鞋子尺碼不同,長度也就不同。總之以拉扣在腳後跟上感到舒適、適度為宜。圖中2為鞋底後跟部,其上面比下面略長,上下之間略成弧形。圖中3為鞋底面,宜為平底面或波形面,以便拖用。
權利要求1.一種拖涼鞋,由鞋底、鞋腳面的絆帶和後跟絆帶組成。其特徵在於後跟絆帶由一彈性帶做成,不設絆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涼鞋,其特徵是鞋底後跟上面比下面略長,略成弧形,鞋底面為平面或波形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拖涼鞋,屬於製鞋技術領域。主要技術特徵是這種拖涼鞋的後跟絆帶由一彈性帶做成,不設絆扣,鞋底面呈平面或波形面,其後跟的上面比下面略長,略成弧形,作拖鞋用時,絆帶一般在腳弓下不至於槓腳,並且也可向後下方拉扣在鞋底後跟上,作涼鞋用時把絆帶向後上方拉扣在腳後跟上。
文檔編號A43B3/12GK2032402SQ8821135
公開日1989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1988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1988年1月16日
發明者餘天保 申請人:餘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