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鼎出土(后母戊鼎玄機爆棚)
2023-07-14 09:07:20
歷史考古迷案重重,神秘現象背後隱藏著無數的謎題。在殷墟的青銅器中,最著名的是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高1.33米、長1.10米、寬0.78米、重875公斤。根據專家的研究和估計,除了雙耳,鼎身和鼎足是一次性澆鑄而成的,至少需要100多名工人同時作業,從煉銅的澆鑄、制模到拆模,不得不說是鑄造工藝史上的奇蹟。這個鼎的神奇之處在於匯集了各種各樣的動物紋飾,包括饕餮紋、牛頭紋、魚紋、獸面紋不一而足。最獨特的是,鼎耳的外側刻著兩隻老虎,互相對視,嘴裡各銜一枚人像,表情卻非常安靜、恬適。
后母戊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古代最大的青銅器。起初,鼎是古代烹飪食物的器具,通常是圓腹、兩耳、三隻腳,呈盆、盂、鬥狀。在古代的祭祀或儀式中,人們向天神祖先呈上煮熟的肉,慢慢演變成一種祭祀用具。
有一種說法認為,后母戊鼎是商王為紀念母親而做的。後,指的是皇后、太后;母指的是母親;戊是母親的名字。商代王室以幹支命名,根據甲骨文史料,有四位配偶為「戊」的商王,分別是大丁、武丁、祖甲和武乙王。
通過分析,專家認為「戊」最有可能是武丁或祖甲王的王后。后母戊鼎的風格樣式、化學成分,與商王武丁王后「婦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鼎」非常相似。因此,推斷「戊」是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后母戊鼎很可能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紀念母親而製作的祭祀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