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阿飛正傳上映時間(阿飛正傳上映30年)
2023-09-10 01:00:13 2
作者|電影十三姨
1986年的某一天,張國榮和王家衛在香港半島酒店碰面。
這次會見是哥哥當年紅館演唱會的統籌陳善之牽線的。
他當時在幫王家衛做《阿飛正傳》的策劃。
兩人吃飯時,張國榮表示他想退出歌壇了。
但是,還會拍電影。
特別提出說,如果是王家衛導演的戲,就算再辛苦也願意拍。
本來只是隨便說說的,沒想到陳善之上心了。
就在當天,他約了王家衛。
後來,張國榮曾這樣形容兩個人的碰面:
我是一個自傲的人,不是我的『級數』,我不會理睬你;但在跟王家衛的談話中,我覺得他十分有理想,認為他是現今最promising(有前途)的導演。
看得出來,張國榮對王家衛導演非常欣賞。
換句話說,王導的這部戲,哥哥是拍定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阿飛正傳》的那些事。
因為,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4月1號。
每到這一天,懷念哥哥已是許多人不約而同的默契。
話說《阿飛正傳》開拍前,張國榮有點兒胖。
用王家衛的話講,「哪有這麼胖的阿飛?」
那時候,剛開完告別演唱會,哥哥就回加拿大歇了一陣。
這一歇,人自然就「肥」了。
沒辦法,導演都說那麼「明白」了,能不聽嗎?
張國榮只能趕快遊泳,做運動減肥。
硬是把自己好不容易長出的肉肉,從146磅減到了130磅。這一減,連腰圍也瘦了2寸。
就這樣,張國榮首先在形體狀態上達到了王家衛的要求。
《阿飛正傳》開工的第一天,六大明星相聚在皇后餐廳。
他們是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梁朝偉、劉德華。
無意間,誕生了這張著名的「六星海報」。
而現如今,「六星同臺」已然成了絕唱。
其實電影中,六大明星同場的戲份幾乎沒有。
先是逐個拍個人的單個鏡頭。
旁人看他們是明星,但也都特別緊張。
作為策劃的陳善之,曾描述過當時的情形。
第一個上場的是張學友。
他跟導演合作過《旺角卡門》,平時又會用上海話溝通。
理應最輕鬆,誰知NG了二十多次!
第二個是劉嘉玲。
鏡頭很簡單,就是邊拿著煙邊吃東西,再對著鏡盒說話。
我看她緊張到手顫,最後不記得拍了六十幾次還是九十幾次。
接著是張國榮玩牙籤,拍了十四次。
梁朝偉拍了六次。
輪到張曼玉時,她很直率地跟王家衛說:
「我剛剛開始知道怎麼做,但已經天亮,大家筋疲力盡,不如今晚不要再拍了,好嗎?」王家衛同意了。
可憐一早就準時到場的劉德華呆等了一晚上,什麼都沒拍成。
王家衛拍電影,真是超級慢。
90年代的香港,一部香港電影從拍攝到上映,兩三個月就夠了,快的話一個月完成。
當然,最誇張的是一個星期完事,還號稱是「七日鮮」。
但《阿飛正傳》,王家衛的製作周期用了整整1年。
不光嚴重超時,還經常嚴重超支。
可他非堅守自己的藝術理念不行。
越到後來,王家衛就越是發揚他的這一優良傳統,還屢次打破記錄。
《東邪西毒》2年,《2046》5年。
《一代宗師》從籌備到完成花費了15年時間。
《繁華》等了那麼久,連影子還沒見呢。
不過說實話,慢是慢了點,雖然讓投資人頭大,觀眾著急,但作品真是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他的電影,差不多每一部都能歸到經典一類。
具體到《阿飛正傳》,張國榮無疑最出彩。
原本哥哥是來客串一下的,可他的表現過於亮眼。
拍著拍著,導演索性讓他做了主演。
電影裡經典的戲份很多。
比如,張國榮穿著短褲跳舞的那段,怎麼誇都不過分。
但我想說的,是另外一幕。
旭仔找騙他養母的渣男算帳,對方在洗手間挨了一頓毒打。張國榮還不過癮,舉起榔頭把整個洗臉池給敲碎了。
然後,竟然對著鏡子自顧自地梳起了頭髮。
拍完後,哥哥立刻趕過去詢問對方的傷勢。
並承諾,如果電影公司給的「湯藥費」不夠,他將會自掏腰包解決。
誰能想到,一向溫文儒雅的張國榮,竟有如此強大的爆發力。
這段戲的後半部分,是導演讓演員自己即興發揮的。
但是,特別符合人物的性格。
所謂妙手偶得之,不經意的「鬧騰」鑄就了經典。
拍這部電影時,可把張國榮給累壞了。
有一場戲,旭仔要抱著喝醉酒的繼母去床上休息。
但飾演繼母的潘迪花很難為情,覺著特不好意思。
別人就建議她喝點酒放鬆放鬆。
沒想到兩杯白蘭地下肚,還真就喝醉了。
王家衛不管這些,要求繼續拍。
彼時,瘦弱的張國榮只能硬著頭皮上。
據說潘大姐那會兒體重有130磅,可想哥哥得有多慘。
事後潘迪華說,她能得金像獎的女配角獎,就是因為這場戲。
其實,潘迪華和張國榮算是老相識了。
哥哥第一回參加歌唱比賽,潘大姐就是評委之一。
還給了她最高分。
這回拍攝《阿飛正傳》的趣事,算是張國榮無意間向她報答了恩情。
張國榮坦言,《阿飛正傳》是他拍得最好的一部電影。
也可以說,是他傾注心力最多的作品。
其中,有一場他和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在家裡纏綿的戲。
儘管看起來僅僅是兩個人頭貼著頭的特寫,但拍攝時張國榮被NG了47次。
當時的機位離的很近,可是墨鏡王很執著。
他要讓演員忘記攝影機的存在,非得要自己覺得滿意才行。
哥哥之所以在這部戲裡演得特別好,也和他的「不幸」的童年有關。
他出生在一個大家庭中。
有十個兄弟姐妹,張國榮排行最小。
中國人一般會特別寵愛老么,但張國榮沒有得到這份特殊的情感,而是由一個叫六姐的保姆帶大。
本該最親近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對他來講反倒很陌生。
張國榮說「我從沒和爸媽一起生活過。小時候最需要被關注的時候,他們沒有和我一起經歷,現在和阿媽就像一對普通朋友。」
這造成了張國榮一生揮之不去的孤獨和失落感。
這些親身經歷,在《阿飛正傳》中都有體現。
張國榮和旭仔一樣,都是無腳鳥,註定孤獨。
1990年12月15日,電影在香港上映。
一開始惡評不斷,票房慘敗。
而後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評選的「十大香港電影」中,《阿飛正傳》排名首位。
《阿飛正傳》過去已經30年了。
天堂飛來無腳鳥,人間再無張國榮。
看哥哥的作品,就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