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鎖一體方便防盜隱蔽電動車特種鎖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02:43:41 1
專利名稱:車鎖一體方便防盜隱蔽電動車特種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鎖,特別是電動車車鎖一體方便防盜隱蔽電動車特種鎖。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國內市場電動車鎖的種類很多,像鏈條鎖、鋼絲繩鎖、U型鎖等做得很 牢,也能起防盜作用,但基本是車鎖分離兩者獨立,使用不方便。對200910168780. X的鎖, 實踐證明使用效果相當好,但是必須是生產廠家,出廠前已經配好鎖,到消費者手裡再行攻 絲或焊接的方法裝鎖,一般是不太可能的。 為了克服現有國內市場電動車車鎖分離的不足,也為了市場流動的電動車,消費 者能使用到和200910168780. X效果同樣的鎖,本發明提供一種改進的車鎖一體方便防盜 隱蔽電動車特種鎖。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對鎖的主體零件,本發明採用二個 成形半圓通過螺釘緊固再合成一個整園,稱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各自獨立,又互相關聯。 鎖體單元成柱狀,兩旁有法蘭邊,邊上有螺紋和帶臺階的通孔,中心有大通孔,孔邊有帶斜 度的槽,斜度在5至20度之間,上端有螺紋孔,槽內有小孔。撥盤和蓋板單元成環狀,邊緣 有小孔,撥盤下方有撥爪。模擬把手中軸貫穿鎖體中央,鎖體的槽內裝有彈簧和彈子,彈子 上裝方有撥盤,撥盤下方有撥爪,撥爪在槽內彈子一側,彈子可以是鋼珠或滾柱。剎車線一 頭與撥盤上的小孔連接,另一頭從槽內小孔穿出與鎖頭連接。為操作方便,鎖頭和電源鎖一 樣安置在操作面板上。當鑰匙轉動時,剎車線拉動撥盤,撥盤下方有撥爪,撥爪推動彈子壓 縮彈簧,彈子向槽大頭方向移動脫離模擬把手中軸,此時,模擬把手中軸可以自由轉動,車 則可行。反之,鑰匙反轉拔出鑰匙,鬆開剎車線,彈簧推動彈子、撥爪、撥盤復位,彈子又緊貼 模擬把手中軸,模擬把手中軸欲有動作,在摩擦力作用下,必然帶動彈子一起動,若向槽小 頭方向被彈子卡死,向大頭方向,模擬把手中軸越動,前輪越偏,直至前輪橫著90度不能返 回,車則不能行,達到鎖車目的。 本發明有益效果是,由於鎖的主體是二個成形半圓用螺釘緊固在三角架上,免去 螺紋或焊接方法同樣自成一體,上下彈碗、防轉墊圈、螺母隱藏其中,裝好電動車外罩,一般 人不知道鎖在何處,非常隱蔽、防盜、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中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相關聯裝配圖。 圖中,l.鎖體,2.彈子,3.彈簧,4.螺釘,5.撥盤,6.剎車線,7.蓋板,8.模擬把手 中軸,9.螺釘,IO.小孔,ll.撥爪,12.槽。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中,鎖體(1)由二個成形半圓用螺釘(4)緊固成整圓,模擬把手中軸(8)貫穿鎖體(1)中央,鎖體(1)內還有斜槽(12),斜槽(12)內有彈子(2)、彈簧(3),彈子(2)上方 有撥盤(5)單元,撥盤(5)下有撥爪(ll),撥爪(11)在槽內彈子一側,撥盤(5)上方有螺釘 (9)固定的蓋板(7)單元,剎車線(6) —頭連接撥盤(5),另一頭從小孔(10)裡穿出連接鎖 頭。為操作方便,鎖頭和電源鎖一樣安置在操作面板上。
權利要求
車鎖一體方便防盜隱蔽電動車特種鎖,是由二個成形半圓通過螺釘緊固合成一個整圓稱為一個單元,該鎖有鎖體單元、撥盤單元、蓋板單元及鎖頭等組成,其特徵是鎖體內有帶斜度的槽,槽內有彈子、彈簧、撥爪、剎車線,彈子上有撥盤單元,撥盤上方有螺釘固定的蓋板單元模擬把手中軸貫穿鎖體中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其特徵是鎖主體用螺釘緊固在電動車三角架上,上下彈 碗、防轉墊圈、螺母隱藏其中,牢固可靠隱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其特徵是鑰匙是通過鎖頭剎車線驅動撥盤,撥盤下有撥 爪控制彈子和模擬把手中軸是接觸還是分離。
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鎖,其特徵是撥盤和撥爪是一個整體。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其特徵是帶斜度的槽,斜度在5-20度之間,彈子是指鋼 珠或滾柱。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其特徵是用螺釘固定的蓋板能保證彈子彈簧撥盤在鎖 體內的正確位置。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其特徵是鎖體中央有模擬把手中軸。
全文摘要
車鎖一體方便防盜隱蔽電動車特種鎖,是由兩個柱狀成形半圓兩旁有法蘭邊通過螺釘緊固合成一個整體,稱鎖體單元,鎖體單元內有撥盤單元上有蓋板單元,每個單元均由兩個半圓組成各自獨立又互相關聯,鎖體單元中心有大通孔,孔旁有帶斜度的槽,槽內有彈簧彈子,彈子一側有撥抓,撥爪上方有撥盤,撥盤上方有螺釘固定的蓋板模擬把手中軸貫穿鎖體中央。鎖頭安置在操作面板上,剎車線一頭連接鎖頭另一頭連接撥盤,當鑰匙旋轉時,剎車線拉動撥盤推動彈子與模擬把手中軸脫離,把手中軸自由移動車則可行,反之抽出鑰匙放鬆剎車線彈子又緊貼把手中軸,在摩擦力作用下限制把手中軸轉動方向,車則不能推行.達到鎖車目的。
文檔編號B62H5/04GK101780820SQ201010003040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日
發明者陸繼儒 申請人:陸繼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