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00:14:16 1
專利名稱:多通道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太陽能集熱器,特別是家用太陽能熱水器。
目前國內外已有的自然循環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如中國專利文獻CN86201422U公告的熱水器。其基本結構和工作狀態是太陽能由集熱品排管接收。管內的水受熱後(由於熱水分子比重減小),便上升到上集管中,再經過上升水管輸送到循環水箱內。循環水箱內的冷水由下降水管輸送到下集管中,再在排管內加熱。整個系統的冷水補給則由供水管道經閥門(或另設置補給水箱)提供。這種結構雖然能完成加熱冷水的任務,但由於上集管內(特別是距上升水管較遠的地方)的熱阻過大,同時由於家用熱水器一般集熱器和循環水箱之間距離很小。這樣,水在系統中的循環壓力較小,循環過程中壓頭損失過大,造成了系統中流阻偏高,從而使整個系統的熱循環效率偏低,則部分熱能又通過輻射的方式被散發掉,故系統的熱效率不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減少太陽能熱水器的熱阻、流阻以及循環中的壓頭損失,以進一步提高家用太陽能熱水器自然循環的熱效率。
這個目的可以通過如下的措施來達到在通常的太陽能熱水器中,省去集熱器的上集管及上升水管。將集熱器排管的全部管子分別直接(通過軟接頭)通入到循環水箱內,使接受太陽能輻射的排管各自將管內加熱後的熱水單獨較快地導入循環水箱內。同時,在循環水箱與下集管之間增加一根下降水管,以增大循環水箱中冷水流向集熱器的流量,減小循環系統中的流動狀況不佳造成的阻力損失和熱量損失。
本實用新型在本來壓頭不大的家用太陽能熱水器自然循環系統中採取了上述措施後,減少了系統中的壓力損失、熱阻和流阻,使循環系統的自然循環加快,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熱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
所示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圖一是本實用新型太陽能熱水器所涉及部分的結構圖。圖中循環水箱作了剖視。
圖二是沿著集熱器排管任一管子軸線的剖視圖。
集熱器(1)固定在框架(8)上,集熱器的上集管已經拆除。循環水箱(2)直接與集熱器(1)相連,並置於集熱器(1)的上方,循環水箱內固定有一組與集熱器排管(3)數目相同,且位置相對應的熱水彎頭出口(6)。每一根集熱器的排管(3)與相對應的熱水彎頭出口(6)之間用橡膠軟管(7)相連。
循環水箱(2)的底部兩側分別連有二根下降水管(5),下降水管(5)的另一端分別與集熱器(1)的下集管(4)相連,構成循環系統,兩根下降水管(5)有效面積之和與集熱器排管(3)總有效面積之比為1比1.5至1.2每一根熱水彎頭出口上均套有一段保溫材料(17)。
附圖中,(9)是浮球閥,(10)是浮球,(11)是進水管,(12)是連接在浮球閥上的冷水出水管。(13)是保溫材料,(14)是循環水箱的熱水出水口,(15)是循環水箱外殼,(16)是平板玻璃,(18)是下降水管連接管。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熱水器。該熱水器由集熱器(1)。循環水箱(2)和循環管道組成。其特徵在於。將集熱器的集熱排管(3)各自直接與循環水箱(2)連通,同時,與下集管(4)連通的下降水管(5)設置為二根。二根下降水管(5)的一頭各自與下集管(4)的兩端分別連通,另一頭各自通入循環水箱(2)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熱水器,其特徵在於,在循環水箱(2)內固定有一組與集熱器排管(3)數目相同,位置相對應的熱水彎頭出口(6),該彎頭出水口(6)用軟管(7)與排管(3)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熱水器,其特徵在於,二根下降水管總有效截面積與全部排管截面積總和之比為1比1.5到1.2。
專利摘要多通道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屬於太陽能熱水器領域。它在現有太陽能熱水器的基礎上。省去了集熱器的上集管。將循環水箱與集熱器排管直接連通,並增加了一根下降水管,減小了循環系統中的熱阻、流阻及壓頭損失。提高了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效率。
文檔編號F24J2/20GK2039815SQ88204989
公開日1989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88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1988年4月25日
發明者楊宗濤 申請人:雲南省太陽能技術開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