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膽胰疾病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7-07 00:05:26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肝膽胰疾病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肝膽胰疾病的中藥。
背景技術:
慢性肝炎、胰腺炎是由於病毒、藥物、酒精或其它原因引起,而膽囊炎在病理上均屬臟器炎性改變。目前,藥品市場上凡是治療這幾種病的藥品價格都比較昂貴,而且均屬中醫頑症範疇,並易反覆發作,需要長期服藥。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中藥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全面治療肝膽胰疾病的中藥,治後不易復發。
本發明中藥選擇金錢草、溪黃草、金銀花、半枝蓮、連翹、虎杖具有抗病毒和臟器炎症的作用,為君藥。丹參、三七活血化瘀以扶助君藥治療本病起著重要作用為臣藥。延胡索、砂仁、雞內金、枳殼、神曲、麥芽、焦楂、檀香消除食欲不振,疲乏無力,以及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隱痛,食後腹脹等症狀為佐藥。鱉甲軟堅散結,甘草調和藥性,柴胡為引經藥,為使藥。焦術扶其土,以防連翹、虎杖、柴胡的寒涼之過便溏而傷其脾。
本發明中藥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製成金錢草100克、溪黃草50克、金銀花150克、醋炒延胡索30克、丹參30克、砂仁30克、雞內金40克、柴胡15克、虎杖20克、焦術20克、半枝蓮40克、枳殼20克、神曲30克、炒麥芽30克、焦楂30克、三七30克、檀香30克、連翹30克、鱉甲30克、甘草15克。
本發明中藥可製成膠囊或片劑服用,無論是對一種疾病還是三種疾病同時出現,都可收到最佳效果;本發明中藥三病合一治療,療效顯著,成本低;療程短,見效快,治癒後不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
1、一般資料收治門診患者298例,其中30歲年齡段,肝炎合併膽囊炎58例,膽囊炎合併胰腺炎5例,肝炎、膽囊炎合併胰腺炎的2例,膽囊炎6例。40歲年齡段肝炎合併膽囊炎67例,肝炎合併胰腺炎的6例,膽囊炎5例;50歲年齡段肝炎合併膽囊炎95例,慢性肝炎8例,膽囊炎9例,肝炎、膽囊炎合併胰腺炎11例。胰腺炎10例。
2、診斷標準慢性肝炎疲乏無力、食欲不振、善怒、對脂肪和酒精不能耐受,肝區隱痛不適,有肝炎病史,肝區扣擊痛和壓痛呈陽性反映,典型病例有不同程度肝脾腫大,踝部浮腫等情況,呈現慢性肝病體徵。
慢性膽囊炎患者有輕重不一的腹脹,上腹或右上腹不適感,持續性鈍痛或右肩胛區疼痛,胃灼熱,曖氣等胃腸症狀。
胰腺炎上腹疼痛是本病最常風的表現,疼痛發作也可位臍部,可呈間歇性或持續性,可向中背、胸部或向左肩部放射,典型的疼痛呈持續性,部位深,飲酒過多、油脂食可誘發和加重,常於痛間痛醒,一般止痛藥無效,也有間歇性和陳發性發作的,以後越發頻繁,最後變為持續性發作。
3、治療方法每次服用5-6粒,每日3次,15天為一療程,連服2-3個療程。
4、療效判定標準顯效上述幾中疾病在不規則混合的情況下,服用此藥20天後,由原來特別典型的一系列症狀變為輕微的非典型症狀。無效上述所有綜合症狀無減輕。治癒以上幾種不規則混合的一系列症狀在服用此藥2-3個療程後全部消失。
5、治療結果治癒277例,顯效21例,無效0例,治癒率92%,總有效率10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膽胰疾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製成金錢草100克、溪黃草50克、金銀花150克、延胡索30克、丹參30克、砂仁30克、雞內金40克、柴胡15克、虎杖20克、焦術20克、半枝蓮40克、枳殼20克、神曲30克、炒麥芽30克、焦楂30克、三七30克、檀香30克、連翹30克、鱉甲30克、甘草15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肝膽胰疾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述延胡索需醋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肝膽胰疾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藥製成金錢草100克、溪黃草50克、金銀花150克、延胡索30克、丹參30克、砂仁30克、雞內金40克、柴胡15克、虎杖20克、焦術20克、半枝蓮40克、枳殼20克、神曲30克、炒麥芽30克、焦楂30克、三七30克、檀香30克、連翹30克、鱉甲30克、甘草15克。所述延胡索需醋炒。本發明中藥可製成膠囊或片劑服用,無論是對一種疾病還是三種疾病同時出現,都可收到最佳效果;本發明中藥三病合一治療,療效顯著,成本低;療程短,見效快,治癒後不復發。
文檔編號A61P1/16GK1634531SQ200410044038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8日
發明者韓雲超, 韓麗穎 申請人:韓雲超